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多重响应性释药纳米粒子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9:41
【摘要】:尽管抗生素在治疗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细菌感染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常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面临靶向分布差、生物利用率低、日益增长的耐药性、生物被膜内渗透性低、胞内细菌清除效果差、系统毒性等问题。近年来,纳米递送体系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细菌感染治疗的新策略。纳米递送体系可增强药物循环稳定性,靶向感染组织或细胞,并控制定点释放药物速率,从而增加感染部位生物活性药物的浓度,减少给药剂量和频率,改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本论文针对细菌靶向性、细菌被膜、胞内菌、耐药菌和非抗生素治疗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设计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的载药纳米粒子,开展载体聚合物结构设计、刺激响应机制和治疗效果的研究。针对细菌治疗靶向性的要求,构建了以万古霉素为靶向基团的载药纳米胶束。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能被脂肪酶降解的两亲性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简称PECL_(2k)),并通过腙键接枝万古霉素(VAN)作为靶向细菌的基团,封装疏水性抗菌剂环丙沙星(CIP)形成载药纳米胶束Van-hyd-PECL_(2k)/Cip,其粒径约为76.9 nm,载药量约为4.5%。该纳米胶束能够靶向识别细菌,在酸和脂肪酶的作用下释放CIP,杀灭细菌。相对于自由药物,Van-hyd-PECL_(2k)/Cip纳米胶束通过增强渗透与滞留(EPR)效应和主动靶向在细菌感染部位富集,减少药物用量,利用感染部位的生化因子(H~+和脂肪酶)的刺激释放CIP,杀灭组织内的细菌,延长小鼠的寿命。基于生物被膜对抗生素渗透性和敏感性降低从而产生耐药性的现状,构建了酸和酶敏感的载药纳米胶束。通过N,N-二异丙基乙二胺(DIP)氨解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PEG-PBLA)合成了具有酸敏感的两亲性聚合物PEG-PAsp(DIP)。将丁二酸酐羧基化的阿奇霉素(Az-sa)接枝到聚合物十八氨-聚天冬氨酸-二乙烯三胺(OA-PAsp(DET))的侧链得到具有脂肪酶响应的聚合物前药OA-PAsp(DET/DET-sa-Az)。聚合物与聚合物前药混合物自组装形成杂合纳米胶束DOEAz,之后通过静电吸附顺式乌头酸酐修饰的右旋酪氨酸(CA-Tyr),形成同时载有生物被膜分散剂右旋酪氨酸(D-Tyr)和抗菌剂阿奇霉素(Az)的杂合纳米胶束DOEAz@Tyr,其粒径为107 nm,Az的载药量约为19.1%,CA-Tyr的载药量约为1%。该纳米胶束能在生物被膜内酸性pH刺激下通过DIP质子化改变PEG-PAsp(DIP)亲疏水性,使纳米胶束粒径减小。与此同时断裂乌头酸酰胺键释放生物被膜分散因子D-Tyr引发纳米胶束电荷反装带正电,之后在脂肪酶的刺激下释放抗生素,使纳米胶束解体。相对于自由药物,DOEAz@Tyr杂合纳米胶束通过EPR效应在生物被膜感染部位聚集,并通过生物被膜表面孔道进入其内。在生物被膜内酸性刺激下纳米胶束粒径减小并且表面电荷发生变化,释放的D-Tyr破坏生物被膜的完整性,使小粒径带正电的纳米胶束扩散到生物被膜内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释放Az杀灭被膜内细菌,最终通过双重机制清除植入器械表面已形成的生物被膜,达到治疗体内生物被膜感染的目的。根据细菌分泌灭活酶从而产生耐药性的机理,构建了pH/活性氧(ROS)敏感的双药载体纳米胶束。