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多酸模块组装型催化剂的制备及深度脱硫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20:41
   燃油燃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其中最难治理的属于硫氧化物(SOx),尤其是二氧化硫(S02)及其衍生物,不仅会引发环境问题,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的燃油硫含量远高于发达国家,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含硫标准,燃油深度脱硫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降低燃油中硫含量的办法分为加氢脱硫(HDS)和非加氢脱硫(NHDS),加氢脱硫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且需要消耗氢气,氧化脱硫(ODS)技术被视为更加节能高效的生产超低硫燃油的工艺。过氧化氢(H202)因其具有较高的氧化性能而经常被用作氧化脱硫的氧化剂,但也存在弊端,如容易使油乳化,利用率低。氧气(02)作为经济环保的氧化剂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因此受到关注。在氧化脱硫反应中,除了氧化剂很关键外,催化剂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催化氧化脱硫的效率。本文以杂多酸组装型材料为催化剂进行氧化脱除燃油中有机硫的研究,除了相转移催化技术用到H2O2之外,其它工作都运用分子氧为氧化剂,拟研究出在温和条件下脱除燃油中有机硫的新技术。论文主要涉及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表征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推测氧化脱硫作用机理。本文利用杂多酸成功地合成了多功能新型催化材料,既保留了杂多酸的催化性能又实现了杂多酸的固化,催化剂不仅有良好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并且在反应结束以后,可以进行回收重复使用。本文为绿色催化氧化脱硫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一、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将四种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POM)固载到多金属有机骨架(MOF)中制备出四种晶体材料[Cu2(BTC)4/3(H20)2]6[HnXM12040]·(C4H12N)2(X=Si,P;M=W,Mo)。通过XRD,SEM,TG,BET和IR表征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在催化氧化模拟油品脱硫方面的性能。催化剂活性筛选的结果表明,MOF固载磷钨酸型催化剂HPW@MOFs具有最佳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在HPW@MOFs催化H2O2氧化脱硫的体系中,以乙腈为萃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温度、氧硫比、催化剂与氧化剂的预先接触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HPW@MOFs催化02氧化脱硫的体系中,以蒸馏水为萃取剂,分别考察了氧气流量和催化剂用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H2O2氧化脱硫的体系中,最佳反应条件下的二苯并噻吩(DBT)去除率为86%;在02氧化脱硫体系中,最佳反应条件下的DBT去除率为90%,催化剂HPW@MOFs在空气氧化脱硫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通过重复利用实验证明了催化剂HPW@MOFs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催化剂在真实柴油的氧化脱硫实验中也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文中提出了HPW@MOFs催化O2氧化脱硫的作用机理。二、利用杂多酸盐合成了一种磷钨反应控制相转移型催化剂[C7H7(CH3)3N]9PW9O34 (Q9PW9),将催化剂结合H202用于催化氧化脱硫实验,发现催化剂对DBT及其衍生物有很高的去除效率。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脱除油品中DBT效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Q9PW9用量占模拟油品质量的1%,反应温度70℃,氧硫比为20,催化剂与氧化剂的预先接触时间为10min),DBT的转化率接近100%。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很容易从反应相中析出分离;重复利用实验证明催化剂有良好的再生活性。通过XRD和IR表征分析得知反应后的催化剂中仍然保持着杂多阴离子结构。此外,文中考察了该催化体系对于真实油品的脱硫性能并提出了作用机理。三、采用一步包覆法成功地将磷钨酸(HPW)固载到金属有机骨架MIL-101中,命名为HPW@MIL-101,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G和BET表征。考察了HPW@MIL-101催化02氧化脱硫的效果。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初始硫含量350 ppm,氧气流量90 mL·min-1,反应温度75℃,HPW@MIL-101用量占模拟油品质量的1%,含硫化合物(DBT)经过60 min反应后转化率达74%。此外,通过重复利用实验证明催化剂有良好的再生活性,并且验证了空气作为绿色氧化剂用于油品脱硫的可行性。四、合成了Keggin结构磷钨酸铜盐,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氧气氧化脱硫实验,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氧气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空气作为氧化剂脱硫效果。当空气作为氧化剂时,在反应温度为90℃,进气流量为800 mL·min-1,催化剂用量占模拟油品质量的2%,萃取剂为蒸馏水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后DBT的转化率就达到97%。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E6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惠娟,陈泽智;车用尾气催化剂催化特性的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0年05期

