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新型载体以及共催化剂对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20:58
【摘要】:费托合成技术能够将煤、天然气、生物质等经由合成气转化为更清洁、高效的碳资源,有效的缓解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钴基催化剂由于其高链增长能力、低水煤气变换反应、不易积碳和中毒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费托合成催化体系之一。但传统的钴基催化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温下转化率低,产物选择性分布广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了新型钴基催化体系,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利用新型载体BN、Si_3N_4负载Co做催化剂,研究发现活性相Co在两种载体表面均以面心立方结构(Co-fcc)存在。载体表面官能团较少,不利于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所以两种催化剂的CO转化率都在30%左右。在选择性方面,Co/BN和Co/Si_3N_4催化剂对C_5-C_(12)烃的选择性很高,因为催化剂中存在微孔-介孔结构,其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质,还能促进CH_2单体的链增长。并且两种载体表面都含有弱酸性位点,能够抑制反应过程中长链烃的裂解和异构化,有利于C_5-C_(12)烃的生成。总体来看,Co/Si_3N_4催化剂产生的C_(5+)更多一些,因为Si_3N_4载体有利于活性相Co的均匀分散,并且粒径在10nm以下。(2)利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尖晶石结构的ZnCo_2O_4,并以此为前躯体,原位加氢还原后得到Co在ZnO上高度分散的Co/ZnO催化剂。这种新型钴基催化剂在低温(220℃)费托合成反应中具有极高的CO转化率,并且催化性能稳定。总体来看共沉淀法制备的ZnCo_2O_4加氢还原后费托性能更好,因为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多的Co含量,并且还原后单质Co的粒径更适合费托合成反应。(3)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Zn、Co比例的尖晶石型Zn-Co-O固溶体Zn_(0.75)Co_1O_x和Zn_1Co_1O_x,同样以此作为前躯体,原位加氢还原后进行费托性能评价,发现催化剂活性降低明显,主要是因为体系内原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导致前躯体还原温度改变(第二步还原时CoO与ZnO的还原温度有所重合),加氢还原过程中部分ZnO被还原为单质Zn,它们覆盖在活性相表面,致使活性位大量减少。(4)制备纯相Co_3Mo_3N以及添加助剂的ZrO_2-Co_3Mo_3N,评价不同反应温度下两种催化剂的费托性能,发现Co_3Mo_3N催化剂在低温费托和高温费托都有活性,产物以短链烃为主,这是因为体系中存在的Mo物种有利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碳物种发生加氢反应,也有利于长链烃的裂解和异构化。另外Co_3Mo_3N催化剂在低温反应中生成了大量的C_2-C_4氧化物,加入酸性ZrO_2助剂后抑制了氧化物的生成,起到了调节产物分布的作用。
【图文】:

费托合成,反应过程


1.2 费托合成反应概述成反应是一种非均相催化反应,它可以将合成气(CO + H2)转化为清喷气燃料,蜡等)[6-8],合成气是由煤、生物质、天然气、煤层气,整,自热氧化和气化过程得到的[9]。1922 年,两位德国化学家 Franz 次报道了这一过程,也因此命名为费托合成反应(Fischer-Tropsch Sy艺的商业化始于 1936 年的德国,此后一直备受关注。应该指出的是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价格。在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石油发展,当时可以提供充足且廉价的原油供应,因此只有少数的费托工存[9]。而后化石燃料的枯竭和世界石油危机致使全球需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更使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刻不容缓[11-12],因此,大力发展费托合成技术战略意义。

费托合成,中间体,缩聚机理,再聚合


图 1.2 费托合成反应碳化物机理图[16].2 Carbide mechanism for th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1理出了含氧中间体缩聚机理[21],由于其可以解释应机理。该理论认为链增长是由解离的 CO 和两个中间体脱水缩合后再聚合生成烃,烷基化成烯烃,,而后再分别加氢生成醇或烷烃[22],从合物的形成,但不能解释支链产物的形成,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43.36;TQ5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德润;赵明仁;杨德玉;黑玉芬;刘祥;贾集;芦德华;;降低B107催化剂中本体含硫量的研究[J];化肥工业;1987年01期

