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贮存时间对冷榨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8 13:15
  冷榨植物油是指通过机械(如压榨或挤出)的方式从植物的种子、果实、胚芽中获取的油类,且加工温度通常低于60℃。与传统压榨法、浸出法获得的食用油相比,冷榨植物油避免了浸出法与酸液、碱液、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的接触,同时也减少了高温压榨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遭到破坏,最大程度保留了脂溶性营养成分。近几年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冷榨油因色泽良好,气味天然,营养丰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欧美市场相比,我国冷榨植物油的加工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对不同品种冷榨植物油活性成分(如植物甾醇、生育酚等)的研究较少。市售的冷榨植物油品质良莠不齐,在植物油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和酸败等不良变化,导致过氧化值和酸价升高,植物油品质下降,影响其货架期,食用后会引发健康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市售冷榨植物油的品质极其货架期,并对冷榨植物油作为功能性食品进行了讨论探究,为我国冷榨油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本试验对16种欧洲市场新购得的冷榨植物油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经典Schaal烘箱实验测定了60℃下冷榨植物油样品贮存6天和12天的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含量和生...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贮存时间对冷榨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冷榨植物油60℃下贮存6天、12天的聚类分析图谱

主成分分析,图谱,载荷图


图 3.4 新鲜冷榨植物油主成分分析图谱A-新鲜冷榨植物油主成分因子载荷图; B-新鲜冷榨植物油主成分得分图Fig.3.4 PCA plot for fresh cold-pressed plant oils

主成分分析,图谱,载荷图,植物油


图 3.5 冷榨植物油在 60℃下贮存 6 天、12 天的主成分分析图谱油主成分因子载荷图;B-贮存 6 天的冷榨植物油主成分得分图;榨植物油主成分得分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梨酒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J]. 赵国群,赵一凡,张晓腾,关军锋.  中国酿造. 2018(02)
[2]梨果肉石细胞含量分析[J]. 王红宝,朱洁,王丹阳,陶书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3)
[3]毛薯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 黎丹,吴文嫱,黄东益,谢俊,赵景梅,黄小龙,许云.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3)
[4]响应面法优化琉璃苣籽油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成分的测定[J]. 李童,束成杰,尹永祺,石宝俊,张卫明.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4)
[5]松子油提取工艺及3种松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 董越,刘会平,刘易坤,田丽元,邵萍.  中国油脂. 2017(04)
[6]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指标分析[J]. 伍先绍,凌海,胡蓉.  粮油食品科技. 2017(01)
[7]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J].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8)
[8]生育酚及甾醇含量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J]. 方冰,王瑛瑶,栾霞,王莹辉,朱宁科,杨宁.  中国粮油学报. 2016(11)
[9]红花籽油的抗氧化功能研究[J]. 胡滨,陈一资,王雪铭,苏赵.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6)
[10]西瓜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张文文,杨敬辉,吴琴燕,马志虎,庄义庆.  江苏农业学报. 2013(06)

博士论文
[1]米糠高值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 刘婷婷.吉林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α-生育酚在玉米油、大豆油和茶油中抗氧化效能研究[D]. 张建飞.南昌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5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905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