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有机锡铈钛复合物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1 04:03
【摘要】:本文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T)的增强作用,采用预混和密炼加工技术,制备了含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NT复合稳定剂的聚氯乙烯薄膜,并使用刚果红试验、烘箱静态老化法、非等温热失重(TG-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红外(TG-FTIR)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技术,分别对含(A)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NT(0.5:0.5:1.0:5.0:1.0(偶联剂)份)、(B)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0.5:0.5:1.0份)、(C)有机锡/铈金属皂(0.5:0.5份)、(D)有机锡(1.0份)和(H)空白样(无稳定剂)不同复合稳定剂作用下的PVC薄膜进行了表征和热稳定性试验,分别提出了含(A)和(B)PVC薄膜可能的热降解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采用刚果红在195℃下试验表明,不同PVC样品的初始变蓝时间由大到小分别为(A)49min、(D)32min、(B)30min、(C)24min和(H)6min。可见纳米二氧化钛(NT)对有机锡、铈金属皂和双季戊四醇及PVC复合体系具有显著的增强稳定作用;烘箱静态老化试验显示,在195℃下PVC薄膜的加热变黑循序分别为(A)200min、(B)150min、(D)130min、(C)100min和(H)20min;若将样品失重1%时的温度T_(1%)(℃)作为评定PVC薄膜热稳定性的标准之一,则失重1%时的温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233.8℃)、(B)(226.6℃)、(D)(210.8℃)、(C)(202.0℃)和(H)(175.7℃)。可见含复合稳定剂(A)、(B)、(D)和(C)的PVC样品的耐热性均显著优于空白样(H)。(2)通过TG-DTG,表明:不同的PVC共混物的热降解的阶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0℃-375℃,第二阶段为375℃-550℃,第一阶段样品失重量(分解量)大于第二阶段的失重量(分解量)。通过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对PVC热降解过程中的热降解产物以及挥发物分析,可知不同混合稳定作用下的PVC共混物的热降解产物基本上相同,主要释放的气体是H_2O、CO_2、芳烃(苯)、烃(CH_4)、HCl、酯以及氯代烃。由TG-FTIR的3D谱图,可知不同的PVC共混物热降解产生的CO_2的相对吸收峰强度随着稳定剂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3)运用Friedman(FR)法,Kissinger-Akabira-Sunose(KAS)法,Flynn-Wall-Ozaw(FWO)法和Kissinger法,采用等转化率法分别对含(A)和(B)的PVC薄膜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计算,获得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热降解的表观活化能E,含(A)和(B)的PVC薄膜分别为131.3、239.9kJ mol~(-1)及120.7、221.8 kJ mol~(-1);可见添加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A)PVC薄膜较(B)PVC薄膜热降解的表观活化能显著增大,导致样品热稳定性增强;(4)采用Master-plot主图法分别推导了含(A)和(B)PVC薄膜在第一阶段热降解的最概然动力学机理,推断(A)存在F1机理模型,(B)存在R2机理模型。图[29]表[31]参[96]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325.3
【图文】:

曲线,PVC树脂,氮气氛,曲线


聚氯乙烯(PVC)是以氯乙烯为单体,按自由基聚合高聚合物,其分子结构单元应该是按照“头-尾”的规律顺列正常结构:反应发生时,由于在聚合过程中温度条件、引发剂、氧气用产生无法避免的副反应,导致实际 PVC 链结构上的某些遭到破坏,致使 PVC 结构分子中形成一定的结构缺陷,这 容易降解的重要原因,最常见的反常缺陷结构有支链、叔氯原子、烯丙基氯、末端和链内双键、含氧基团、不饱VC 的结构中存在较多缺陷,使的 PVC 容易发生降解。P用下发生热降解,还在光照(紫外光)、氯化氢、机械力性金属离子等外力环境作用下,也会加速 PVC 树脂的降C 的热降解过程

流程图,制品,流程图,填充剂


(c)图 2 PVC 制品的加工流程图Fig.2 Processing flow chart of PVC products照所给的实验配方,准确称取各个实验配方中各个组分的质量,称取称取好的稳定剂或助剂或填充剂及增塑剂混合搅拌 10min,使得称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毛伟;汪梅;李守海;黄坤;夏建陵;;PVC用二聚脂肪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配方优化[J];工程塑料应用;2015年10期

2 李赵相;刘凤东;王冬梅;方立;;水合三苯基锡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PVC热稳定性的研究[J];塑料助剂;2014年06期

3 黄震;冯冰冰;张欣然;吕莉;蒋天庆;赵菱颖;王康;;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及计算模型的研究综述[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年06期

4 栗磊;;PVC/CaCO_3热降解过程及多元醇对PVC的热稳定作用[J];塑料助剂;2012年06期

5 李梅;姜在勇;柳召刚;胡艳宏;王觅堂;王海鸥;;氰尿酸镧的合成及其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J];塑料科技;2012年04期

6 张书华;刘波;李洪森;张娅娅;朱晓鹰;唐家玲;陈砾;;混合溶剂法合成酯基锡(甲酯)及其对PVC的热稳定性[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康永;柴秀娟;;PVC稀土热稳定剂的性能特征及发展趋势[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1年01期

8 谌伟庆;杜裕刚;彭钦;石秋杰;黄笔武;陈义旺;;氧化铈复合热稳定剂[J];塑料;2010年02期

9 罗筑;宫耀华;鲁圣军;王丽娥;徐明;;多元醇对电石法PVC钙锌热稳定体系的影响[J];聚氯乙烯;2010年01期

10 宫耀华;吴建军;罗筑;鲁圣军;于杰;王丽娥;徐明;;钙锌/稀土复合稳定剂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J];聚氯乙烯;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梅;油脂/松脂源多元酸基PVC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韩斌;聚氯乙烯等塑料废弃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许家友;聚氯乙烯无毒稳定剂及其稳定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萌;热稳定体系研究及其对PVC综合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2 付明;多元醇基金属醇盐甘露醇—锌的制备及其用作PVC热稳定剂的性能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朱理智;环境友好型PVC用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协同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王超;PV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张军;几种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用作PVC辅助热稳定剂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安珍;聚氯乙烯(PVC)及其混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7 刘伟龙;硫醇锡/硬脂酸钡及其复配对PVC的热稳定作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8 段富华;季戊四醇酯类热稳定剂的合成及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田玉华;新型有机锡热稳定剂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司进龙;Ca/Zn热稳定剂及多元醇辅助稳定剂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3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23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