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有机硅改性聚酯及其增塑PVC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4:26
【摘要】:聚氯乙烯(PV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然而由于分子间强的极性作用,纯PVC材料硬度高、脆性大,加工困难,需要添加助剂以提高PVC材料的柔韧性。增塑剂则是用量最大的一种助剂,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应用最为普遍。但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单体型增塑剂,其增塑PVC的稳定性较差,增塑剂易从PVC中迁移出来,并且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绿色环保增塑剂的研发迫在眉睫。聚酯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得,相比单体型增塑剂具有优异的耐迁移性,但其增塑效率却低于传统单体型邻苯酯类增塑剂。本文在聚酯增塑剂研究的基础上,将Si-O-Si基团引入聚酯中,利用其较好的柔韧性对聚酯进行改性,探讨了不同改性方法对聚酯增塑性能的影响。以丁二酸和己二醇为原料缩聚合成羟基封端的聚丁二酸己二醇酯(PHS),利用PHS端羟基与羟基硅油之间的缩合反应,将Si-O-Si基团引入PHS,获得羟基硅油改性的聚丁二酸己二醇酯(MPHS)。研究发现,当羟基硅油含量为5%,MPHS含量为40 phr时,MPHS增塑效率达到137.05%,较PHS提高了51.72%;FT-IR光谱和XPS分析发现,与纯MPHS相比,MPHS增塑的PVC中,改性聚酯的C=O吸收峰向低波数偏移,改性聚酯的Si-O-Si键能亦减小了0.5eV,这是因为在PVC/MPHS试样中,MPHS中的极性基团Si-O-Si和C=O分别与PVC中的α-H形成了氢键。氢键的存在使PVC与MPHS的作用力增大,故改性后MPHS的增塑效率提高,增塑剂在PVC中的稳定性增加。以马来酸酐和己二醇为原料缩聚合成了聚马来酸己二醇酯(MH),以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TD)为改性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对MH进行改性,在MH主链上引入支链Si-O-Si链段,成功合成了TD改性聚马来酸己二醇酯(MHA)。实验发现Si-O-Si链段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MH的增塑效率,反映在增塑PVC试样的Tg降低和断裂伸长率增加;耐迁移性分析可以发现当TD含量为10%时即增塑剂MHA-2的迁移量均不超过2%,是这几种增塑剂中耐迁移性最佳的,而DOP的迁移量最高达20%,最低12.47%;根据红外光谱和XPS分析发现,PVC分子的极性基团与MHA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产生氢键,提高了增塑PVC试样柔韧性和稳定性。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增塑剂,增塑


图 2-1 反应示意图Fig.2-1Reaction diagram2.1.5 增塑 PVC 试样的制备通过溶液浇铸制备增塑 PVC 试样。 在室温下将 PVC,增塑剂和钙/锌热稳定剂用高速混合机将其初步混合做到分散均匀,然后称取混合好的 2 g 溶于 80 mLTHF 中放置在三口烧瓶中,在 40 ℃的水浴锅内搅拌 2 小时。制备的溶液在清洁培养皿并在室温下干燥 7 天以除去大部分 THF。然后将固体薄膜取出并放入真空烘箱 7 天以除去残余的 THF。最后,将薄膜样品放在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将薄膜压成哑铃状的形状,然后包装在铝箔中并保存在干燥器中以供进一步测试。本实验使用的增塑剂有 DOP、有机硅改性聚丁二酸己二醇酯和聚丁二酸己二醇酯,两种增塑剂与 PVC 混合后进行涂膜,对比其热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2.2 分析与表征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红外光谱图,羟基硅油,红外光谱图,拉伸强度


图 2-2 PHS、MPHS、羟基硅油的红外光谱图Fig.2-2 FTIR spectrum of PHS、MPHS and hydroxy silicone oilPHS 的力学性能分析伸测试得到增塑 PVC 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用这力学性能。/MPHS 的拉伸强度-3 可以看出增塑剂 PHS、MPHS-1 和 MPHS-2 添加量为 2拉伸强度逐渐减小,,MPHS-3 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即当即增塑剂 MPHS-2,拉伸强度最小为 16.21 MPa。这说明随,PHS、MPHS 增塑 PVC 试样的拉伸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拉伸强度越来越小,这是由于增塑剂插入到 PVC 分子之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氢键作用,使 PVC 分子链之间形成的个的线性链段,打破了原来的体系:PVC-PVC,降低了 增大了运动空间,促进了 PVC 分子链的运动,从而提高,因此拉伸强度逐渐减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塑剂添加量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3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赫;;PVC行业中改行纳米碳酸钙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年34期

