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厂1/2号装卸料机操作台与模拟机对接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8 21:47
秦山第二核电厂4台机组装卸料机全部采用美国PaR公司装卸料机控制系统。由于1/2#机组改造时未配置模拟机,导致1/2#机组装卸料机操作台只能在大修期间才可进行功能检查,而无法在大修前利用模拟机进行功能验证。为使1/2#机组操作台能够连接至3/4#机组模拟机,本文从1/2#机组与3/4#机组装卸料机电气设计文件和PLC程序入手,分析二者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差异,同时对差异部分进行可行性分析与针对性修改,从理论上完成了1/2#机组操作台与3/4#模拟机的对接。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装卸料机操作台及模拟机系统简介
1.1 装卸料机操作台
1.2 模拟机系统
2 硬件差异可行性研究
2.1 硬件差异分析
2.1.1 PLC硬件组态差异分析
2.1.2 驱动系统硬件差异分析
2.1.2. 1 伺服驱动器差异
2.1.2. 2 电机差异
2.1.3 控制柜接口差异分析
2.1.3. 1 PLC I/O通道差异
2.1.3. 2 控制柜电缆接口差异
2.2 硬件差异可行性研究
2.2.1 PLC硬件组态差异可行性研究
2.2.2 驱动系统差异可行性研究
2.2.3 接口差异可行性研究
3 控制程序差异分析及适应性修改
3.1 控制程序差异分析
3.2 控制程序适应性修改
3.2.1 定义新增变量
3.2.2 配置用于接收模拟机数据的EGD以太网模块
3.2.3 配置用于发送数据给模拟机的EGD以太网模块
3.2.4 修改编码器分辨率及旋转方向
3.2.5 编写主提升、大/小车位置偏置参数赋值运算程序“SIM1”
3.2.6 修改主提升、大/小车超速报警限值
3.2.7 添加模拟载荷比较模块
4 结论
本文编号:4015057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装卸料机操作台及模拟机系统简介
1.1 装卸料机操作台
1.2 模拟机系统
2 硬件差异可行性研究
2.1 硬件差异分析
2.1.1 PLC硬件组态差异分析
2.1.2 驱动系统硬件差异分析
2.1.2. 1 伺服驱动器差异
2.1.2. 2 电机差异
2.1.3 控制柜接口差异分析
2.1.3. 1 PLC I/O通道差异
2.1.3. 2 控制柜电缆接口差异
2.2 硬件差异可行性研究
2.2.1 PLC硬件组态差异可行性研究
2.2.2 驱动系统差异可行性研究
2.2.3 接口差异可行性研究
3 控制程序差异分析及适应性修改
3.1 控制程序差异分析
3.2 控制程序适应性修改
3.2.1 定义新增变量
3.2.2 配置用于接收模拟机数据的EGD以太网模块
3.2.3 配置用于发送数据给模拟机的EGD以太网模块
3.2.4 修改编码器分辨率及旋转方向
3.2.5 编写主提升、大/小车位置偏置参数赋值运算程序“SIM1”
3.2.6 修改主提升、大/小车超速报警限值
3.2.7 添加模拟载荷比较模块
4 结论
本文编号:4015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401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