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显微煤岩参数测定及其自动化

发布时间:2020-05-23 12:56
【摘要】:由煤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结果判断煤种时,需要镜质组含量数据进行校正。按现有国家标准测定煤岩组分含量时可以获得镜质组含量,但满足标准中测定条件实在费时费力,因此大多数焦化企业很少进行显微煤岩组分测定。导致企业在应用煤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结果时不可避免的带入偏差。针对现行国家标准测定煤镜质组含量的费时费力问题,本课题探索了一种获得煤镜质组含量的新方法:将已知与未知镜质组含量的单煤按固定比例配制成混煤后测定其镜质组反射率。在得到的反射率分布图上,剥离出其中各单煤的反射率分布峰,依据峰面积之比推导出未知煤样的镜质组含量。10组配制混煤的测定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的镜质组含量与国标法测定的镜质组含量线性拟合方程y计算=1.5108x国标-44.356,线性相关系数R为0.8770,通过当置信水平α=0.01(R为0.7079)的相关性检验,表明测定结果可靠。按这一方法,在测定煤反射率的同时得到了测定煤的镜质组含量。对估计与消除基于煤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结果上的指导配炼焦配煤等应用带入偏差有重要意义。 不论单煤还是混煤,镜质组反射率自动测定与半自动测定结果之间都存在相关性,企业在应用时均使用一个线性拟合方程换算。但单煤和混煤的性质不同,如判断煤阶时,镜质组反射率数据对单煤准确,对混煤只是一个指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更加精细地探讨了这两种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别得出单煤和混煤相应的拟合方程。利用HD全自动显微光度计分别自动和半自动测定32种单煤及24种混煤的镜质组随机反射率,统计镜质组随机反射率平均值及标准偏差。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单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自动=0.9955x半自动-0.0656,相关系数R为0.9851;标准偏差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自动=0.8999x半自动-0.0046,相关系数R为0.7173。两线性方程通过当置信水平α=0.01(R为0.4487)时的相关性检验。混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自动=1.0057x半自动-0.0824,相关系数为R为0.9607;标准偏差的线性拟合方程y自动=0.9948x半自动-0.0044,相关系数R为0.9839。两线性方程均通过当置信水平α=0.01(R为0.5368)时的相关性检验。单煤和混煤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半自动测定与自动测定的平均镜质组随机反射率和标准偏差通过不同的拟合方程换算时,结果更精确。 煤岩制样时,现有制作方法都有相应的优缺点。本文还考察了用不同的黏结剂时可能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差异的问题。使用HD型全自动显微光度计自动测定3种不同黏结剂所制粉煤光片的镜质组随机反射率,测定条件为:自动测定总点数为1万点,半自动测定点数为100点。测定结果表明:3种黏结剂所制煤样效果等同,对测定结果几乎没有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黏结剂。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5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Lin ,吴俊;镜质组的次生荧光性:它的化学性质及与煤中热塑性和流动相形成的关系[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11期

2 肖凤娟;虞继舜;;煤镜质组荧光性与粘结性关系的初步研究[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3 虞继舜;肖凤娟;;某些烟煤镜质组氯仿抽出物及其萤光性的初探[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4 吴观茂,孙建中,赵师庆;镜质组亚组分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及其意义[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赵师庆,李贤庆;南华北区两类不同还原型镜质组化学结构特征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03期

6 赵师庆,吴观茂;腐殖煤镜质组的基本类型[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赵师庆,吴观茂;论富氢镜质组型腐殖煤──生油煤的一种新类型[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1期

8 姚伯元,许国贤,田华,杨学峰;自动和人工测定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对比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年01期

9 刘大永;彭平安;;镜质组与其混合溶剂抽余物瞬时热解产物分布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06年14期

10 Francis T.C.Ting ,Boom B.Lo ,董名山 ,何培寿;测量镜质组和沉积物中分散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的新技术[J];地质地球化学;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大永;彭平安;;混合溶剂抽提对富氢镜质组瞬时热解产物的影响及其结构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伍;镜质组大分子生烃结构演化及其对能垒控制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大永;中国典型含煤盆地镜质组结构特征及生烃、同位素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清波;炼焦煤中镜质组的光学特性和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倪志强;炼焦煤中镜质组的黏结性特征及其成焦行为[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郭卫坤;煤镜质组纳米孔随煤化进程演化规律及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郭亮;显微煤岩参数测定及其自动化[D];海南大学;2015年

5 李德平;显微煤岩参数自动测定及应用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6 郑仲;神东煤镜质组结构特征及其对CH_4、CO_2和H_2O吸附的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7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77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