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纳米多孔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促进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界面电子转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8:03
【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有机物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电极和微生物之间缓慢的界面电子转移过程是制约其阳极生物电催化性能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为了促进电极与微生物间的界面电子转移,各种多孔电极材料,尤其是一些具有纳米结构单元的多孔材料被应用于MFC阳极,显著提升了MFC的产电性能,然而由于MFC阳极界面电子转移过程除涉及微生物细胞的多条胞外电子传递途径外,还受到电极表面电活性生物膜的形态、分布以及电极本身微纳结构的影响。弄清纳米孔与大孔结构促进界面电子转移的具体机制将有助于逐步明确纳米结构阳极界面电子转移机制,为新型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种具有纳米孔结构的碳纤维电极,通过对造孔模板的选择及其聚丙烯腈前驱体配比的调控,构筑具有不同的纤维内部孔结构以及纤维间隙的碳纤维网络,并针对典型产电菌株——腐败希瓦氏菌CN32进行了阳极界面电子转移过程的电化学行为分析,对不同孔结构促进界面电子转移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制备多孔碳纤维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氧化锌纳米颗粒为造孔模板,经预氧化、碳化和后处理合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多孔碳纤维材料,并将其用于希瓦氏菌CN32 MFC中,探索孔结构对电极界面电子转移的作用。由于氧化锌纳米颗粒难以在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中均匀分散,获得的多孔碳纤维孔分布不均匀,但与未造孔的碳化PAN纤维相比,电极表面黄素类电子介体的吸附量有所增加,并且具有较大的催化电流,在希瓦氏菌CN32 MFC中也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密度。由此得出结论,在PAN前驱体上引入纳米尺寸孔结构能够促进所获得碳纤维电极的界面电子转移,但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在其中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作为模板,以形成均匀分布的纳米孔结构。(2)在前一研究的基础上,将金属有机框架ZIF-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与PAN复合,通过调整前驱体中ZIF-8模板的质量分数,获得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多孔碳纤维(MPCF)材料。随着前驱体中ZIF-8含量的增加,所得到的MPCF纤维直径增大,纤维间隙(大孔)增大,纳米孔增多。纳米孔的大量存在促进了黄素类电子介体界面电子转移,大孔的存在提高了细菌的负载量。但是,较宽的纤维之间过大的宏观孔隙会阻碍生物膜的形成,导致缺乏有效的界面电子迁移。实验表明,具有适当的大孔尺寸和纳米孔体积的MPCF-2阳极获得了最佳的功率输出性能,其在CN32 MFC中的最大功率密度为997±467 mW m~(-2),比碳布电极高10倍。综上所述,纳米尺寸孔结构主要促进基于小分子介体的界面电子转移过程,而大孔结构对电极表面生物膜的形态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也随之影响了胞外直接电子传递过程。对阳极多孔结构的有效调控是加快电极界面电子转移,实现高效的生物电催化反应,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效率的有效途径。
【图文】:

示意图,微生物燃料电池,双室,结构原理


图 1.1 H 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原理示意图[1]。理:阳极室中的产电微生物在微厌氧或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如乳酸、葡萄糖或污水等氧化生成质子、二产生胞内电子,胞内电子一部分用于合成微生物自通过微生物的电子传递链直接或者自分泌的氧化阳极电极获得的电子通过外接电路传递至阴极室的时,阳极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质子从阳极室通过质子达阴极室,然后在阴极催化剂作用下,阴极液中的子结合生成水,即氧还原反应。整体过程以葡萄糖葡萄糖被微生物氧化产生质子与电子,反应式:6H6O6+ 6 H2O → 6 CO2+ 24 e-+ 24 H+得到电子生成水,反应式: O2+ 24 e-+ 24 H+→ 12 H2O 分类类别有六种:1、根据电池结构分为双室和单室为有膜和无膜型;3、根据阳极界面电子转移类型

