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与天然胶体对铀(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30 02:24
采用吸附法去除液相中的铀(Ⅵ)是一种简便、高效、二次污染少的方法,本文选取人工合成氧化铁纳米材料和天然矿物高庙子膨润土胶体(GMZ)材料作为吸附剂,在酸性和中性的pH条件下对铀(Ⅵ)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结合多种表征手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吸附规律和吸附行为,并推测铀(Ⅵ)与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希望以此为突破口,给去除水介质中的铀(Ⅵ)提供科研参数与依据,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用动态光散射仪表征吸附前后合成的纳米颗粒和提取的高庙子胶体颗粒的尺寸和Zeta电位。吸附前,裸纳米颗粒铃动力直径约为14.4nm,电位为+27mV,聚丙烯酸包裹后的铃动力直径23.06nm,包裹后电位为-12.95mV;而高庙子为300-500nm,电位为-31.84mV,三者均可形成稳定的胶体体系;吸附后,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吸附后颗粒表面静电平衡被破坏。(2)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纳米颗粒吸附前后的形貌变化。在酸性pH条件下,裸颗粒吸附后发生团聚现象;而中性条件时,铀酰离子水解生成尺寸为30-50nm的板块状氢氧化物,与包裹后的纳米颗粒吸附形成更大的聚集体,此结果与Ze...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98249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7年1-12月全国发电量统计分布图(不含台湾地区)
表性的莫过于工业革命,化石能源的使用使得人类而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科水平大幅提高,但另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持续发展,从上世纪开始,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就能、水能、氢能和核能在内的各种新能源都像雨后核能和氢能受地理因素限制较少,应用前景相对较大第一座实验性核....
图1-2核燃料循环
郭清海etal.,2001),陶武清,2017),曹存存,2012),邹洪斌,2017)。研究如何处理处置放射性废物中的铀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价值。图1-2核燃料循环1.1.1放射性废液整个核燃料循环过程都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与普通工业废物都有生物毒性....
图1-3高放废物处置库概念模型
5图1-3高放废物处置库概念模型针对围岩材料,国内外也有不同的选择,我国目前拟采用花岗岩作为围岩材料,花岗岩有如下优点:1)体积大、储存温度深,2)密度大,隔水性好、渗透性差,3)抗辐照,岩石性能不会因为长期暴露在辐射中而改变,4)含水量少,含有还原性矿物(绿泥石、磁铁矿、黄铁....
图1-4核素胶体迁移示意图
的存在对铀的迁移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Vazquezetal.,2009),Znkeretal.,2007),Jiaminetal.,2008),Abdel-Fattahetal.,2013),如图1-4所示。图1-4核素胶体迁移示意图作为屏障的....
本文编号:3998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399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