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动力配煤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8:47
【摘要】:煤炭不仅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电煤消费量是我国煤炭消费的主要力量。我国煤炭品种较多,品质层次不齐,质量很不稳定,不太适用于直接燃烧的要求,且杂质较多,会造成污染严重及效率低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煤炭燃烧污染所致,当前,如何合理使用动力燃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济三电厂动力配煤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理论研究方面,针对配煤模型线性可加性、高阶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深入研究煤质各指标对配煤模型影响程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和遗传算法的特点、原理和实现方法,对动力配煤模型进行预测和实验结果对比,通过煤质灰熔融特性的实验研究证明,混合支持向量技术和遗传算法的智能优化算法,从整体上提高配煤模型的预测能力,为后续开发应用奠定软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在电厂原输煤程控系统PLC或PLC+上位机的独立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采用新一代厂级自动化信息系统SIS接入输煤监控系统,实现电厂输煤设备仪表、配煤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等相关燃煤数据的采集,有效的解决不同设备、系统的通信问题,全面实现输煤系统信息化集成与管理,保障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520.62;TM621
【图文】:

装机容量,发电机,发电煤耗,供电煤耗


图 1.1 我国内发电机装机容量当前,我们中国地火力发电仍然是主要地发展支柱,其煤耗为 305g/kW 时,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 0.7 万卡,一台 100MW 机组以全天满负荷运行,需发电煤耗约为 735 吨标准煤[5]。火力发电厂发电煤耗及供电煤耗具体见下表 1.4 所示。表 1.4 火电厂供发电煤耗单位:克标准煤/千瓦时年份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发电煤耗 379 363 343 342 332 322 320 312 308 308 305供电煤耗 412 392 370 367 356 345 340 333 329 325 323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4,统计数据为 6MW 以上机组因此,针对我国火力发电的发展规模和生存现状,提高锅炉燃煤效率,降低供电煤耗标准,是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发电厂选购

工艺流程图,动力配煤,工艺流程图,配煤


煤质指标不同的煤种,根据用户对煤品质的技术要求,进行优化配比设计与实现的控制过程,其中包含筛分、破碎、均掺等步骤,配煤是一种新的品种,配煤工艺应灵活多变,便于调整产品结构,如下图1.2所示。

成分,煤化程度,配煤,褐煤


图 2.1 煤成分及各种基换算关系对煤的工艺性质进行研究,比如发热量、稳定性、透光率、,发热量指煤在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也称热值表(kj/kg),热量是提高煤资源综合利用价值的主要手段。化过程化作用原理就是指由泥炭在相关机理作用下变为褐煤、烟煤泥煤在相关机理作用下转变为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碳化程度。煤化程度对煤燃烧特性影响很行为及反应性;实践研究证明,煤化程度与失重温度、燃烧切相关连,随着煤质化程度的减弱,从无烟煤到褐煤,燃点指数增高,煤的燃烧特性越好[19]。烧效率与煤化程度也相关,配煤的燃烧效率与配煤的组成相线性关系,因此具有可加性;在煤粉燃烧时,计算效率总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瑞宇;张付申;;生物干化污泥混煤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S2期

2 冯涛;王春波;郭泰成;;煤粉等温燃烧挥发分、焦炭分阶段SO_2释放规律研究[J];锅炉技术;2015年06期

3 李云波;姜波;;淮北宿临矿区构造煤中硫的分布规律及赋存机制[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4 方占正;黄孝彬;梁龙飞;张培超;王雪茹;;火电厂混煤掺烧配煤软件的开发和应用[J];华电技术;2013年11期

5 薛雪;孙伟;梁睿;;露天煤矿卡车路段行程时间的实时动态预测新方法[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6 刘艳军;周孑民;;多煤种混煤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3期

7 孙庶;;动力配煤几个主要煤质指标可加性的论证[J];煤炭技术;2009年05期

8 闫博;张忠孝;陈龙;;高温气化过程中降低煤灰熔点的实验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7年05期

9 李凤瑞,肖宝兰,唐玉国,许思传;应用近红外光谱方法在线测定煤中水分[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6期

10 艾淑艳;用计算机优化火力发电厂配煤方案[J];黑龙江电力技术;199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财胜;动力配煤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丽;圆钢管柱式散热器的优化[D];青岛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雅萍;中国主要能源价格波动风险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蒋松;动力煤配混特性及其矿物质对配煤燃烧特性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4 孙绪洁;电厂智能动力配煤系统研究与设计[D];新疆大学;2012年

5 杨劲;基于智能技术的混煤特性预测及配煤优化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70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70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