示意图,电子转移,细胞外,微生物


第 1 章 绪论)在电极和微生物之间加速生物催化电化学过程。虽然产电微生物种类各主要的胞外电子传递方式大同小异。一般情况下,在不添加人工电子介质,外电源到微生物电极上的 EET 主要通过图 1.2 所示两种机制进行:1、传递(directelectrontransfer,DET),,通常通过细胞外膜色素蛋白(outermempe cytochromes, OMCs)直接接触和导电细菌纳米线介导; 2、间接电子diatedelectrontransfer,MET),是通过自身分泌或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电子来完成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340.64;TB383.1;TM911.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刘小嵩;颜林;朱刚贝;王赞浩;杨延强;;光致分子间电子转移-受体分子结构对转移速率的影响(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18年06期

2 郝芬珊;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及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储高升,汪志勇,张曼维,张志成;肽链中电子转移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5年04期

4 储高升,汪志勇,张曼维,张志成;肽链中电子转移研究的进展[J];大学化学;1995年04期

5 姜永才,唐京明,吴世康;靛蓝衍生物的电子转移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8年03期

6 卓宗一;新的电子转移连锁反应的发现[J];化学世界;1988年10期

7 沈玉全;;马卡斯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1988年04期

8 周建威,陈德文,杨玉昆,徐广智;双吡啶盐(PQ~(++))与异丙醇的光化还原反应研究[J];波谱学杂志;1989年02期

9 江致勤,吴树屏,刘志滨;光氧化反应的研究——Ⅲ.烷基取代的二苯乙烯的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机理[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03期

10 徐建华;张海仁;吴仰波;;富电子芳烃的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J];有机化学;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琪;王磊;郁章玉;;邻甲苯胺在二氯乙烷中电子转移性质及过氧化氢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吴国忠;龙德武;;氨基酸与银纳米粒子间光致电子转移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朱浩;姜娜;樊江莉;王静云;彭孝军;;增强型分子内电子转移荧光染料探针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1)[C];2015年

4 张欣;邱然;李明智;顾超越;邵元华;;液/液界面电子转移-离子转移耦合过程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5 陈瑜;赵宝东;李光雷;王涛;;芳茂铁盐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光致电子转移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徐勇前;孙世国;彭孝军;;光合作用光系统Ⅱ中光诱导电子转移模拟及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丁志军;张志君;姜桥;张衡益;刘育;;卟啉修饰二苯并24冠8与富勒烯修饰二级胺的键合及电子转移行为[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陆道惠;陈德文;王素华;;甲基紫精与醇类间的光电子转移和光反应过程[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9 龚珍;朱维良;沈旭;罗小明;沈建华;陈凯先;蒋华良;;钙和1,3,5,7-环辛四烯的电子转移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立东;HelmuthM銉hwald;;发生在纳米薄膜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隋秀芹;从通信向电子转移[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江苏明德实验学校 喻超;无法替代的主体——学生[N];学知报;2011年

3 晋楠;科学家破解一种植物寄生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乐;配聚物中连续光致电子转移过程的光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虞盛松;电化学活性细菌胞外电子转移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隋琪;紫精—双羧酸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变色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继凤;生物分子体系中电子转移动力学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吕申壮;有机分子体系电子转移及其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刘晓瑭;共掺体系中稀土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及光谱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段晓惠;有机分子体系光诱导电子转移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何荣幸;溶剂中几种典型体系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潘洋;激光闪光光解研究多环有机分子的光引发电子转移机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陈洁;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中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昕;卤素碱金属体系的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2 汪睿杰;纳米多孔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促进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界面电子转移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李可;非贵金属染料敏化剂的理论设计与筛选[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4 韦康;碳量子点/染料分子体系中的能量/电子转移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王兴扬;碳点光谱特性调控及荧光传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宋秀芳;肽链电子转移相关性质及电场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郭新伟;多态密度泛函理论在电子转移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8 肖骁;生活垃圾填埋腐殖质电子转移规律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8年

9 邹善锋;饱和桥配体连接的双钼二聚体的合成及电子耦合性质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10 陈活文;共价键合双钼D-B-A体系桥基构象对电子耦合和电子转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0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