2 陈泽智,陶建幸,龚惠娟;车用尾气催化剂工作性能的模拟与分析方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1年Z1期

3 王嵩;毛东森;吴贵升;郭晓明;卢冠忠;;铜/氧化锆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年06期

4 赵海;张德祥;高晋生;;稀土掺杂铁锰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煤炭转化;2011年04期

5 ;轻油制氢烧结型催化剂降低煅烧温度和催化剂中镍含量初步研究[J];胜利石油化工;1976年03期

6 秦永宁;烃类水蒸汽转化制氢催化剂初步设计[J];天津大学学报;1978年02期

7 南化公司研究院二室钒催化剂组;美国进口硫酸钒催化剂剖析报告[J];硫酸工业;1979年02期

8 刘金香;高秀英;;热重法用于天然气蒸汽转化催化剂的筛选和还原条件的考察[J];石油化工;1980年07期

9 杨孔章;刘传朴;;氢气脉冲色谱法测定催化剂中镍表面积[J];石油化工;1980年10期

10 李树本;;多组份钼酸盐催化剂丙烯氨氧化性能的研究[J];石油化工;198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鹏;徐显明;郁向民;李方伟;裴皓天;李影辉;;天然气二段蒸汽转化催化剂的分析表征[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汪国军;吴粮华;陈欣;谢在库;;丙烯腈新型催化剂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郑俊娴;王远洋;;相催化剂微粒聚集分维特征的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晓奇;李速延;;变换催化剂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鸿喜;吴君璧;宋美婷;李海涛;亢丽娜;赵永祥;;水热条件下Ni/La_2O_3-SiO_2-Al_2O_3催化剂结构演变[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欧阳平;姚金华;陈国需;李华峰;;摩擦催化反应中机械摩擦作用对催化剂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智;黄海兵;张新莉;甄洪鹏;义建军;黄启谷;杨万泰;张明革;高克京;李红明;;高活性TiCl_4/SiO_2/AlEt_3催化剂淤浆聚合制备宽峰分布聚乙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杨述芳;陶若虹;徐树元;任宏俊;;催化剂的壁厚设计与寿命管理[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9 韩哲;张冬菊;李国平;武剑;刘成卜;;Ziegler-Natta催化剂下α-烯烃聚合反应中若干问题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洪景萍;;山梨醇和钌助剂添加对二氧化硅担载钴基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性能影响的原位表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覃泽文;催化剂助氢气轻松储存[N];中国能源报;2009年

2 仇国贤;原位晶化催化剂降物耗能耗[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张晓君 萧兵;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功兵;液相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新型钌催化剂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洋;基于POC和SCR技术降低车用柴油机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伍士国;基于CTAB辅助制备的FeMnTiO_x催化剂NH_3-SCR脱硝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曹朋;丁腈橡胶溶液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王芬芬;纤维素催化转化制备乳酸[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秋麟;钛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氯苯和二VA英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郭跃萍;电沉积制备非晶态Co基薄膜催化剂硼氢化钠制氢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汤常金;固相法制备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及其消除CO、NO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孙传智;TiO_2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环境催化中应用的基础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杜玮辰;负载型加氢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茹瑰;CO_2加氢合成甲醇Cu-ZnO-ZrO_2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何贞泉;Cu/γ-Al_2O_3催化剂对HCN的催化水解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新怡;超临界甲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催化转移加氢液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翟琳;以β-环糊精为基础的催化体系构建[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曹熙若;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殷雪梅;有机改性蒙脱土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小雨;完全液相法中前驱体性质对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月仙;介孔Cu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9 万宇;用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CuO/Zn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结构—性能关系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10 赵静;低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0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20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