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ReaxFF方法研究褐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机理

发布时间:2020-10-20 04:09
   褐煤在燃烧及热转化等利用过程中,会产生SO_2、H_2S等气体,这些气体一旦排入大气就容易形成酸雨和雾霾,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研究煤中硫的迁移机理成为洁净煤研究的重要课题。活性反应力场(Reax FF,reactive force field)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捕获热解反应过程中的硫自由基,能够处理复杂体系的化学反应,能为研究褐煤热解过程中硫原子迁移机理提供理论帮助。通过Wolfrum模型结构,分别构建了褐煤直接热解模型、褐煤加氢热解模型和褐煤加氧热解模型,利用Reax 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褐煤在三种体系的一系列热解反应,通过编写的C++程序对热解过程中的基元反应进行搜寻和统计,研究了热解温度和热解气氛对硫原子迁移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热解方法和加氧热解方法能将半焦组分中的硫原子迁移到焦油和气体组分中。这是由于在加氢/加氧热解过程中H_2/O_2分子在硫迁移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在加氢热解过程中,大量H_2分子在高温下会提供H自由基,促使杂环硫和硫醚转换成巯基,巯基不稳定,易于分解,其中的-SH官能团会进一步与H_2分反应,形成H_2S,致使硫原子由固相迁移到气相中。在加氧热解过程中,加入的大量O_2分子在高温下会提供O自由基,这些O自由基与煤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硫自由基反应,形成小分子的含硫自由基,减少半焦中含硫自由的反应。含硫氧自由基继续分解产生含硫气体分子。因此可以将褐煤中的硫原子从半焦组分迁移到气体和焦油组分中。
【学位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Q530.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计算服务器,超级计算,动力学模拟计算


- 16 -图 7 技术路线图Fig.7 Technology roadmap件前课题组已经有 12 台 Dell 计算服务器(CPU 四核 2.4 G 1TB),可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同时在中科院超级计算中到 1 个账号,最多可以同时使用 4 个计算节点。以上提供了基础,足以完成本项目的计算工作。实验室的计算服务器以及大连分中心的计算集群上均已部署力学模拟的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LAMMPS,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和 packmol 化学计算软件

分子模型,势箱,模型分子,加氢热解


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ckmol 软件将 14 个优化后的 W 模型分子和 389 个氢气分子置于 55.0 × 110.0 的周期性边界势箱中,再次进行优化,作为褐煤加氢热解过程模为 LH,如图 10 c。

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次数,原子,加氢热解


第 2 章 研究方案出现的硫原子存在形式的种类与模拟次数的关系。从图式的种类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直到模拟次数超形式的种类不再增加。这说明对于 W 单分子的模拟过就能得到收敛结果。在褐煤直接热解、加氢热解和加氧 个 W 分子模型,所以模拟 1 遍就相当于模拟 14 遍的单中只需模拟 1 次便能达到收敛的效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娜,李文,李保庆;煤多段加氢热解过程的脱硫脱氮效应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李文,王娜,李保庆;用热重法研究不同煤种的多段加氢热解过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李文,王娜,李保庆;煤的多段加氢热解过程及机理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9期

4 常丽萍,赵娅鸿;煤中固有矿物质在热解过程中对氮释放的影响[J];煤炭转化;2005年02期

5 张代林;李伟锋;曾涛;郑明东;王培珍;;炼焦煤的热解过程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2期

6 张成;李婷婷;曲世俊;李冬;陈刚;;煤温和热解过程中汞释放形态及分布规律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11期

7 钱慧娟;;炭化木材的特性分析[J];林产化工通讯;1991年01期

8 郑瑜,黄清镇,谢伟文,张琳娜;三核铁甲酸配合物的热解过程及其若干催化活性碎片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3年03期

9 何文绚;;三重桥氧三核铁丙酸配合物热解过程的研究[J];化学通报;1993年04期

10 李文,王娜,李保庆;煤催化多段加氢热解过程的产物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琳;基于分子结构的褐煤挥发分释放及氮转化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李超;烟煤流化床热解机理以及挥发产物组分分布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干旭波;柴油机Urea-SCR系统还原剂添加过程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王美君;典型高硫煤热解过程中硫、氮的变迁及其交互作用机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生玉;中国典型动力煤及含氧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的化学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李震;煤与废塑料共热解过程中氯的变化迁移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桂本;基于二次反应最小化条件下聚氯乙烯热解过程及初生产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石磊;煤共价键结构在热解过程中的阶段解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9 周强;煤的热解行为及硫的脱除[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胡亿明;木质生物质各组分热解过程和热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晋玲;高有机硫焦煤与高挥发分烟煤共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2 黄慧君;褐煤热解过程中氧的迁移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羊;煤/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生物质碱金属迁移与催化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田继林;玉米芯挥发分对褐煤热解过程及其产物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乔治;稻草热解及与煤共热解过程中钾与氯的迁移转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田由甲;白音华褐煤可溶物的结构特征及在热解过程中的转化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冯晓博;褐煤中有机氧的赋存形态及在热解过程中迁移规律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王凤;ReaxFF方法研究褐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机理[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9 唐艳玲;稻秸热解过程中碱金属析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叶紫青;热解过程和气化过程中原煤和煤焦的形态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8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48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6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