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超声波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9:16
  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理功效,近年来作为乳制品的发酵菌种被广泛用于发酵生产。传统的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功效成分主要是益生菌,其功能单一,对健康的促进效果有限。在传统的副干酪乳杆菌发酵过程中存在发酵周期长、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速率低等问题,导致发酵效率及产物的得率低。近年来,通过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生产的多肽发酵乳制品展现出新型功能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发现,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施加适宜的超声波处理,可有效提高发酵效率、加快发酵进程,并可提高发酵产物产量和功能特性。由此,本论文针对传统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存在的功效成分单一、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以脱脂奶粉、葡萄糖等为底物,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含活性多肽发酵乳的工艺条件,并探讨超声波对发酵过程产生的促进作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的pH、酸度、多肽含量、活菌数和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为指标,对抗氧化肽发酵乳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当摇床转速为180 r/min,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24 h,脱脂奶粉添加量为12 g、葡...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声波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的研究


脉冲多频超声波设备(1、样品;2、水;3、超声板4、电脑;5、超声发生器)

作用图,响应面,脱脂奶粉,响应面分析


脱脂奶粉添加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多肽转化率影响响应面分析

变化曲线,干酪乳杆菌,分批发酵


代谢产酸的速率是用于衡量其活力的重从图 4.4 菌体浓度变化曲线可以发现线,符合 Logistic 模型反映的分批发酵过声组和未超声组的活菌数增长曲线可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牛乳抗氧化肽饮料工艺优化[J]. 陈苏婉,汤颖秀,代春华,何荣海,马海乐.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05)
[2]乳源性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 杨丽娜,葛武鹏,万金敏,高闪闪,梁秀珍,王智.  食品工业. 2017(07)
[3]副干酪乳杆菌对酸奶发酵的影响[J]. 张琪,袁永俊,豆剑伟.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02)
[4]川西高原牧区传统发酵牦牛酸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J]. 陈娟,李键,唐俊妮,史辉,谢捷,索化夷.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4)
[5]植物乳杆菌STIII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钙离子吸收的影响[J]. 贾慧琼,安敏,徐熙,蔺丽玲,郝艳云,王慧利,曾爱兵,陈增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01)
[6]乳酸菌的益生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曹振辉,刘永仕,潘洪彬,田芮佼,谷大海,李淑英,徐永平,林秋叶.  食品工业科技. 2015(24)
[7]枯草芽孢杆菌YZ-1菌株的产芽孢发酵条件优化[J]. 李卓伟,杨国辉,王德功,张沛,刘冬,魏丽娟.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21)
[8]抗氧化活性褐色乳饮料的研制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J]. 彭新颜,于海洋,周夕冉,胡茜,周毓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3)
[9]抗氧化活性发酵酸乳制备条件的优化[J]. 王静雅,彭新颜,姜毓君,孟炯,于海洋.  食品科学. 2015(01)
[10]对几种活性乳酸菌饮料中活菌稳定性的分析[J]. 张兴昌,陈世贤,孙婷,王水泉,安颖.  中国乳品工业. 2014(02)

硕士论文
[1]德氏乳杆菌QS701产ACE抑制肽条件的优化及其活性的研究[D]. 万月.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2]低强度超声波对热带假丝酵母的促增殖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邢欢.江苏大学 2016
[3]低聚糖对益生菌饮料活菌数量的影响[D]. 耿铁柱.西南大学 2016
[4]超声波处理对黑米酒部分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D]. 王袭.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发酵羊乳产抗氧化肽乳杆菌的筛选及产肽条件优化[D]. 惠翌昕.陕西科技大学 2016
[6]复合酵母菌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 王勇.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7]微生物法测定乳酸菌代谢物中VB12影响因素的研究[D]. 唐雯.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8]紫甘薯酸奶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花青素稳定性研究[D]. 孙宁.烟台大学 2014
[9]凝固型紫甘薯酸奶发酵工艺优化及质构特性和风味的研究[D]. 杨莹莹.烟台大学 2013
[10]瑞士乳杆菌发酵乳制品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D]. 王松松.天津商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18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918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e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