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高压直流电缆用聚乙烯材料空间电荷暂态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4:58
  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加速调整,我国用电量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电能的远距离输送成为了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需求。高压直流电缆因其传输容量大的优点在输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高压直流电缆以聚乙烯作为主绝缘,在电场的长期作用下其内部容易产生空间电荷,从而使得内部电场发生畸变,甚至导致绝缘击穿。因此,研究高压直流电缆用聚乙烯材料的空间电荷行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电声脉冲法(Pulsed electro-acoustic,PEA)原理与技术,对空间电荷测量系统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固体绝缘中空间电荷的快速动态测量。为了研究商用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材料的空间电荷行为,开展了XLPE试样脱气前后的直流电导、介电和高温下空间电荷稳态暂态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未脱气XLPE的电导电流和介质损耗均大于脱气XLPE;-30kV/mm下脱气前后XLPE内部均为负极性电荷积聚,且在30℃和70℃下电场畸变率不超过25%;70℃、-100 kV/mm下极化初始2 s的快速测量发现,脱气XLPE出现正空间电荷包的快速迁移,而-150 kV/...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压直流电缆用聚乙烯材料空间电荷暂态行为研究


PWP法空间电荷测量基本原理

法空间,电荷测量,基本原理


4图 1.2 PEA 法空间电荷测量基本原理法统称为声方法,作为无损测量可以连向上的分辨率是一个常量。其中 PEA测量带电状态下的电缆绝缘材料空间电荷测量技术的需求,从上世纪 90 年得到推广,截至目前 PEA 法空间电荷间电荷测量技术之一。电荷测量技术的现状多种空间电荷测量方法,本小节以目介绍。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其绝缘性能一

方法,平板硫化机,脱气,试样


图 2.1 XLPE 薄膜的制备方法联副产物及水分,将 XLPE 薄膜试样置于 70 ℃脱气前后质量实测发现 XLPE 薄膜试样质量普直流电缆脱气后绝缘内部仍存在不同含量的交 XLPE 试样作为相关性能测试的对照组。为保完成的试样均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密闭保存。样的制备XLPE 的基础料,内部结构不会因为交联剂、添的改变,更能够反应聚乙烯材料的真实特性。Aldrich 公司,密度为 0.925 g/ml,熔融指数为过程同 2.1 节。制备前先将平板硫化机温度设置E 母料均匀平铺在模具中并置入平板硫化机预后取出样品进行冷却处理,从而获得厚度 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直流电缆输电发展与展望[J]. 陈铮铮,赵鹏,赵健康,欧阳本红,胡凯,郑新龙.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8(04)
[2]晶型对等规聚丙烯电导电流和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J]. 滕陈源,张灵,周远翔,张云霄,莫雅俊,周仲柳.  高电压技术. 2018(08)
[3]温度梯度下平板结构电声脉冲法空间电荷测量信号的恢复算法[J]. 许嘉轩,胡嘉磊,王亚林,邓云坤,吴建东,尹毅.  高电压技术. 2019(10)
[4]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料高温空间电荷行为特性[J]. 程子霞,鲁泽楷,张灵,周远翔,张云霄,陈铮铮.  高电压技术. 2018(08)
[5]基于PEA的聚四氟乙烯空间电荷测量及其温度特性[J]. 周兴梅,蔡彪,彭庆军,周天春.  南方电网技术. 2017(12)
[6]温度对油纸绝缘空间电荷消散特性的影响[J]. 周远翔,黄欣,黄猛,孟德望,刘心曲,曾向君.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8(07)
[7]挤包绝缘高压直流电缆的发展[J]. 钟力生,任海洋,曹亮,赵薇,高景晖.  高电压技术. 2017(11)
[8]温度对交联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积累以及迁移的影响[J]. 易姝慧,王亚林,彭庆军,吴建东,尹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19)
[9]高压直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介电性能的对比研究[J]. 陈铮铮,赵健康,张良,欧阳本红,王诗航,李建英,郑新龙.  绝缘材料. 2017(09)
[10]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应用与研究进展[J]. 杜伯学,李忠磊,杨卓然,李进.  高电压技术. 2017(02)

硕士论文
[1]聚合物中空间电荷及电导电流联合测量装置的研究[D]. 彭潇.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多物理场耦合下形态对聚乙烯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研究[D]. 滕陈源.郑州大学 2017
[3]变温空间电荷测试系统的设计[D]. 由赢公.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
[4]聚丙烯的晶型对电性能的影响[D]. 徐明忠.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7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97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