2 金涌;毕晓涛;袁乃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整型催化剂流体力学行为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3期

3 顾其威;;催化剂工程设计的进展[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4期

4 吴之仁;林玉;张英贤;;γ-Al_2O_3上钼镍存在形式与催化性能的关系[J];石油化工;1987年06期

5 王丽川;黄国雄;李承烈;;人工污染法研究碱金属对渣油裂化催化剂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7年12期

6 杨洪武;张明睿;杨素勤;;合成氨球形催化剂铁比的测定[J];河南化工;1987年02期

7 Jerzy Zieliski;程玉春;;NiO/Al_2O_3催化剂结构[J];齐鲁石油化工;1987年S1期

8 朱文会,董文惠,李爱梅;影响甲醇分解催化剂活性的困素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于涛,吴越,吕光烈,李旺荣,林炳雄;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La_(1-x)Sr_xFeO_(3-λ)催化性能的研究——Ⅰ.固体结构以及缺陷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4期

10 陈志学,赵雅琴,陆坤权;用EXAFS研究NiO/α-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和相含量[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晶;张翘楚;桂佳会;崔雨萌;王永钊;赵永祥;;沉淀方式对沉淀法制备Co_3O_4催化N_2O直接分解性能影响[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2 张鸿喜;吴君璧;宋美婷;李海涛;亢丽娜;赵永祥;;水热条件下Ni/La_2O_3-SiO_2-Al_2O_3催化剂结构演变[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翟旭芳;谭猗生;韩怡卓;;浆态床合成甲醇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滕波涛;;金属与金属氧化物负载的铈基催化剂结构与催化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五分会:表界面结构调控与催化[C];2016年

5 洪景萍;;山梨醇和钌助剂添加对二氧化硅担载钴基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性能影响的原位表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邵正锋;朱宏志;张志;郑振华;高博;;多孔不锈钢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消氢性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氚科学与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7 宋燕;孟凡会;李忠;;载体对Ni基催化剂结构及低温浆态床甲烷化性能影响[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8 程世林;张桂华;吕鹏;杨瑞芹;邢闯;;分子筛基胶囊催化剂在碳一化学中的催化作用[A];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D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应用[C];2017年

9 张庆钍;左建良;林嘉伟;曹敏锋;刘自力;;MOFs衍生铜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许所昌;王雪峰;韩秀文;包信和;;Pt/Ni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辛雨;电解水析氢催化剂“变形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普志英;甲烷燃烧Co_3O_4基催化剂的活性物种形态及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何飞;基于分子设计的非贵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3 赵磊;三维石墨化碳材料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中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殷实;醇烃类液体燃料的间接法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田松;含硫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加氢精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吕金昆;负载镍和骨架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酰丙酸转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7 刘清港;甲酸基储氢体系中金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聂望欣;新型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9 孙念;锂空气电池阴极钙钛矿型催化剂La_(0.6)Sr_(0.4)CoO_(3-δ)的研究与改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0 程颖;大孔铈基复合氧化物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和氮氧化物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发立;硫酸改性烧结矿催化剂脱硝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韩雅丽;新型载体以及共催化剂对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范丽;金属改性TiO_2负载钌柴油车尾气氧化型催化剂(DOC)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4 冯旭楞;不同铁源沉淀铁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9年

5 王秀玲;二氧化铈纳米金催化剂催化CO氧化和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彭爽;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乙炔选择加氢反应中的性能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7 王强;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茂重;3DOM-m Ti_xSi_(1-x)O_2负载锰基催化剂的结构分析及其催化燃烧炭烟颗粒性能的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9 刘丹丹;Pt/M-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催化脱氢性能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10 李星;核壳结构催化剂的构筑及其ESR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27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27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