将氨苄青霉素(Amp)通过ROS敏感基团(TK)与β-内酰胺酶(Bla)抑制剂苯硼酸(PBA)修饰的四苯乙烯(TPE)偶联,然后通过酸敏感的硼酸酯键偶联到β-环糊精(β-CD)上合成具有pH/ROS敏感的前药分子β-CD-PBA-TPE-TK-Amp(缩写为CPTTA)。通过金刚烷(Ad)修饰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的疏水端合成共聚物PEG-PCL-Ad(缩写为PECLA)。PECLA与CPTTA通过主客体反应络合后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pH/ROS双敏感的纳米胶束,其粒径约为113.6 nm,Amp的载药量约为8.3%。该纳米胶束具有多重敏感性,在生化因子(H~+和脂肪酶)的刺激下释放Bla抑制剂和抗生素的二聚体PBA-TK-Amp;在白炽灯光照下TPE能产生ROS使TK键断裂,释放抗生素Amp。与自由药物相比,PECLA@CPTTA纳米胶束能将Bla抑制剂和抗生素同时运输到感染部位,通过EPR效应在感染部位富集;在感染部位的酸和脂肪酶的刺激下释放二聚体PBA-TK-Amp,能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泌的Bla活性,避免β-内酰胺抗生素Amp水解,恢复MRSA对Amp的敏感性;之后在外界物理因子光的刺激下,TPE产生ROS使TK键断裂,释放抗菌素Amp杀灭游离或附着状态的MRSA,从而达到治疗耐药菌皮下感染的目的。针对抗生素在感染细胞内渗透性低、滞留效果差等问题,构建了主动靶向细胞的双酶敏感载药纳米颗粒。利用4-氨基丁酸作为引发剂,丙烯酸修饰的磷酸三乙酯(EPE-Ar)和丙烯酸修饰的四苯乙烯(TPE-Ar)作为单体,通过迈克加成反应合成了随机共聚物P(EPE-co-TPE),将甘露糖(Man)通过PEG接枝到共聚物侧链,获得能够靶向巨噬细胞的双酶敏感的共聚物Man-g-P(EPE-co-TPE)。通过迈克加成反应将去铁胺(DFO)接枝到丙烯酸修饰的环丙沙星(Cip-Ar)上合成嗜铁素环丙沙星(DFO-Cip,缩写为DC)。在水相中共聚物Man-g-P(EPE-co-TPE)能自主装形成发射蓝色荧光的纳米颗粒MPET,通过物理包裹DC与三价铁离子(Fe~(3+))的螯合物D_(Fe)C,形成荧光淬灭的载药纳米颗粒MPET@D_(Fe)C,其粒径约为135 nm,载药量约为11%。该纳米颗粒能够主动靶向巨噬细胞,促进抗生素在感染细胞内积累。在感染细胞内细菌大量分泌脂肪酶和磷脂酶的作用下,MPET@D_(Fe)C纳米颗粒会快速降解,释放嗜铁素抗菌剂D_(Fe)C杀灭胞内细菌,并通过降解产物TPE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监控这一过程。相对于自由药物,MPET@D_(Fe)C纳米颗粒能有效地清除胞内菌,有效地延长小鼠的寿命。基于常规抗生素的毒性和耐药限制,构建了不同于小分子抗生素杀菌方式的光热/一氧化氮(NO)联合治疗的纳米抗菌药物。通过异戊酸修饰聚乙二醇-聚赖氨酸(mPEG-b-PLL)的侧链合成了双亲阳离子聚合物mPEG-b-P(LL-co-LLIR)(缩写为PELI),并通过抑菌实验和溶血实验筛选出接枝率为50%的PELI作为抗菌聚合物。通过巯基乙胺与亚硝酸特丁酯反应合成具有热敏的亚硝基硫醇类NO供体(CysamNO)。利用黑磷量子点(BPQDs)静电吸附CysamNO形成BPQD-SNO,再与PELI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载有NO供体和光热剂BPQDs的纳米颗粒PELI@BPQD-SNO,其粒径约为125.7 nm,BPQDs的携载量约为10%,NO供体的吸附量为0.034μmol/mg。该纳米颗粒提高BPQDs的稳定性,在近红外光(NIR)照射下10分钟会产生大量的热,同时温度的升高促进热敏感键S-NO断裂释放NO。PELI@BPQD-SNO具有广谱抗菌性,在热和NO协同作用下能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细胞膜。相对于小粒径的BPQDs,PELI@BPQD-SNO纳米颗粒能通过EPR效应细菌感染部位富集,在NIR光照射下升高感染部位温度并释放NO,联合杀灭脓肿感染部位的细菌,促进伤口的愈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15;TB383.1;R943
【图文】:

