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产物生产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的研究
【学位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529.1
【部分图文】:
图1.5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简图??Fig.?1.5?Brief?diagram?of?direct?coal?liquefaction?process??洗选后的原煤经皮带机输送到备煤装置,加工成煤液化装置及其他装置所[63]。催化剂原料在催化剂制备装置加工,并与供氢溶剂混合调配成液态催化剂,粉一起送至煤液化装置。在高温、高压、临氢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煤浆发生加生成煤液化油,然后将煤液化油送至加氢稳定装置(T-Star),反应剩余的煤粉油质组成的油渣则送至自备电站作为燃料。加氢稳定装置主要是生产满足煤液的供氢溶剂,同时将煤液化粗油脱除硫、氮和氧等杂质进行预精制。其中,柴送至加氢改质装置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轻质溶剂则返回煤液化装置和备煤装供氢溶剂使用。各加氢装置所产生的含硫气体经轻烃回收及脱硫装置处理后作气。加氢稳定产物分馏切割出的石脑油至轻烃回收及脱硫装置处理,重石脑油步送到加氢改质装置中进行处理3??在整个过程中,各装置产生的酸性水在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处理后循环使用。、煤制氢、轻烃回收及脱硫和含硫污水汽提等装置脱出的含硫化氢酸性气体,收装置制取硫磺。各加氢装置所需的氢气,由煤制氢装置生产供给。空分装置气和氮气,供煤制氢、煤液化等装置使用。??
??根据玻璃安瓿瓶打开前后的质量差确定气相分解产物含量。并采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0558-1993)确定加热前后试结果??分解产物含量??气相分解产物质量分数G?(%)按下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G?=?(/?73?—?rm)?/?(^2?—?wi)?x?100??_为空玻璃安瓿瓶的质量,g;?m2为装有未加热试样的玻璃安封后玻璃安瓿瓶的质量,g;?m4为打开后玻璃安瓿瓶的质量,g。??表3.2各导热油馏分的气相分解产物含量??able?3.2?Vapor?decomposition?product?content?of?each?heat?transfer?fluids?fracti中温油?nil?稳定油?i?ii?iii?iv?v025?〇T5?M7?080?〇7l9?005?0J9?0J40.34?0.17?0.24?3.87?0.44?0.35?0.24?0.40物含量(质量分数)N?(%)和高沸物含量(质量分数)H?(%)??400????
馏点;C'为加热后试样的终馏点;AB为未校正的低沸物含量;CD为未校正的高沸物??含量。??如图3.1和3.2所示,图3.1为试样加热产生低沸物和高沸物的模拟蒸馏曲线,图??3.2为试样加热后只产生低沸物的模拟蒸馏曲线。现以图3.1为例,计算加热后试样未??校正的低沸物含量(质量分数)N1?(%)和试样未校正的高沸物含量(质量分数)H'??(%)。在图3.1中,A点为加热前试样的初馏点,过A点作水平线与加热后试样的模??拟蒸傾曲线交于B点;过B点作垂线与收率轴交于E点,则试样未校正的低沸物含量??(质量分数)W?(%)为E点所对应的百分数。C点为加热前试样的终馏点,过C点??作水平线与加热后试样的模拟蒸馏曲线交于D点;过D点作垂线与收率轴交于F点,??则试样未校正的高沸物(质量分数)H'?(%)为100?%减去F点对应的百分数。??试样加热前的模拟蒸馏数据见第2章2.2.8小节,试样310?°C?(720?h)和320?°C??(720?h)加热后的模拟蒸馏数据见表3.3和表3.4。??表3.3各导热油热稳定试验后馏程(310'C,?720?h)??Table?3.3?Distillation?range?after?thermal?stability?ex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磊;舒歌平;;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因素浅析[J];化工进展;2018年10期
2 李海军;;煤直接液化柴油产品特性研究[J];化工时刊;2015年12期
3 赵龙涛;陈垒;王方然;吕和坤;杨柳;张浩;;煤直接液化残渣利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河南化工;2016年02期
4 李海军;;煤直接液化柴油产品特性研究[J];神华科技;2016年02期
5 程燕侠;王云;;煤直接液化项目沸腾床催化剂在线硫化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12期
6 迟占秋;张乾;徐凯;;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生产清洁燃料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年08期
7 舒歌平;沈小波;;舒歌平:我经历的煤直接液化历程[J];能源;2014年11期
8 罗化峰;凌开成;申峻;;一种新的煤直接液化方法[J];现代化工;2013年08期
9 许建文;王继元;堵文斌;陈韶辉;杨爱武;;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J];化工进展;2012年S1期
10 曾吉来;;煤直接液化干气综合利用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胜利褐煤直接液化性能及其与其它物料共液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建波;煤直接液化残渣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高山松;显微组分及溶剂加氢对神东煤直接液化过程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佟瑞利;煤基液体产物的组成分析与芳烃组分催化加氢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显;神华煤直接液化动力学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黄珏;煤直接液化轻质油的芳烃分离与液化产物再加氢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熠;CO+H_2O系统中褐煤直接液化的基础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贵阳;基于核心边界条件的车用柴油机燃烧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李怡招;铁系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10 任相坤;煤直接液化强制循环淤浆床反应器工程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峰;煤直接液化产物生产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2 包文杰;煤直接液化粗油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曹然;煤制油技术的竞争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4 廉鹏飞;若干潜在煤直接液化溶剂特征及对煤的辅助液化作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5 陈鹏举;低阶煤直接液化油品中酚—芳烃—烷烃的分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6 杨中凯;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化和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7 刘慧;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能改进研究及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8 刘霁斌;胜利褐煤直接液化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建友;神华煤直接液化的催化加氢反应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伟;低变质烟煤中含氧官能团的检测及其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转化行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2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7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