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化剂对核电厂二回路管道材料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9 21:57
在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系统的水质环境中,碳钢管线容易发生流动加速腐蚀(flow accelerated corrosion, FAC),导致管道的破裂以及过流部件的失效,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威胁核电厂的安全可靠运行。国内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系统水化学处理方式通常采用氨加联氨的还原性全挥发处理,然而由于氨的挥发系数高,在汽液两相区域中,液相中的氨含量明显偏少,pH值明显偏低,容易引起碳钢的流动加速腐蚀。因此,在新核电厂的设计中开始考虑用挥发系数较低的碱化剂来取代氨,其中乙醇胺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 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流动加速腐蚀装置,模拟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供水系统工况(150oC、3MPa、pH值9.5、流速9m/s),测试乙醇胺作为碱化剂对两种核电厂二回路系统管道常用的碳钢材料A106GrB和A672GrB60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与加氨工况进行比较;同时研究基于直流电压变化在线测量碳钢管壁减薄速率的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用乙醇胺取代氨水后,A106GrB和A672GrB60两种材料的腐蚀速率都明显降低,分别从0.103mm/a、0.107mm/a降至0.013mm/...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流动加速腐蚀简介
1.2.1 流动加速腐蚀的概念
1.2.2 流动加速腐蚀的形貌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流动加速腐蚀影响因素与机理
2.1 流动加速腐蚀的机理
2.2 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因素
2.2.1 流体动力学因素
2.2.2 环境因素
2.2.3 金属学因素
2.3 减缓流动加速腐蚀的措施
2.3.1 设计阶段
2.3.2 运行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方案设计
3.1 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
3.2 实验系统设计
3.2.1 水化学回路设计
3.2.2 实验回路设计
3.3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准备
3.3.3 实验步骤
3.3.4 实验注意事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加氨实验结果
4.1.1 管状实验段结果
4.1.2 片状实验段结果
4.2 加乙醇胺实验结果
4.2.1 管状实验段结果
4.2.2 片状实验段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AC 的数值模拟
5.1 模型介绍
5.1.1 模型建立
5.1.2 传质系数的计算
5.1.3 溶解度的计算
5.2 不同温度、流速和 pH 值下的模拟
5.2.1 传质系数的计算
5.2.2 溶解度的计算
5.2.3 FAC 速率
5.3 实验工况下的模拟
5.4 孔板下游直管段的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87804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流动加速腐蚀简介
1.2.1 流动加速腐蚀的概念
1.2.2 流动加速腐蚀的形貌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流动加速腐蚀影响因素与机理
2.1 流动加速腐蚀的机理
2.2 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因素
2.2.1 流体动力学因素
2.2.2 环境因素
2.2.3 金属学因素
2.3 减缓流动加速腐蚀的措施
2.3.1 设计阶段
2.3.2 运行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方案设计
3.1 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
3.2 实验系统设计
3.2.1 水化学回路设计
3.2.2 实验回路设计
3.3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准备
3.3.3 实验步骤
3.3.4 实验注意事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加氨实验结果
4.1.1 管状实验段结果
4.1.2 片状实验段结果
4.2 加乙醇胺实验结果
4.2.1 管状实验段结果
4.2.2 片状实验段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AC 的数值模拟
5.1 模型介绍
5.1.1 模型建立
5.1.2 传质系数的计算
5.1.3 溶解度的计算
5.2 不同温度、流速和 pH 值下的模拟
5.2.1 传质系数的计算
5.2.2 溶解度的计算
5.2.3 FAC 速率
5.3 实验工况下的模拟
5.4 孔板下游直管段的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87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378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