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锰(Ⅳ)离子和铕(Ⅲ)离子激活的氧化物基复合钙钛矿结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1:13
【摘要】:半导体照明(LED)技术因为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体积小、能耗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成为新一代的节能照明光源技术。荧光粉是LED实现荧光转换的核心材料。其中,红色荧光粉是高显色白光LED、室内植物生长照明LED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本论文针对植物照明LED及高显色白光LED对高效率红光组分的需求,采用简便的固相反应合成法,合成了Mn~(4+)离子、Eu~(3+)离子激活的复合钙钛矿结构红色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高量子产率CaLaMgM_(1-x)O_6:xMn~(4+)(M=Nb,Ta)红色荧光粉利用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该体系荧光粉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紫外吸收光谱(UV-Abs),荧光光谱(PL/PLE)等测试手段对该体系荧光粉的吸收、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热稳定性及量子产率等发光性能进行讨论与研究。采用电荷补偿法,实现CaLaMg M_(1-x)O_6:xMn~(4+)(M=Nb,Ta)荧光粉发光强度提升。并在近紫外光(365 nm)激发条件下与商用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与荧光量子产率做了比较。最后,将优化所得的CaLaMgNbO_6:0.004Mn~(4+)荧光粉与365 nm紫外芯片封装成红光发射LED,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2)Sr_4Nb_2O_9:Eu~(3+)红色荧光粉通过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利用XRD对该体系荧光粉的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助熔剂对荧光粉合成的影响。采用电荷补偿法,实现Sr_4Nb_2O_9:Eu~(3+)红色荧光粉发光强度提升。采用UV-Abs、PLE/PL及其量子产率附件,分析技术对其吸收特征、光谱特性,荧光热稳定性及荧光量子产率等发光性能进行讨论与研究。最后,通过将本文所制备的红色荧光粉与YAG:Ce~(3+)及450 nm蓝色芯片封装成白光LED,研究了红色荧光粉的引入对白光LED显色指数的改善情况。
【图文】:

发光原理,半导体照明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硕士学次成功地研制出氮化物蓝光LED。在1996年,,日本日亚化学蓝光InGaN芯片上均匀涂覆黄色荧光粉(YAG:Ce3+)而产生白半导体照明时代。这种基于LED的照明方式被人们称之为固g,简写为SSL)。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在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的不能也在不断的提升[1-5]。半导体照明将成为最有效的节能和环在照明应用领域新的一页。

示意图,白光,方案,白光发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页1.2.3 白光 LED 实现方案图1.2 三种实现白光的方案Fig1.2 Three methods of generating white light from LEDs图1.2为实现白光发射的三种方式示意图。第一种是结合三基色(红,绿,蓝)的芯片而实现白光发射。第二种实现方式也就是目前商业常用的LED白光发射的模式,黄色荧光粉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YAG:Ce3+荧光粉被蓝光LED产生的蓝光激发而发射出黄光,并与蓝光芯片的蓝光复合成白光发射。第三种实现方式一般采用紫外芯片与可被紫外光激发的三基色荧光粉而结合的紫外白光发射的LED。这三种产生白光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三基色多芯片组合:使用三色芯片产生白光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因为它避免了因使用荧光粉而产生的斯托克斯位移造成的能量损失。另外,可以通过调节各自的驱动电流而使每个芯片而得到任意颜色,颜色的可操作性比较大,所以该体系具有比较好的显色性。然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西汉;钙钛矿结构[J];压电与声光;1994年04期

2 张晓楠;郑官豪杰;苏圳煌;韩玉洁;杨迎国;高兴宇;;大气环境中溶剂添加剂对制备钙钛矿薄膜的影响[J];核技术;2018年05期

3 祝远民;刘锐锐;詹倩;;畸变钙钛矿结构的晶体定向转换方法与应用[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5期

4 王琳;张敬波;;二维钙钛矿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8年02期

5 薄树峰;孔晟宇;王利利;;钙钛矿结构类型的功能材料的结构单元和结构演变[J];科技风;2017年15期

6 罗童;薛菜平;张春梅;何星辉;周芳;王东栋;;钙钛矿太阳电池活性薄膜层的稳定性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7 沈耀国;范宝殿;;钙钛矿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J];化工时刊;2008年11期

8 黄丽娜;曲炳郡;刘理天;;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电脉冲诱发可逆变阻机理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年06期

9 杨雯;陆海鹏;;钙钛矿类单相多铁材料的研究现状[J];科技资讯;2018年11期

10 韦慧;汤洋;尤晖;;制备方法对钙钛矿薄膜结构及形貌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周和平;;熔盐法制备具有各相异性形状的钙钛矿结构种晶[A];第十三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2 姜源植;徐鸿宇;袁明鉴;陈军;;高效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3 李志鹏;范颖平;刘冉冉;邵志鹏;逄淑平;;钙钛矿薄膜的钝化[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4 陈勇;马飞;牟筛强;;镉掺杂对无甲胺钙钛矿太阳能的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A];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5 张茜;张闻;姚叶锋;;钙钛矿结构中内嵌小分子的运动与材料介电转变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六分会:金属有机框架化学[C];2016年

6 童鹏;孙玉平;;锰基反钙钛矿结构功能材料研究进展[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程方闻;吴炳辉;郑南峰;;新型二维钙钛矿材料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8 张京;陆超杰;侯大刚;陈人杰;曾昭兵;胡子阳;诸跃进;;功能性掺杂对有机无机钙钛矿以及全无机钙钛矿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9 黄晓锋;吴炳辉;郑南峰;;有机酸胺调控的TiO_2/钙钛矿界面提高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10 刘准;张立军;;四元层状铋、锑卤化物钙钛矿光电材料的优化设计[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篇)[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张梦然;科学家首次对地幔条件下的钙钛矿进行测量[N];科技日报;2019年

2 赵熙熙;钙钛矿LED有望彻底革新照明与显示[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黄庆;科学需交流[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浩;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界面及工作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鑫;基于高效电荷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黄光光;铅卤基钙钛矿材料改性及光伏器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4 刘亚青;有机—无机混合卤素钙钛矿材料量子输运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5 尚跃群;高效钙钛矿发光二极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年

6 付鹏飞;低维钙钛矿结构的合成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年

7 吴恒;多铁性(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的性能调控及微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8 王开阳;钙钛矿微腔的激光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9 张鹏;基于氧化锌的钙钛矿电池制备与器件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0 冯江山;柔性钙钛矿电池中结晶及电荷传输层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星宇;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光电转换性能的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2 贾春媚;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份调控及性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3 丁曼曼;基于单晶工程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方少英;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电极材料与封装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顾一帆;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6 付正阳;可印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工艺及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海霞;铅卤基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8 沈黎丽;碳电极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9年

9 洪庆旋;钙钛矿结构压电陶瓷的铁电、压电与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年

10 黄绵吉;基于钙钛矿电池在紫外光照下的性能优化及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年



本文编号:2692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92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