基于高阻4H-SiC单晶的PiN器件研制
发布时间:2023-04-08 02:07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碳化硅(SiC)材料具有抗击穿能力强、耐辐照及热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高功率、高温、抗辐射等电子器件制造领域。在半导体探测器领域,碳化硅与传统的硅、锗探测器相比,具有具有耐高温、抗辐照、抗击穿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对于碳化硅核辐射探测器的研制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领域。本文利用单晶4H-SiC单晶的厚度优势研制可用于高能量X射线探测的PiN型器件,并通过仿真、实验表征等手段对器件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SRIM离子注入仿真软件对碳化硅离子注入工艺进行了模拟,分别仿真了PiN二极管结构中N区及P区的离子注入情况。具体对离子的注入深度、能量及分布做了相应的仿真研究,得到了厚度为300nm,氮、硼、铝及磷离子浓度为1019cm-3条件下注入的分布情况。使用Silvaco TCAD软件对器件电学特性进行了仿真,提取出了PiN器件的开启电压、泄漏电流及电场分布等信息,并与后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仿真取得的优选参数进行离子注入实验,分别选择硼离子和氮离子进行离子注入实验以形成器件的P区和N区。为了改善离子注入和退火过...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X射线探测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半导体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1.2.1 探测原理和探测参数
1.2.2 常见半导体探测器
1.3 碳化硅材料基本性质
1.3.1 碳化硅材料的基本特性及优势
1.3.2 碳化硅X射线探测器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2 SiC基 PiN型 X射线探测器理论研究
2.1 X射线
2.1.1 X射线介绍
2.1.2 X射线与物质作用机理
2.2 离子注入
2.2.1 离子注入原理
2.2.2 SRIM仿真软件介绍
2.3 半导体接触理论研究
2.3.1 肖特基接触
2.3.2 欧姆接触
2.4 本章小结
3 SiC单晶离子注入工艺和器件仿真
3.1 PiN二极管结构和工作原理
3.2 离子注入仿真
3.2.1 N型区离子注入仿真
3.2.2 P型区离子注入仿真
3.3 PiN二极管电学特性仿真
3.3.1 Silvaco TCAD仿真软件介绍
3.3.2 电学特性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4H-SiC单晶离子注入激活与电极制备
4.1 碳化硅标准清洗流程
4.2 离子注入激活步骤
4.3 电极制备工艺步骤
4.4 样品标号与说明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4H-SiC单晶的PiN器件研制
5.1 离子注入与高温激活后的表征分析
5.1.1 表面形貌表征
5.1.2 表面元素组分分析
5.1.3 X射线衍射表征及结果分析
5.1.4 拉曼图谱表征及结果分析
5.2 器件性能表征
5.2.1 材料电学特性分析
5.2.2 材料光学特性分析
5.2.3 器件电学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85784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X射线探测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半导体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1.2.1 探测原理和探测参数
1.2.2 常见半导体探测器
1.3 碳化硅材料基本性质
1.3.1 碳化硅材料的基本特性及优势
1.3.2 碳化硅X射线探测器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2 SiC基 PiN型 X射线探测器理论研究
2.1 X射线
2.1.1 X射线介绍
2.1.2 X射线与物质作用机理
2.2 离子注入
2.2.1 离子注入原理
2.2.2 SRIM仿真软件介绍
2.3 半导体接触理论研究
2.3.1 肖特基接触
2.3.2 欧姆接触
2.4 本章小结
3 SiC单晶离子注入工艺和器件仿真
3.1 PiN二极管结构和工作原理
3.2 离子注入仿真
3.2.1 N型区离子注入仿真
3.2.2 P型区离子注入仿真
3.3 PiN二极管电学特性仿真
3.3.1 Silvaco TCAD仿真软件介绍
3.3.2 电学特性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4H-SiC单晶离子注入激活与电极制备
4.1 碳化硅标准清洗流程
4.2 离子注入激活步骤
4.3 电极制备工艺步骤
4.4 样品标号与说明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4H-SiC单晶的PiN器件研制
5.1 离子注入与高温激活后的表征分析
5.1.1 表面形貌表征
5.1.2 表面元素组分分析
5.1.3 X射线衍射表征及结果分析
5.1.4 拉曼图谱表征及结果分析
5.2 器件性能表征
5.2.1 材料电学特性分析
5.2.2 材料光学特性分析
5.2.3 器件电学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85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378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