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新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1:33
【摘要】:针对普通灭火剂在部分场所应用受到限制,参考目前市售热气溶胶灭火剂存在使用缺陷的现实,调整配方组成、优化组分性质,创新性的引入含能材料苦味酸钾与双氰胺搭配,组成复合可燃剂,提高灭火剂燃烧性能。通过灭火时间、燃烧时间、残留率等表征方法证明,采用这种配方是可行的。苦味酸钾的加入,能显著降低灭火剂灭火效能,合适的添加区间为10%~15%。对铁箱灭火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火场足够的气溶胶浓度是灭火成功与否的前提。实验对比,选择酚醛树脂为粘合剂。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出苦味酸钾第3参数、碳酸锶第1参数、草酸钠第1参数和硬脂酸第1参数时,灭火剂灭火效能最高,燃烧无明显火星,不会二次点火和烧坏喷口。对配方进行热分解失重测试,得出药剂约在250℃开始反应,至1170℃结束,整个过程质量下降约58%。该灭火剂初始分解温度为250℃,满足常温下生产、运输、使用的要求。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产物主要为氧化锶、碳酸锶、硝酸锶、氧化钾。对不同压药密度下灭火剂的燃烧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线性燃烧速度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合适的药剂密度为1.7g/cm3。密度过低,药剂存在串烧现象;密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压死。通过腐蚀性能测试,得出产物对铜箔腐蚀率均小于0.1g/(m2·h),为耐腐蚀级。灭火剂机械感度很低,符合安全生产需要。产物对生物无明显不良影响。自制灭火棒,对开放环境灭火过程中出现的火焰先增大后减小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灭火剂气流对油蒸气挥发具有吹散作用。灭火棒与火盆合适的角度与距离是灭火成功的前提。热气溶胶灭火剂在开放环境中,扑灭小范围火源尚可;对大范围着火,灭火能力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5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春;;没有气溶胶的世界[J];青海气象;2003年01期

2 郝立庆;王振亚;黄明强;方黎;张为俊;;种子气溶胶对甲苯光氧化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长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3 郭艳萍;;气溶胶与人类健康[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温占波;李娜;李劲松;杨文慧;王洁;胡凌飞;董晓凯;鹿建春;;动物口鼻动态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5 陈伟;晏磊;杨尚强;;海洋气溶胶多角度偏振辐射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3期

6 黄日广;;气溶胶粒子大小测定方法概述[J];辐射防护通讯;1981年03期

7 唐继荣,蒋锦华,聂书玉;均匀气溶胶液滴流发生器[J];环境科学;1982年04期

8 魏学孟;;气溶胶取样的研究[J];冶金安全;1983年04期

9 郭诚禄,王明康,莫天麟;稀土气溶胶成冰性能的实验研究[J];气象科学;1986年02期

10 刘延刚,陈万奎,刘广忠;气溶胶粒子尺度谱特征探讨——一种简单的统计方法[J];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成明;王自发;;气溶胶混合演变过程影响因子模拟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王启燕;马江;尹国辉;;沙子、粘土对气溶胶的过滤特性实验[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美根;成秀虎;徐永福;;东亚春季硫酸盐气溶胶分布特征的模拟[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马新成;张蔷;嵇磊;黄梦宇;李宏宇;杨道侠;何晖;张磊;李睿劫;刘力威;韩光;吴宏议;;北京春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董晓波;王高磊;吕峰;胡向峰;;晴空条件下河北中南部地区上空气溶胶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贺千山;杨引明;耿福海;周广强;高伟;辛跳儿;;中国东部陆地上空气溶胶分布特征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白皓;齐道辉;钱文涛;苍大强;宗燕兵;;微米级气溶胶粒子在滤层中的收集效率研究[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郭金平;段英;赵利品;杨保东;齐作辉;;石家庄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分布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张瑜;银燕;段英;石立新;吴志会;;晴天条件下一次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分析[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吕峰;董晓波;胡向峰;;石家庄地区气溶胶微物理结构的飞机探测个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小曳;细说气溶胶[N];光明日报;2013年

2 记者 吴越;我国雾霾天频现主因是气溶胶污染[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记者 潘俊杰;气溶胶研究领域首个973项目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4 记者 管晶晶;气溶胶增多会显著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吴越;与PM_(2.5)相关的雾和霾如何形成[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张小曳;气溶胶:让空气像雾又像霾[N];工人日报;2014年

7 记者 冯源;雾霾加剧与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许黎 李灿;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N];中国气象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郭薇;气溶胶污染空气又抵消温室效应[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毅;霾从何来[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君;华北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类型、结构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辛金元;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联网观测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房文;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许潇锋;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刘建军;长三角太湖地区云和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地基遥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曹贤洁;兰州地区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胡婷;中国区域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特征和气候效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封彩云;城市污染大气环境下云和降水形成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雨;APRAMVI算法及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李丽萍;东亚海域吸收性气溶胶对大气校正的影响及海色遥感若干问题[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忆;气溶胶充当冰核对雷暴云微物理、起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柳丹;基于卫星遥感的灾害性天气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3 翟世贤;GRAPES-CUACE气溶胶模块的伴随构建及模式在大气污染优化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石睿;气溶胶—云—辐射—东亚夏季风相互影响的资料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5 王力;华北地区气溶胶时空分异特性及对农作物影响的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郭祺;黄渤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粒子谱的观测及反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潘桂森;新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孙玲;中国近三十年气溶胶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茆佳佳;华东地区气溶胶特性的MODIS资料反演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邱明燕;青岛地区气溶胶特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1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21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