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掺杂胜利褐煤加氢热解性能及其成焦微观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5:37
   本文选取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煤样进行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加氢热解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酸处理后添加碱,考察不同强度的碱对其加氢热解成焦结构及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碱破坏了煤中大量的氢键,减弱了煤的稳定性,促进了煤加氢热解的反应活性;其中NaOH的加入阻碍了升温过程煤中碳晶格单元的生长,不利于煤的石墨化进程,煤表面的活性位数增加,稳定性减弱,加氢热解反应活性增加。通过酸处理后添加钠盐,考察Na~+及其碱性对酸处理褐煤加氢热解成焦结构及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钠盐对煤样加氢热解反应性能的催化作用不同,其中钠盐的碱性越强催化作用越强,其加氢热解成焦石墨化程度越低,其中以NaOH最为明显。通过酸处理后添加硝酸盐金属离子Ca~(2+)、Na~+、K~+、Ni~(2+)、Fe~(3+),考察金属离子对酸处理褐煤结构及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2+)、Na~+和K~+的加入使得煤焦的石墨化程度降低,同时促进了煤焦加氢热解反应。通过胜利原煤、酸洗煤和原煤添加NaOH煤样在常压和2MPa的压力下进行加氢热解反应,考察不同压力及酸碱性对胜利褐煤加氢热解成焦结构及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越高,其成焦石墨化程度越高,加氢热解性能越好;但是酸处理和添加NaOH对胜利褐煤的加氢热解作用各不相同,添加NaOH后加氢热解成焦石墨化程度降低而酸处理则相反。其中以添加NaOH样品在2MPa的压力下反应性能最优。
【学位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Q53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煤的结构模型及其特性
        1.1.1 煤的结构模型
        1.1.2 褐煤的特性及利用
    1.2 煤的热解过程及机理
        1.2.1 煤的热解过程
        1.2.2 煤热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2.3 煤的热解机理
    1.3 煤加氢热解机理
    1.4 煤加氢热解的影响因素
        1.4.1 反应温度
        1.4.2 反应压力
        1.4.3 催化剂
        1.4.4 煤种
        1.4.5 气化剂组成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2.2 煤样的选取和制备
        2.2.1 煤样的选取与前处理
        2.2.2 煤样的制备
    2.3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2.3.1 固定床热解装置
        2.3.2 实验条件控制及数据处理
    2.4 主要表征方法
        2.4.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2.4.2 红外光谱
        2.4.3 拉曼光谱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第三章 碱对胜利酸洗煤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
    3.1 基础表征结果
        3.1.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1.2 红外光谱
        3.1.3 拉曼光谱
        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2 结构与反应性
第四章 钠盐对胜利酸洗煤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
    4.1 基础表征结果
        4.1.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4.1.2 红外光谱
        4.1.3 拉曼光谱
        4.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4.2 结构与反应性
第五章 金属离子对胜利酸洗煤结构与加氢热解性能的影响
    5.1 基础表征结果
        5.1.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5.1.2 红外光谱
        5.1.3 拉曼光谱
        5.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5.2 结构与反应性
第六章 压力对不同处理的胜利褐煤加氢热解性能影响
    6.1 基础表征结果
        6.1.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6.1.2 红外光谱
        6.1.3 拉曼光谱
        6.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6.2 结构与反应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国恕;王承智;李雄勇;刘舒;陆书江;;废物热解焚烧工艺设备选择的技术要点[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3期

2 龙来寿;孙水裕;钟胜;邓丰;李红军;;热解条件对废电路板真空热解规律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3 李爱民,李水清,严建华,李晓东,任远,池涌,岑可法;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回转窑内热解的研究──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9年04期

4 周萍;李光明;贺文智;;废旧轮胎的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08年27期

5 ;用瞬时加氢热解技术从煤生产——苯-乙烯-合成天然气的一种加工过程概念[J];煤炭转化;1980年04期

6 朱子彬,唐黎华,徐志刚,俞丰,马智华;洁净煤新技术——快速加氢热解[J];洁净与空调技术;1996年03期

7 陈昆;郭斌;贡丽鹏;宋汉宁;;土霉素菌渣热解液的理化特性及成分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苏婷;卢艳强;;低变质煤的热解技术[J];榆林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廖洪强,姚强,王斌;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失重特性[J];环境卫生工程;2002年02期

10 白丛生;李晓东;沈祥智;池涌;严建华;;等温环境下垃圾热解影响因素分析[J];能源工程;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恩;废弃液晶面板有机材料的热解机制及铟的提取[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李翔宇;木质纤维素与塑料废弃物共催化热解制备芳烃和烯烃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李海英;生物污泥热解资源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李钢;市政污泥热解减排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沈逍江;医疗废物回转窑热解焚烧处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黄金保;纤维素快速热解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杨海平;油棕废弃物热解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杨益;烟草废弃物热解和气化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晶;C_2~C_4醇类燃料的热解及低温等离子体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钱卫;低阶烟煤中低温热解及热解产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小宁;禾本科生物质选择性热解制备4-乙烯基苯酚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姚维坤;改性HZSM-5催化生物质和废塑料共热解的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赵晶;石煤与生物质焙烧提钒过程中热解特性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超;淖毛湖煤及其添加铁系氧化物的热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崔博;生物质垃圾热解焚烧一体化装置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杨潇潇;农作物秸秆低温热解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7 程晓晗;石莼与褐煤低温共热解的转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8 乔凯;低阶煤热解工艺优化及反应历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陈锐;水城褐煤固定床加氢热解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王楷;微拟球藻脂肪组分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9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79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