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煤基模型化合物催化解聚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2:50
【摘要】:热解是煤清洁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已被应用于生产焦炭、气体、油和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热解中添加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活化煤结构中的化学键,从而使热解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进行。传统的催化热解不能有效的提高煤的转化率,且焦油品质不高。本课题组提出的低阶煤催化解聚新理念,改变了催化剂与煤的接触方式,促进了煤结构中某些共价键的断裂,最终提高了焦油的产率和品质。为研究煤催化解聚中的反应机理并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指导,人们做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然而,由于煤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均一性,从分子水平上直接研究煤的热解行为非常困难。因此,含有煤中典型官能团的煤基模型化合物被用于研究煤的热解行为,并已被证明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以C6H5COOH、C6H5OCH3和C6H5CHO为煤基模型化合物,ZnO、 y-Al2O3、CaO和Mg0为催化剂,利用DFT方法研究催化剂对煤催化解聚中羧基、醚键和醛基脱除反应的影响。主要的结论如下:1.无催化剂时,C6H5COOH的热解反应为直接脱羧机理(C6H5COOH→C6H6+CO2)和分步脱羧机理(C6H5COOH→C6H6COO →C6H6+CO2)。C6H5COOH在四种催化剂面上为解离吸附。在ZnO(1010)上,C6H5COOH分解路径为C6H5COOH→C6H5COO+H→C6H6+CO2,而在γ-Al2O3(110)、CaO(100)和MgO(100)上的分解路径为C6H5COOH→C6H5COO +H→C6H5+CO2+H→C6H6+CO2。研究表明,γ-Al2O3不利于煤热解中羧基的脱除反应,而其它三种催化剂有利于煤热解中羧基的脱除反应,它们的催化性能顺序是:ZnOMgOCaO。2.无催化剂时,C6H5OCH3的热解反应为C6H5OCH3→C6H5O+ CH3→CO+C5H5+CH3→CO+C5H5CH3→CO+C6H6+H2。在ZnO(10 1 0)上C6H5OCH3分解的反应路径为C6H5OCH3 C6H5O+CH2+H→C6H5O+0.5C2H4+H→CO+C5H5+0.5C2H4+H→CO+C5H6+0.5 C2H4。在γ-Al2O3(110)上C6H5OCH3分解的反应路径有两个:(1)C6H5OCH3→ C6H5O+CH3→C6H5O+CH2+H→C6H5O+0.5C2H4+H→C6H5OH+0.5C2H4; (2) C6H5CH3→C6H5OCH2+H→C6H5O+CH2→C6H5O+0.5C2H4+H→C6H5OH-0.5C2H4。在CaO(100)上C6H5OCH3分解的反应路径为C6H5OCH3→C6H5O +CH3→C6H5O+CH4→C6H5OH+CH4。MgO(100)上C6H5OCH3分解的反应路径有两个:(1)C6H5OCH3→C6H5O+CH3→C6H5OH+CH3→C6H5OH+CH4;(2) C6H5OCH3→C6H5O+CH3→C6H5OH+CH3→C6H5OH+0.5C2H6四种催化剂均有利于煤热解中醚键的脱除反应,它们的催化性能顺序为:ZnOCaO=MgO γ-Al2O3。3.无催化剂时,C6H5CHO的热解反应为C6H5CHO→C6H6+CO和 C6H5CHO→C6H6CO→C6H6+CO。ZnO(1010)、γ-Al2O3 (110)、CaO(100)和 MgO(100)上C6H5CHO的热解反应为C6H5CHO→C6H6+CO。四种催化剂均有利于煤热解中醛基的脱除反应,它们的催化性能顺序为:ZnOγ-Al2O3CaMgO。4.无催化剂时,脱羧反应的能垒低于脱醛基的能垒,这证实了实验中煤热解释放CO2温度低于释放CO温度的现象。分子内H的转移通过影响反应能垒的大小从而决定着热解反应的路径,在煤热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内H的转移通过实验手段很难发现,而通过理论研究则可以直观检测,从而有助于更真实的认识煤热解的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5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文娟;邢帅杰;张帆;胡恩俊;刘玲;段钰锋;;煤热解过程中汞析出特性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9年02期

2 辛宏;;煤热解研究的分析方法[J];应用能源技术;2011年04期

3 张兴刚;;煤热解为何重新受关注[J];化工管理;2012年02期

4 秦丽娜;李建伟;周安宁;;煤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洁净煤技术;2013年01期

5 郭爱萍;李平;王庆庆;;基于正交实验对宁东煤热解条件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3年02期

6 陈鹏;煤热解转化排放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J];洁净煤技术;2001年04期

7 崔乐平;内热式中低温煤热解炉的开发与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1年03期

8 孙林兵,倪中海,张丽芳,宗志敏,魏贤勇;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02年03期

9 ;煤热解、气化和高温净化过程的基础性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年01期

10 武瑞叶;补连塔煤热解试验研究[J];煤质技术;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熊源泉;刘前鑫;章名耀;;加压条件下煤热解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周强;胡浩权;朱盛维;刘全润;;热解气氛对煤热解行为和结构的影响[A];中国煤炭学会煤化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型煤化工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3 周锦文;;钙系添加剂对煤热解行为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秋民;;褐煤热解提质技术与多联产构想[A];‘十二五’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节能减排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鹏;;煤热解转化排放物与环境[A];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尚校;高士秋;汪印;董利;许光文;郭景海;;煤热解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烧抑制NO_x生成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晓霞;郑默;刘健;郭力;韩君易;刘晓龙;袁小龙;;ReaxFF MD模拟煤热解新方法:GPU并行与化学信息学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8 常丽萍;谢克昌;李春柱;;煤热解过程中NH_3和HCN的释放[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屈兰;惠世恩;徐通模;郭兴明;赵科;;煤热解与挥发分燃烧时SO_2与NO的交互作用[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左常睿;我国煤热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张兴刚;煤热解:投资因何而热?[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记者 呼跃军;呼伦贝尔褐煤热解环保项目将建[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通讯员 赵双跃;伊吾县与甘肃企业达成褐煤热解协议[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本报记者 整理 张兴刚;煤热解:出路只有多联产[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别让能源卡咱脖子[N];科技日报;2005年

7 陈彦飞;神雾集团实现煤热解技术重大突破[N];经济参考报;2012年

8 记者 黎红;蓄热式旋转床煤热解技术获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蔚;煤热解焦化和加氢脱硫的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分析[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霍朝飞;螺旋反应器中颗粒混合及煤热解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3 张蕾;煤热解制氢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李美芬;低煤级煤热解模拟过程中主要气态产物的生成动力学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5 温雨鑫;高升温速率和压力条件下的煤热解和气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王鹏飞;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过程中焦油的形成机理及组成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贺新福;甲烷低温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世光;煤热解和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刘佳禾;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制油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董洁;煤热解过程中PAHs的形成及其催化裂解特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绍勇;煤热解动学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2 董倩;准东煤热解及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甄明;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热解过程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彦辉;准东煤热解过程中无机钠的转化及对热解产物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吴东阳;准东煤热解过程中羧酸钠的转化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高超;新疆和丰煤热解及其热解焦油的催化裂解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白晓t@;煤热解与炭基催化剂裂解耦合提高油气品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李冠龙;煤热解挥发分催化转化生成BTEXN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9 刘瑞民;溶剂预处理对煤结构及热解行为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10 熊园斌;钙基矿物质影响煤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77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77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