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GO及LDH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耐老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22:41
   沥青路面中的沥青胶结料在高温生产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过程中,受热、光、氧等因素的作用,会发生老化变硬,诱发早期病害,危害公路交通安全,减少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对于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片状结构无机纳米材料对光、氧的渗透具有优良的阻隔作用,被应用于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然而,无机材料与有机沥青材料的相容性较差,难以均匀分散在沥青中,从而减弱了阻隔作用,降低了对沥青耐久性的改善效果。氧化石墨烯(GO)和二苯酮-4插层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BI-LDHs)不仅具有独特的片状纳米结构,还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可利用GO和BI-LDHs来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对比研究GO和BI-LDHs对沥青及其混合料组成结构、路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改性机理,可为利用片状结构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具有优良耐久性的沥青路面材料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GC-MS)联用技术、拉曼光谱、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TLC-FID)等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GO和BI-LDHs耐老化改性剂的材料特性、在沥青中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沥青化学组成结构的影响。通过对热氧老化(TFOT、PAV)和光氧老化试验前后沥青的胶体结构、物理和流变性能的变化分析,对比研究了GO和BI-LDHs耐老化改性剂对沥青路用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GO和BI-LDHs耐老化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改善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微观结构研究发现,GO和BI-LDHs在沥青中能均匀分散,有利于阻隔光和氧的渗透。并且,GO和BI-LDHs耐老化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小于0.5°C,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2)GO和BI-LDHs的掺入对沥青四组分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其片状结构制约了沥青分子的自由运动,使沥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硬化,抗高温车辙性能增强。然而,在100°C以上时,GO在沥青中释放的CO_2气体,使沥青体积膨胀导致粘度降低,可降低沥青的拌和温度。并且GO还可以减小沥青在较低温度范围的G~*,有利于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3)GO和BI-LDHs的掺入使热氧、光氧老化沥青轻质组分向重质组分的转化比例以及胶体的凝胶化指数下降,硬化程度减少。随着GO和BI-LDHs改性剂掺量的增大,沥青抗老化性能增强,在相同掺量下,GO对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BI-LDHs。(4)GO和BI-LDHs的掺入,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在相同掺量下,GO对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BI-LDHs。(5)GO和BI-LDHs能够吸收沥青中的轻组分,阻隔氧气(紫外光)、沥青中的可挥发分,延缓沥青老化反应速率,从而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E626.86
【部分图文】:

轨迹图,沥青应用,轨迹


图 1-1 沥青应用老化轨迹Fig.1-1Asphalt aging track during serving.2 老化模拟试验道路工程研究人员为研究热氧老化和光氧老化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模拟、施工中的热氧老化过程,建立了室内短期老化模拟试验方法,包括沥青薄热试验(TFOT)和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模拟沥青路面使用期长期老化过程,建立了室内模拟长期老化试验方法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老验(PAV)。大量研究结果表明,TFOT 和 RTFOT 试验能够较好地反应沥青期老化过程,然而,PAV 试验采用高温、高压加速老化方法,模拟沥青在路用过程中的光氧老化,其实质是热氧老化过程,与实际路面使用过程差异较因此,目前研究人员仍在积极探索模拟沥青路面使用过程的紫外光(UV)

石墨,单层,结构示意图,氦原子


图 1-3 单层石墨烯结构示意图Fig. 1-3 Picture of monolayer graphene structureertsO.[61]调查氦原子针对有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渗透性。研究结下,即使是最小的原子(氦原子)也不可能穿过无缺陷的单层 1-4。Bunch J. S[62]研究石墨烯薄膜对气体的阻隔性,结果明能够阻隔包括氦气的标准气体。

氦原子,石墨,单层,薄膜


图 1-3 单层石墨烯结构示意图g. 1-3 Picture of monolayer graphene struc氦原子针对有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渗透最小的原子(氦原子)也不可能穿过无ch J. S[62]研究石墨烯薄膜对气体的阻隔括氦气的标准气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元元;李闯民;刘安;;耦联剂-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方法及抗压强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年06期

2 贾晓娟;徐松;余剑英;丁卫青;;膨润土-LDHs复合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研究[J];公路;2015年11期

3 陈鸿毅;李平;胡雨铭;;抗紫外光老化剂对民用机场沥青道面用沥青性能的影响[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4 徐志荣;常艳婷;陈忠达;孙建;刘芸;;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标准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5 刘武;肖新颜;晏英;;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老化机理[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02期

6 冯振刚;张建宾;李新军;余剑英;;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检测老化沥青的四组分[J];色谱;2015年02期

7 高丽;徐松;李玉环;马庆丰;薛理辉;余剑英;;LDHs/紫外吸收剂复合改性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8 何东坡;李欣;姜利;吴乃明;;纳米TiO_2对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J];公路;2015年01期

9 吕捷;;改性沥青的紫外老化研究[J];石油沥青;2014年04期

10 陈华鑫;贺孟霜;纪鑫和;黄余阳阳;;沥青性能与沥青组分的灰色关联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振刚;紫外光吸收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佳妮;模拟紫外环境下沥青流变行为及老化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詹小丽;基于DMA方法对沥青粘弹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明祥;纳米氧化锌改性沥青及其抗老化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姚婷婷;紫外吸收剂/LDHs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金刚;无机微粉改性沥青制备及其改性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栗培龙;道路沥青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宋美宁;有机蒙脱石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4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