2 吴锦京;张晓燕;李季衡;;环氧地沟油基PVC人造革增塑剂的制备与应用[J];上海塑料;2016年04期

3 刘浩;李德刚;李瑞姣;;绿色环保PVC热稳定剂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6年12期

4 谢志昆;;水性油墨在PVC封边条印刷中耐光色牢度研究[J];广东化工;2016年24期

5 韩慧珏;李彦斌;刘勇;张海峰;崔鹏;;108m~3聚合釜PVC生产产能提升总结[J];中国氯碱;2016年10期

6 ;2016年再生PVC需求大幅升温 进口量强势回归[J];聚氯乙烯;2016年12期

7 张继军;吉建红;马致昌;;PVC生产中循环水泵的节能改造[J];聚氯乙烯;2017年02期

8 王幕演;王亚停;陈思;施燕琴;马猛;裘雪阳;王旭;;PVC含氮有机热稳定剂的研究进展[J];塑料助剂;2017年02期

9 关龙龙;席微;王文治;;曲线拟合法评价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J];塑料助剂;2017年02期

10 李梅;黄坤;李守海;夏建陵;;油脂/松脂源PVC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研究进展[J];塑料助剂;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柳;李宝强;刘铁军;;PVC涂塑窗纱生产中增塑剂有机废气治理研究[A];天津建材(2012年第1期 总第163期)[C];2012年

2 袁立焕;袁金凤;潘明旺;周健;王泽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PVC基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力学性能与加工流变性能分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许家友;;异氰酸酯处理木粉对PVC/木粉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于军;周绪强;;PVC球自动填充在沉船打捞工程中的应用[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程亮;许振良;王阳;;热稳定剂对PVC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美林;刘天晴;;银纳米粒子在PVC塑料化学镀铜中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姚红艳;于广和;朱瑞艳;宋甲芳;李义民;;PVC材料氧指数检测影响因素分析[A];2013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周玮;宋丽妹;;钻孔灌注桩PVC声测管工艺及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六辑)[C];2005年

9 李岩;屈泽华;刘琳;王国建;;长链聚酯增塑剂在PVC中的应用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丁贺;闫兰英;李侃社;;直链脂肪酸镧PVC热稳定剂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饶兴鹤;亚洲PVC后市价格恐难上涨[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魏双林;精信环保PVC有机稳定剂获专利[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记者 陶加;PVC高效非汞催化剂添新丁[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呼跃军;宁夏PVC企业绷紧“限汞”神经[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记者 陶加;碳纳米管开辟PVC无汞催化新思路[N];中国化工报;2014年

6 图建平;面对过剩,PVC行业如何落子[N];中国化工报;2014年

7 林海萍;PVC市场走势上下两难[N];中国化工报;2014年

8 记者 李东周;新型PVC低汞催化剂工业化[N];中国化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呼跃军;PVC市场年内将重现跌势[N];中国化工报;2014年

10 记者 郁红;PVC行业破困局“四面”出击[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红;木质素的机械活化固相酯化及其产物对PVC性能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6年

2 岳小鹏;木质素在PVC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茁实;聚氯乙烯(PVC)实体与泡沫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袁金凤;聚丙烯酸酯类纳米微粒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复合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黄鹏;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PVC高温母液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建平;含有机锡组分聚合型PVC热稳定剂的合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许文菊;新型配合物敏感载体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及表征[D];西南大学;2009年

8 徐建中;纤维(腈纶、麻、羊毛)和软PVC塑料热降解及阻燃机理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9 王会;毛竹颗粒表面化学/水热修饰及其增强PVC基复合材料性能表征[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忠厚;热塑性聚合物(PVC, PP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淑芳;有机硅改性聚酯及其增塑PVC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2 谭林朋;纳米SiO_2增强木纤维/PVC柔性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3 靳泳慧;YZ公司PVC钙锌稳定剂营销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4 谢乾;PVC/竹粉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5 姚蕾蕾;点击合成腰果酚基侧链环氧化型增塑剂及其对PVC作用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6 冯杨;PVC对钒页岩焙烧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7 朱争光;PVC板楔形槽缺陷面积的红外热波定量检测[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8 王兵兵;轻钢骨架PVC生态木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8年

9 陈伟峰;提高悬浮法生产PVC聚合釜生产能力的技术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10 牛婧媛;PVC机器人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2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2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