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天然气水合物内部热输运分子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5:47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储量大,能量密度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目前,实验科学在研究水合物的热力性质,合成分解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实验方法和手段的限制,无法从微观上给出详细的解释。研究水合物内部的热输运过程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天然气的储存运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采用了平衡和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甲烷水合物的热输运过程,结合声子模式分解,研究了温度,晶穴占有率,作用力强度等对热输运过程的影响。本文模拟了甲烷水合物在30 K到265 K之间的热输运过程,采用的TIP4P势能函数能够很好的描述甲烷水合物的径向分布函数,晶格常数的变化和热导率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碳原子和氧原子态密度在低频区域振动充分耦合,声子弛豫时间随温度增加逐渐减小,声学声子导热在水合物的导热中比重最大。水合物中包含水和甲烷两种分子,为了研究每种分子对导热的贡献,把总的导热分为水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导热,甲烷分子和水相互作用产生的导热以及甲烷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导热。研究表明,水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导热在甲烷水合物导热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超过了90%;水和甲烷耦合作用产生的导热占比次之;占比最小的是甲烷分子相互作用。为了研究不同晶穴占有率的影响,模拟了晶穴占有率对热输运过程的影响,随着晶穴占有率的增加,甲烷水合物的热导率逐渐减小,声子平均自由程和态密度重叠区域的能量分布也减小。随着碳氧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增加,碳氧原子之间振动的耦合程度增加,甲烷水合物的热导率增加。SPC/E和TIP4P两种势能函数得到的水分子结构基本一致,SPC/E势能得到的热导率与实验值更接近,而TIP4P势能得到的态密度与文献更接近。采用量子修正对分子模拟结果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更接近实验值的结果。甲烷水合物的最小热导率随温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高于德拜温度时逐渐趋于稳定。平衡分子模拟和非平衡分子模拟都能够很好的预测甲烷水合物热导率的变化趋势,两种方法得到的水合物结构和态密度曲线一致。在50 K-250K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合物的平均自由程逐渐降低,声子平均速度逐渐增加,声子弛豫时间逐渐减小。
【图文】:

示意图,甲烷水合物,初始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都采用 LAMMPS 并行软建立的模型并不相同,既有 2×2×2模型的声子模式太少,就会导致热导率受到的影响,分别建立了 2×2×2,3×3×3物模型初始结构示意图,其中红色原子原子,虚线表示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晶胞常数为 11.877 。氧原子的初始位置足 Bernal-Fowler 规则[44],,以保证总的角晶穴的中心处,填满整个模型的晶穴。

声学声子,光学声子,弛豫时间,拟合


第三章 天然气水合物热输运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在 10~35 THz 间的能谱形状基本一样,表明甲烷水合物中的高频声子主导,它既不受温度影响也不受客体-主体间作用强的温度,在 26-28THz 的区域内有一个明显的峰值,与 Eng域的幅值要远远大于低频区域(12 THz 以下),表明低频区分耦合,高频区域的声子更容易在水合物中消散,从而声学起主导作用。能谱的振荡特性是由于局域化的光学模式,即映了孤立谐振子的局域化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能谱的峰子和甲烷分子之间振动的充分的耦合[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0年04期

2 ;21世纪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J];治黄科技信息;1998年05期

3 肖莹莹;左力艳;张诚;;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试验概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年10期

4 吴其林;侯志平;史文英;刘涛;刘洁;郑植涛;;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5 肖彦军;王坤;;避免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年05期

6 景民昌;张芹;唐弟官;路静;;中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对比[J];当代化工;2019年05期

7 王大锐;;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风水宝地”[J];石油知识;2019年04期

8 周守为;李清平;吕鑫;庞维新;付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方向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海上油气;2019年04期

9 高景华;刘建勋;张保卫;王小江;徐明才;;高精度地震探测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性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7年06期

10 ;天然气水合物成为第173个矿种[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伏龙;;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力学研究进展与思考[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2 刘翔;赵志宏;裘智超;伊然;周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现状与思考[A];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朱冬昌;王强;张勇;陈虎;吴猛;唐成瑞;;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及防治措施实践分析[A];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李广才;刘建勋;王小江;李金丽;;海底未固结天然气水合物层多参数模拟[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三)——专题61:分形理论在地学和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专题62: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基础理论方法[C];2016年

5 雷怀彦;王先彬;;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栾锡武;;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雷兴林;何丽娟;;海洋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宋海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Ⅱ):海底滑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9 ;祁连山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A];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进展和十大地质科技成果[C];2009年

10 赵振伟;尚新春;;天然气水合物加热开采的热效率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安然;占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制高点[N];中国海洋报;2019年

2 邵明娟 张炜;欧洲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哪些地方值得参考?[N];中国矿业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李洁尉 见习记者 闫洁 通讯员 谢舜源;中国可燃冰:商业开采有多远[N];科学时报;2011年

4 孙琳;可燃冰开采须冷静[N];中国化工报;2013年

5 谢舜源;广州能源所两成果获省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陈欢欢;可燃冰商业开发“快跑”还是“慢走”[N];中国科学报;2012年

7 李彦龙;青岛所海底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矿业报;2019年

8 廖洋 臧运波 曹雪晴;海峡两岸天然气水合物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N];科学时报;2010年

9 通讯员 翟振宇 记者 王芳;集团公司首个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平台建成投用[N];中国石油报;2019年

10 局办;共商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工作[N];中国矿业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yN;中俄勒冈边缘BSR分布特征及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王晓辉;注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模拟与能效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3 申正伟;深海溶解甲烷原位长期探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4 陈利敏;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及构造控制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赵洪伟;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模拟实验及探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秦华伟;海底表层样品低扰动取样原理及保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昌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若干问题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李明川;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水分解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马立杰;利用卫星遥感探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10 周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遥感探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ouaad Bouhaya;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生产—潜力和挑战[D];厦门大学;2018年

2 张亦驰;海底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机械绞吸式刀齿破碎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3 李阳;祁连山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矿物流体特征及成藏系统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4 卢毅;南海北部陆坡浅层沉积物活性硅的赋存和演化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D];厦门大学;2018年

5 王彩程;含天然气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特性及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6 徐哲;天然气水合物内部热输运分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7 闫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8 李卓然;CO_2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过程的相平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9 王恺钊;SDS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10 江磊磊;天然气水合物快速合成技术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0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