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16 C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6 23:49
  近20多年来,随着加速器技术和粒子探测技术快速的发展、实验手段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原子核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晕核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丰中子奇异核,从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中可以获得有关核反应、核结构和核内核子密度分布的信息。研究指出,具有奇异晕核结构的原子核与稳定核相比有一个典型的物理现象就是反应总截面的增大,同时价核子分离能小也是形成晕结构的必要条件。晕核核芯窄的动量分布可以用量子力学不确定原理加以解释,窄的动量分布正好对应宽的位置分布,这刚好是晕结构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测量核反应总截面、去中子截面和碎片动量分布宽度等物理量,从中可以获得有关价核子分布的更精确的信息,从而可以更进一步确认是否具有晕结构。本文着眼于丰中子滴线核16C的晕结构,通过实验测量其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从中提取核子密度分布信息进而研究16C是否具有晕结构。实验在兰州重离子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进行,用38 MeV/u的16C次级束轰击12C靶发生核反应,靶前放置3块平行板雪崩位置灵敏探测器(PPAC)用于测量入射粒子位置,靶后由一套△E-E望远镜探测器对反应碎片进行鉴别和完全运动学测量。该望远...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
    1.2 晕核的研究
    1.3 Glauber模型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16C的研究现状
    2.1 C同位素链的研究简介
    2.2 16C的研究简介
第三章 探测设备及实验布局
    3.1 次级束流
    3.2 实验布局及探测器
        3.2.1 实验布局
        3.2.2 粒子探测设备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
    4.1 探测器刻度
        4.1.1 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刻度
        4.1.2 硅微条刻度
        4.1.3 CsI(Tl)探测器阵列刻度
    4.2 反应事件挑选
    4.3 实验结果
        4.3.1 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的计算方法
        4.3.2 实验测量结果
    4.4 物理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4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394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