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电解质改性诱导嵌段共聚物垂直取向及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383.1;TQ317
【部分图文】:
至少在一个维度内具有介观尺度(1~100nm)或者以它们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纳米料按照在纳米范围内维度的不同可分为:纳米点(纳米粉末和量子点等)、纳米线(金属米丝和碳纳米管等)和纳米片(金纳米薄膜和量子阱等)[1]。由于尺度上的微细化,纳米料具有宏观材料不具备的效应:例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等[2]。同时,纳米材料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性能也普通材料大不相同,例如对于完全致密的纳米 Cu、Ni 和 Pd 等 fcc 金属的屈服强度比通多晶高得多[3, 4];W/Al2O3纳米多层结构随着界面密度的增加提供超低的热导率而作很好的热障材料[5];Au 纳米膜在 SiO2上表现出不同的颜色等[6],使其在化工、生物和空航天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自 Gleiter 制备纳米金属粉末并压制成块体后[7],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图 1.1 所示,通常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者按照制备物质的状态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到的纳米材料性能和结构也不尽相同,能否做到精确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是评价这种法优劣的标准。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自组装技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既可以到具有高度有序的复杂结构纳米材料,又能克服其他方法对于尺寸的限制,因此自组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自组装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的将自组装技术应用于生,光电材料、化学传感器和微电子等领域[11]。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嵌段共聚物概述嵌段共聚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分子均聚物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物。由于不同嵌段组分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以在化学上存在不相容性,相向于靠拢,不同的嵌段趋向于分离,但是由于两种均聚物之间化学键的存在离只能发生在5~100nm范围内,因此被称为“微相分离”(microphaseseparatio相结构微区在经过热退火、电场、力场和溶剂诱导等处理后,能够排列成非态结构,这一特点使得嵌段共聚物在光子晶体[13, 14]、水分离薄膜[15, 16]和下一17, 18]等涉及到纳米模板的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根据嵌段共聚物组成成少,可以将嵌段共聚物分为二嵌段、三嵌段和多嵌段共聚物;根据分子构象以分为环状、星型状和杂臂状等[19]。如图 1.2 是几种常见构象的嵌段共聚物模
第 1 章 绪论变化学聚合条件来调节;χ 对焓的影响较大,和单体的种类与温度有关,χ 越小表示嵌段之间不相容性越小[21]。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的过程实际上是熵和焓竞争的过程,一方面共聚物的分子链趋向于形成无规线团以增加熵,另一方面为了使体系的能量最低,分子链趋于形成舒展的构象以减少嵌段之间的不利接触[22],这种无序到有序的竞争关系最后会达到平衡。图 1.3 是科学家们基于高斯链模型的自洽场方法模拟得到的理论相图和实验相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存在一个相分离的临界点 χN=10.5,χN≥10.5 附近的区域被称为弱分离(weak segregation)区域,分离相界面平缓;χN>>10.5 的区域叫做强分离(strongsegregation)区域,该区域分离相界面陡峭,而在低于 10.5 的区域则为无序状态,体系无法发生相分离,分子链表现为无规线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彦莹;谭潇;;外场作用下嵌段共聚物微相形态的调控[J];塑料工业;2017年11期
2 赵敏;;嵌段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和硫化橡胶及其应用和制备嵌段共聚物的方法[J];橡胶工业;2016年05期
3 许娟;;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研究[J];人人健康;2016年20期
4 徐浙东;;溶液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行为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06期
5 韩向刚;王鹏飞;;棒/线两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自组装[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06期
6 ;SBS供过于求日趋加剧[J];当代化工;2012年08期
7 罗进;何林李;;两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6期
8 ;Dexco公司生产新型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J];橡胶参考资料;2009年06期
9 周卫平;庄萍;;嵌段共聚物的改性研究及其在胶黏剂中的应用[J];化学与黏合;2006年02期
10 李虹,张兆斌,胡春圃,吴树森,应圣康;含羧基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面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硕桢;吡咯烷酮类嵌段共聚物在醇中的自组装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7年
2 张炉青;新型含氟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3 朱宏艳;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溶液与界面自组装[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年
4 聂智军;烯烃嵌段共聚物非线性流变行为与结晶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孙同明;葡萄糖基嵌段共聚物的RAFT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6 阚迪;电场诱导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及受限空间中均聚物的相分离[D];天津大学;2017年
7 李洋;CO_2(COS)基嵌段共聚物合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范斌;结晶驱动的聚乙烯基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徐丹;模板诱导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李斌;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自组装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仲良;DGEBA/BMG/MWCNTs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2 黄妙琳;以嵌段共聚物为模板的多孔材料制备及其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3 王雨佳;以苯丙氨酰—赖氨酸二肽连接的酶和pH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子路;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温敏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5 焦雅培;以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制备有序介孔金属氧化物[D];济南大学;2019年
6 霍志远;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含氟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D];济南大学;2019年
7 许静静;基于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和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介孔二氧化钛[D];济南大学;2019年
8 曹振浩;以改性F127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制备介孔二氧化钛[D];济南大学;2019年
9 魏诗语;嵌段共轭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在传感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0 王丽英;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6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