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微纳米抑菌防腐涂层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0:21
【摘要】:室内潮湿环境的细菌滋生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抗菌涂料是诸多措施中较为经济且有效的办法,传统的抗菌涂料毒性大,使用周期短。因此,开发一种安全、高效、长久抗菌的抗菌涂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把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Ag@SiO2抗菌剂加入到环保水性丙烯酸涂料中,并选用相容性较好的环氧底漆共同构建抑菌防腐涂层体系,研究了抑菌防腐涂层中最佳抗菌剂浓度;采用模拟环境加速实验方法,研究了抑菌防腐涂层体系的抗菌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变化,并探讨了功能涂层的抗菌机理和腐蚀机理,取得了下列研究成果。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面漆中纳米Ag@SiO2抗菌剂浓度达到283ppm,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达到100%,并且纳米Ag@SiO2抗菌剂的加入提高了丙烯酸涂料的分散性,使抑菌防腐涂层的表面形貌更加平整,有效地改善了涂层的防腐性能;针对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应用,采用盐雾试验、湿热试验、温度冲击试验技术,对抑菌防腐涂层进行环境模拟加速试验,发现当抑菌防腐涂层体系经过盐雾加速600 h、湿热240 h、温度冲击10次循环试验后,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仍然保持100%。表明加速试验后抑菌防腐涂层体系抗菌性能仍具有持久性。同时电化学阻抗研究也表明:虽然抑菌防腐涂层体系的阻抗模值均有减小,但是涂层体系的耐蚀性能保持较好,说明了纳米Ag@SiO2抗菌剂的加入使涂层具备抗菌性能,同时对涂层的耐蚀性能没有影响。研究表明,抑菌防腐涂层在通氧和除氧水中,其银离子释放浓度随着时间均逐渐增加。比较而言,在富氧水中的银离子浓度增加较快且高于除氧环境。当浸泡时长达到90 d时,在通氧水中的释放量要比除氧水中释放量高出三倍以上。这是由于含氧水通过涂层表面孔道进入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的内部,单质银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而变成Ag+,同时氧发生还原反应,与水进行结合生成OH-。在这种情况下,二氧化硅核壳内部Ag+浓度增大,从孔扩散出去;同时傅里叶红外测试表明,抑菌防腐涂层中的腐蚀微观机理主要是由于丙烯酸涂料中酯基的大量断裂,生成了羧酸盐类,进行导致涂层的失效。
【图文】:

分散液,纳米,浓度


图2-1浓度为1700邋ppm的纳米Ag@Si02分散液逡逑Fig.2-1邋Nano-Ag@Si02邋dispersion邋with邋a邋concentration邋of邋1700邋ppm逡逑图2-2水性丙烯酸涂料逡逑Fig.邋2-2邋Acrylic邋paint逡逑11逡逑

分散液,原材料,纳米,浓度


2.2.1实验原材料逡逑馨逡逑图2-1浓度为1700邋ppm的纳米Ag@Si02分散液逡逑Fig.2-1邋Nano-Ag@Si02邋dispersion邋with邋a邋concentration邋of邋1700邋ppm逡逑图2-2水性丙烯酸涂料逡逑Fig.邋2-2邋Acrylic邋paint逡逑1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6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鹏;;盐雾试验技术综述[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4年06期

2 赵春艳;王静;冀志江;王晓燕;;银系抗菌剂在内墙抗菌涂料中的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14年10期

3 丁军;吴泽;单连伟;;银系TiO_2光催化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测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何波;李莹;韦华;孙长青;;稀土元素对热障涂层热震性能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5 戴宜乐;;环境适应性试验项目的选择[J];环境技术;2012年03期

6 李锐;林安;;水性聚酯/环氧卷材底漆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12年05期

7 茅海波;冯晋阳;赵修建;;银系无机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建材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1年05期

8 谢春生;朱才进;洪昌;马恒毅;朱林放;;22MnCrNiMo系泊链钢的盐雾加速腐蚀实验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吴军;周贤良;董超芳;肖葵;李晓刚;;铜及铜合金大气腐蚀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5期

10 陈丽琼;李荣先;;纳米银溶胶在抗菌内墙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猛;纳米银的调控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长效抗菌整理[D];苏州大学;2016年

2 刘婧博;表面抗菌型家具的设计与技术初探[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殷杰;纳米银粉的制备工艺及抗菌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4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74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