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惠炼重质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规率与反应动力学

发布时间:2020-04-01 09:53
【摘要】:一方面原油趋于重质化、劣质化,另一方面人们对清洁轻质油品、优质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环保要求日趋严苛,这些都对炼油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海炼化惠州炼化分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进行合作研究,针对惠炼加工的典型原油,开发重油组合加工方案,以提升轻质油收率。为配合该研究目标,本论文针对惠炼的两种典型原料(蓬莱油和达里亚油),研究其减压馏分(VGO)和减渣轻脱沥青油(LDAO)在工业催化剂上的催化裂化性能,并建立了相应的七集总动力学模型。利用惠炼提供的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进行了蓬莱VGO、蓬莱VGO+LDAO(VGO:LDAO质量比为3:2)、达里亚VGO和达里亚VGO+LDAO(VGO:LDAO质量比为3:2)的催化裂化性能研究。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反应温度、剂油比、重时空速和水油比对催化裂化产物收率和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490℃、剂油比5、质量空速25 h-1和水油比0.10。在此条件下,4种原料都呈现出较低的干气和焦炭收率,以及较高的轻质油收率。同时对比分析了四种原料油的催化裂化性能,发现裂化性能优劣顺序为:达里亚VGO蓬莱VGO蓬莱VGO+LDAO≈达里亚VGO+LDAO。进一步建立了惠炼重质石油馏分催化裂化七集总动力学模型。按照结构族组成,将原料层划分为烷基碳、环烷碳和芳香碳,将产物划分为柴油、汽油、液化气(LPG)和干气+焦炭四个集总,共七个集总,由此确定出相应的反应网络,并进行数学表达式推导。结合在480℃和500℃下的56组实验数据,用Matlab编程求取了2个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催化剂失活系数,同时根据Arrhenius方程求取了相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内,其中柴油、汽油、液化气3个目标产物的平均相对误差在7%以内。
【图文】:

集总动力学模型,催化裂化,反应网络


第 1 章 文献综述展,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不仅可以预测产物分布指导性建议等。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三集总动力学模型最早于 1968 年由 Weekman 系简化为三个集总,分别是原料油、汽油和气体+最优操作条件。然而该模型的原料集总过于简单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针对原料为蜡油的 FC力学模型,该模型将原料按照馏分分为重燃料油将产物分为汽油(G)和气体+焦炭(C),进一步将(P)、环烷烃(N)、芳烃取代集团(A)和芳烃环中的 1.1[53]。

重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油重质化和劣质化的加剧,蜡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重油催化裂化的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开发势在必行。化裂化(RFCC)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56],并开发了 RCC工业应用效果。该模型为使各集总更接近原料的特性,的划分。十一集总的构成如下:首先将原料层划分为渣三个集总,再将每个集总按结构族组成细分为烷基碳、上产物中的汽油、气体+焦炭两个集总,共十一集总。牟盛力学模型,反应网络见图 1.2[58],其六个集总分别是减渣/油(HFO)、柴油(LFO)、汽油(G)、液化气+干气(S)应区域的特性考虑在内,利用组合反应器的思想,建立了又便于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62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杰;翁惠新;刘馥英;;催化裂化反应八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初步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4年01期

2 梁勇;;催化裂化反应再生操作系统优化与事故风险控制探析[J];化工管理;2016年08期

3 赵晓晓;王林涛;王彦龙;李海林;吴苏革;;浅析催化裂化反应中丁烯的生成与转化规律[J];化工管理;2015年32期

4 王成学;李武超;;催化裂化反应再生操作系统优化与事故风险控制探析[J];化工管理;2014年15期

5 赵毅;赵锁奇;史权;徐春明;;化学计量学技术在预测重质油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中的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年06期

6 刘洪安;王刚;王宗贤;谷家庆;仇玄;高金森;;催化裂化反应多区协控技术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年11期

7 刘洁,徐春明,史权,林世雄;催化裂化反应改质直馏汽油[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1年05期

8 翁惠新;王顺生;邹滢;毛信军;;催化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4期

9 陶龙骧;;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的结焦及其控制因素[J];辽宁化工;1988年01期

10 郑万有;王承禧;苑遂庆;邓先梁;沙颖逊;王顺生;;催化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应用(Ⅰ)——优化锦西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条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刚;高金森;徐春明;冯钰;;高温短接触重油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庞新梅;高晓慧;张莉;石晓庆;周志远;曹庚振;王宝杰;高雄厚;;O-13-Beta分子筛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09年

3 庞新梅;高晓慧;张莉;石晓庆;周志远;曹庚振;王宝杰;高雄厚;;Beta分子筛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田爱珍;张忠东;顾国强;樊江涛;王智峰;;催化裂化干气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5 宫海峰;杨朝合;徐令宝;刘熠斌;;新型变径提升管压力变换规律研究[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丁孝涛;张培青;安立敦;索掌怀;祁彩霞;;改质93~#汽油增产丙烯催化剂的初步探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文成;冯秀芳;宋金鹤;李瑞峰;马守涛;;催化裂化催化剂重金属污染探讨[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青;何鸣元;;催化裂化汽油改质过程的20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梁宵;罗正鸿;王庆明;;物料衡算模型在延迟焦化中的应用(Ⅰ)[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孟祥海;徐春明;高金森;李丽;;重油催化裂解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张梓欣 通讯员 李月 张泽东;中捷石化参与研发的项目获全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N];沧州日报;2019年

2 通讯员 马井生;大港石化研究所八项成果八面威风[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刘希军 梁瑛;塔河分公司五措并举提轻质油收率[N];中国石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德青;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集总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祝然;结构导向集总新方法构建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梦瑶;惠炼重质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规率与反应动力学[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2 吴浩冉;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稳态点识别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3 曹茂炅;油脂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4 陈延新;原料中的氮化物和芳烃对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5 宁忠兰;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模型参数辨识与先进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王劲;高含氮原料催化裂化反应特性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张建华;重油催化裂化十二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8 林晶;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稳态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9 李旭光;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设备风险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杨雪梅;催化裂化高活性助剂制备及其反应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0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0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