靶点,细菌,抗生素


根据抗菌机制(如图1-1 所示)可以将抗生素以分为以下几类:(1)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能抑制粘肽合成、造成细胞壁缺损的 β-内酰胺类、能抑制肽聚糖合成的糖肽类抗生素;(2)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恶唑烷酮类;(3)干扰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和利福霉素类;(4)破坏细菌膜结构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能与带负电的细胞膜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导致膜上的 Ca2+、 Mg2+失衡,破坏细胞膜结构,使细菌溶解死亡[6];(5)抑制代谢途径的抗生素,如磺胺类和叶酸类似物等。图 1-1 抗生素作用的主要细菌靶点[7]:(A)抑制蛋白合成;(B)破坏细胞壁结构;(C)干扰叶酸代谢;(D)干扰 DNA 或 RNA 的复制。1.1.2 抗生素治疗存在的问题尽管抗生素的治疗功效已被充分认可,但目前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存在许多局限性,如生物利用率低、对细菌感染部位渗透性差、不良副作用等。通过传统的口服或静脉注射给?

抗生素耐药性,分子机制


当作敌人赶出去,来减少细胞内的药物积;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产生了诺酮类抗生素的外排泵[17]。(2)产生灭活酶,即细菌会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来水解或修饰抗菌素药物,使其到达靶位前完全失活;如 Bla 会特异性的 β-内酰胺环发生水解,使其失去抗菌效果[18];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会导致抗菌子结构发生改变(羟基磷酸化、氨基乙酰化或羟基核苷化),失去抗菌活性[19]。抗生素作用靶点,即细菌可以通过修饰或消除结合位点来改变抗生素的靶位霉素结合蛋白 2B 的改变,导致青霉素耐药[14]。(4)改变细胞壁通透性,即细调或改变抗生素进入细胞所需的外膜通道。随着耐药菌的出现,迫切需要开菌药物。然而,自 1980 年开始,每年新上市的抗生素种类正在逐年递减,原新的抗生素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一般一种新的抗生素在上市后,两年时间就会出现新的耐药菌,且会刺激细菌变得更加顽强,使得治疗更加困,探索开发治疗细菌耐药感染的新策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过程图,生物被膜,过程,吞噬细胞


图 1-3 (A)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30];(B)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14]。.1.5 胞内细菌感染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在预防细染和保护身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1]。当细菌入侵机体后,吞噬细胞会识别,吞噬后形成吞噬体,进一步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然后通过多种机制灭细菌。其中包括刺激诱导吞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抗菌AMPs)等抗菌因子[32];抑制细菌对铁离子、氨基酸、脂肪酸等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取发吞噬细胞自噬和胞葬来清除细菌[33]。然而,一些病原菌已经进化出了干扰巨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慧;;细菌感染时唾液酸、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07期

2 刘华香;岳峰;吴涛;;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年02期

3 李惠丽;刘日阳;;降钙素原对儿童局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唾液检测能知道机体是否健康[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年01期

5 金也;;运动降低细菌感染风险[J];晚晴;2017年07期

6 ;丹麦 运动降低细菌感染风险[J];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7年03期

7 ;看一眼就会得红眼病吗[J];幸福家庭;2017年06期

8 赵翠回;;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喂养困难之间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02期

9 张晓敏;陈清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年02期

10 陈杰华;郑跃杰;王姝;马红玲;王文建;鲍燕敏;李永柏;何颜霞;;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儿童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康;石彦明;郑晓寰;;56例L型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单小鸥;何时军;钱彩;王传夏;周爱华;;C反应蛋白在预测细菌感染中的角色[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冰;吴丽娟;陈雪芹;刘毓刚;;细菌感染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回顾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三江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胡可;刘文恩;张运丽;李虹玲;;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王大明;朱滨;丁良才;;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诊断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中的指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夏华峰;黄晨静;王寅;;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A];2015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7 夏华峰;黄晨静;王寅;;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A];2015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张霁;;ICU病室感染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徐虹;王鲁文;王立坤;李汛;龚作炯;;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马中富;;细菌感染与免疫调节[A];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学习班”、广东省继教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黄剑峰;宝宝病了 抗生素用还是不用[N];家庭医生报;2016年

2 记者 张梦然;基因改造益生菌可预防细菌感染[N];科技日报;2017年

3 ;鉴别细菌感染又有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7年

4 记者 朱涵;浙江大学发现铁调蛋白抵御细菌感染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7年

5 雪生;使用抗生素误区多[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曹丽君;检测细菌感染有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温木生;抗生素使用的新误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实习记者 于紫月;细菌感染会致病,是蛋白转运在“捣乱”[N];科技日报;2019年

9 岭;解除细菌感染的武装[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实习生 程凤;新方法能清晰观察细菌感染细节[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茂华;多重响应性释药纳米粒子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2 商丽萍;细胞因子谱对血液病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与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作用[D];浙江大学;2014年

3 娄军;SNX10在细菌感染中潜在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孙晓龙;细菌感染诱导神经炎症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5 张荣荣;铜绿假单胞菌表面粘附及运动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吴涛;储存红细胞输注促进细菌感染引发肝损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7 林拥华;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原位肝移植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胸腺肽α1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苏利波;鼠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对宿主抗细菌天然免疫反应的调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赵宏;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免疫及肠道微生态特征[D];浙江大学;2018年

10 Sohail Ahmed Otho;家蚕Ferritin-1的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建科;肝硬化患者的多药耐药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郭小敏;SIRS评分联合PCT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3 王姗;miR-150调控NKT细胞在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病中作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4 李筱筱;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下呼吸道及肺部细菌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8年

5 詹桂桂;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承德医学院;2018年

6 蔡倩;多肽—叶绿素类分子在细菌感染中的检测及治疗[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7 许晓跃;PCT、hs-CRP蛋白和FCGR1A基因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8 王熠;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D];苏州大学;2017年

9 赵志伟;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菌感染成像和治疗[D];苏州大学;2017年

10 王静;PCT对鉴别细菌感染部位和菌种的临床价值[D];青海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8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88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b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