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褐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转化及其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1:03
【摘要】:褐煤“高水分、高灰分、高氧含量、低热值”的属性使得褐煤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直接液化工艺将褐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及含氧精细化学品,利用了褐煤的高挥发分和高氧含量性质,增加了褐煤利用的附加价值。本论文以呼伦贝尔褐煤为原料,探讨了在不同液化温度、液化时间、及有/无催化剂Fe_7S_8存在的情况下,褐煤中氧在液化油(Oil-O)、沥青质和前沥青质(PAA-O)、气相产物(Gas-O)、液化残渣(THFI-O)、以及水(H_2O-O)中的传递、分配及转化规律,揭示了液化油中酚类化学品的生成规律。含氧官能团的研究利用化学滴定法对羧基和酚羟基进行定量分析,结合FTIR对羰基和醚键进行研究,运用元素分析仪对氧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无催化剂时,温度450℃反应时间60 min时,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分别为75.80 wt%和31.28 wt%;在相同条件下添加3 wt%催化剂Fe_7S_8后,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可达88.71 wt%和49.29 wt%。2.Oil-O。酚是液化油中氧的主要赋存形态,主要酚类产物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邻甲酚间、对甲酚苯酚。无催化剂时,300℃可以检测到有间、对甲酚和1-萘酚的生成;添加3 wt%催化剂Fe_7S_8后,200℃已经有酚类物质生成,主要为邻甲酚。此外,酚类化合物的最大收率相比未添加催化剂时增长了40.58%,这主要是由于催化剂Fe_7S_8的加入提高了氢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减少了酚羟基的缩聚反应,进而提高了酚类产品的收率。3.H_2O-O。迁移至H_2O-O的比例随液化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无催化剂时,温度450℃,时间30 min时,H_2O-O达到最大值36.05 wt%;添加3 wt%催化剂Fe_7S_8后,H_2O-O在温度达到450℃时达到最大值20.32 wt%。4.PAA-O。液化温度为450℃且无催化剂时,羧基和酚羟基的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羰基和醚键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最终PAA中的含氧官能团以羰基和醚键为主。有/无催化剂对PAA-O的变化规律没有影响。5.THFI-O。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THFI中的含氧官能团部分分解生成气体产物,部分迁移至PAA和Oil中。有/无催化剂情况下,液化反应结束时醚键为THFI-O的主要存在形式,这种由官能团的转化形成的芳香醚键结构稳定,不利于的反应进行。6.Gas-O。氧的赋存形态为CO和CO_2,有/无催化剂对Gas-O的含量影响不大。综上,当液化工艺条件为:温度450℃,氢气初压6 MPa,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添加3 wt%Fe_7S_8后能显著降低迁移至H_2O-O的比例,提高迁移至Oil-O的比例,酚类产品中氧的占比为5.5 wt%,表明有可能从油中提取酚类含氧化合物。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文】:

分布情况,褐煤,直接液化,液化产物


路及内容呼伦贝尔褐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液化反应升温阶段及液化和液化产品中氧的赋存形态以及分布情况,揭示煤中含氧官能移路径,进而明确氧的调控方向,为实现合理利用氧、提高氧。全文围绕氧元素的“形态变化”和“迁移规律”进行研究。述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索褐煤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在直接液化过程中的迁移在煤及液化产物中赋存形态的确定以及氧平衡的建立。究褐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转化规律。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1-2 所示。将供氢溶剂和煤按质量比 2:1 的进行液化实验,,对所得液化产物进行分析。

装置图,液化反应,装置图,反应釜


图 2-4 液化反应釜装置图Fig.2-4 Schematic diagram of autoclave2.3.2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及称量称取干燥后的煤样 15 g,四氢萘 30 g。催化剂用量为煤质量的 3.0%,称取催化剂0.45 g(未添加催化剂条件下省略该步骤)。将称量好的煤样和溶剂装入石英内衬中,混合均匀。保证内衬外壁和反应釜内壁及底部干净无杂物,将内衬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2)充气先向反应釜内充入 2-3 MPa 氢气,重复 2-3 次,置换釜内的空气,同时检查反应釜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然后在向反应釜内充入 6 MPa 氢气,记录反应初期的温度、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5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梦熊;余强;;煤的可浮性研究[J];煤炭学报;1987年03期

2 常郑;王欢文;胡中爱;杨玉英;张子瑜;;热膨胀制备含氧官能团化的石墨烯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J];材料导报;2012年18期

3 耿建纯;;离子交换法测定低阶煤中酸性含氧官能团[J];煤炭技术;2016年09期

4 李晓曼;;碳基催化剂表面含氧官能团对NO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8年03期

5 毛磊;童仕唐;王宇;;对用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分析的Boehm滴定法的几点讨论[J];炭素技术;2011年02期

6 周剑林;冯涛;刘伟银;陈章;陈国梁;陈远其;李志贤;曹运江;;褐煤含氧官能团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8年05期

7 肖萌;王俊超;李宇;范卫东;;高温下煤焦表面含氧官能团对NO-煤焦还原反应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2年02期

8 苗树伟;傅培舫;;褐煤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J];冶金能源;2018年01期

9 葛涛;张明旭;蔡川川;;汾西炼焦煤中含氧官能团分布特征[J];煤炭学报;2017年S2期

10 段旭琴;王祖讷;;煤显微组分表面含氧官能团的XPS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柳;戴卫理;武光军;关乃佳;李兰冬;;低温下含氧官能团物种对MTO诱导期的影响[A];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D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应用[C];2017年

2 吴启凡;张_(;赵凤玉;;3-硝基苯乙烯在Pt/C表面的选择性吸附:碳表面含氧官能团和杂原子的重要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3 郑晓雨;吕伟;杨全红;;三维层次孔碳的无模板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4 申华臻;罗津晶;张龙东;王中页;;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汞吸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夏军柳;樊星;王苗;姜静;魏贤勇;;HPLC/ESI-TOF-MS对东明褐煤萃取物的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摘要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建纯;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对可浮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2 周剑林;低阶煤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及其脱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3 景晓霞;热干燥过程中褐煤物化结构的演变及其对提质煤水分复吸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帅;石墨烯缺陷的特点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江丽丽;三维纳米炭材料的表面修饰和微观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6 王祥学;纳米材料对水体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吴君宏;褐煤水热提质过程中氧、硫和水分的演变机理和成浆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张国强;活性炭负载铜催化剂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姚小龙;亲水性活性炭制备及其吸附水蒸气实验与理论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白静;多孔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敏敏;褐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转化及其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姜雷霄;以模型化合物研究含氧官能团对碳基燃料气化过程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苗树伟;煤热解及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孟华平;煤焦表面含氧官能团对甲烷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敏;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陈永健;含氧官能团模型化合物对煤直接液化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伟;低变质烟煤中含氧官能团的检测及其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转化行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晓曼;表面含氧官能团和碳—金属—氧基团及其相互作用对NO去除的促进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9 武伟;低阶烟煤直接液化反应前后酸性含氧官能团变化情况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曹银霞;活性炭对模拟烟气中汞的脱除及其形态转化的实验与机理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700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00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