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煤沥青的物理改性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20:29
【摘要】:煤沥青是煤焦油蒸馏后的剩余物,和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好,路面摩擦系数大,但也存在着热敏性高、延展性能差、安全性能低,尤其是耐老化性能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本文以插层高岭土及石油沥青改性煤沥青,详细研究了煤沥青改性后的老化性能,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老化机理。首先在超声条件下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对高岭土进行插层处理,研究了高岭土插层后的结构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DMSO插入高岭土层间,削弱了层间铝羟基与硅氧键之间的氢键作用,层间距由0.716nm增至1.124nm,插层率达到98.57%。与煤沥青熔融复合后,高岭土发生层剥离,由原来堆叠的假六边形片层结构剥离为分散的薄片层。改性煤沥青的老化性能按照国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高岭土掺量为6wt%时,老化后针入度比为50.4%,15℃延度达到最大值26.7cm,而未改性煤沥青针入度比仅为35.3%,延度为20.4cm,说明高岭土减弱了老化过程中的氧化作用。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高岭土的改性效果,和原煤沥青相比,改性煤沥青老化后羰基增幅降低了80.0%,亚砜降低了32.4%。高岭土可能以阻隔空气、延缓传输的方式减少并有效控制了老化反应,提高了煤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插层高岭土同时提高了煤沥青的热稳定性,650℃的失重率由原煤沥青的85.41%降为78.04%。为进一步提高煤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石油沥青与芳烃油改性煤沥青,针入度在加热时间为3h时达到最大值63.7 10-1mm,延度在加热温度为110℃时达到最大值115.3cm。随石油沥青用量的增加,煤沥青软化点逐渐下降,但针入度和延度呈上升趋势。老化之后,针入度比及延度呈抛物线变化,石油沥青用量为18wt%时均达到最大值,此时针入度比为56.1%,延度为29.4cm。继续与插层高岭土复合改性,煤沥青性能指标达到了70#石油道路沥青的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522.65
【图文】:

形态图,胶体结构,形态,煤沥青


QI 是在焦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煤中的灰分颗粒及炼焦煤热解和缩聚时形成碳氢化合物颗粒,大小一般在 0.5~30μm 之间,在蒸馏过程中转移到煤沥青 QI 是煤焦油蒸馏过程中由原生喹啉不溶物外的其他组分热聚合形成,其粒般在 8μm 以上。煤沥青中 α 树脂含量越高,其结焦值越高,一定量的 α 树高炭制品的强度及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对生坯在焙烧过程中的膨胀有一定限但是 α 树脂含量过高时,因为其对炭质骨料没有润湿和黏结能力,使沥青和动性及塑性显著降低,不利于炭制品的后期加工。.2 煤沥青的结构煤沥青和石油沥青一样,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胶体分散体系[8]。在石油沥青所含油分、胶质、沥青质分布的不同,常将沥青分为凝胶型、凝胶-溶胶型、种胶体结构,各胶体结构的具体形态如图 1.2。在胶体体系中,沥青质和胶化作用,芳香分和饱和分构成油分,起着分散介质的作用,沥青质以胶团形散相存在,各胶体类型的组成特征如表 1.2[9]。

有序排列,高岭土,插层


图 2.2 DMSO 的有序排列结构Fig. 2.2 The ordered structure of DMSO C 为插层高岭土复合改性煤沥青的衍射结果,插层高岭土的(001)衍射峰衍射峰出现,说明高岭土已实现层剥离。这可能是由于 DMSO 显著增间距且降低了层间氢键作用,煤沥青分子据此进入高岭土层间,进而凭子体积促进高岭土实现层剥离。声时间对高岭土插层率的影响岭土插层改性的研究中,时间一直是影响插层率的重要因素。将高岭土MSO 混合后在 70℃条件下超声,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插层率的变化100

高岭土,插层,形态结构


超声不仅可以使 DMSO 插入高岭土层间,同时也起到了剥离高岭土的作用。A—原高岭土 B—插层高岭土图2.5 高岭土插层前后的SEM形态结构Fig. 2.5 SEM morphology of raw kaolinite and intercalated kaoliniteA—原高岭土 B—剥离高岭土图 2.6 高岭土剥离前后的 TEM 形态结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枫;吴卫国;詹磊;贺华;陆俊义;郝邵文;;硬脂酸对煤沥青流变行为的影响[J];轻金属;2015年03期

2 宋健伟;李其祥;王红亮;王智勇;孙昱;;化学改性去除煤沥青中的多环芳烃[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孙昱;廖志远;苏龙;曾鹏;;溶剂效应对脱除煤沥青中3,4-苯并芘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4年08期

4 李佰昌;杨晓强;张海燕;李迎春;曹东伟;吴小维;;改性煤沥青的性能研究[J];煤炭转化;2014年03期

5 于守武;肖淑娟;侯桂香;刘燕;;原位聚合制备PS/高岭土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4年06期

6 戴征;;紫外线作用下道路沥青老化行为研究[J];石油沥青;2014年01期

7 孙忠武;李晓林;王景宇;郑广宇;胡吉良;张立群;;煤沥青改性石油沥青相容性及分散性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S2期

8 陈兴刚;桑晓明;安曼;贾悦欣;沈毅;;插层剂对高岭土插层行为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3年02期

9 李晓旭;张勇光;詹予忠;陈宜O

本文编号:2784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84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