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土壤放线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3:48
几十年来,放线菌一直是发现新抗生素的最重要的微生物来源之一,据统计,超过半数的常用抗生素都是由放线菌所产生的,土壤是放线菌的主要栖息地,目前人们开发和利用的土壤放线菌只占总数的10%-20%,因此,对土壤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仍然是当前研发新医药与新农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本研究利用生物活性筛选的方法,以细菌真菌病原菌和HCT-116肿瘤细胞为靶标,从15株土壤放线菌中筛选出了两株活性菌株Streptomyces sp.HS-NF-813和Streptomyces sp.HS-HX-145,并对这两株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提取研究,结果如下:对菌株Streptomyces sp.HS-NF-813进行20 L发酵,发酵液经过前处理后,经过正相硅胶柱层析、LH-20凝胶色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提纯手段,最后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1-9)。然后,采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结合ESI-MS质谱、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高分辨质谱等现代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并与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CP-78545 free acid A(2)、BE-52211D(8)、...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粉蝶霉素C1-C4结构式Figure1-1structuralformulaofPiericidinC1-C4在分离到杀粉蝶霉素A1后,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活性,人们就对它的生物合成途径开展
图 1-2 粉蝶霉素 A1 的生物合成途径[37]Figure 1-2 The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Piericidin A1[37]酰胺类化合物
图 2-1 发酵液前处理流程图Figure 2-1 Pretreatment flow chart of fermentation broth3 分离提取步骤.1 菌株 Streptomyces sp.HS-NF-813 的分离提取步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β-内酰胺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J]. 张姝,任青成,徐志,丁俊威,黄林,高川,冯连顺.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7(05)
[2]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陈越,张青磊,黄玉香,谭何新,刁勇,张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11)
[3]青海干旱生境土壤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J]. 余志银,喻明明,罗剑英,苏灿,薛泉宏,黄胜雄,孙芸,马亚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11)
[4]酰胺类化合物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郑玉国,郭晴晴,余忠林,付如凯,黄勇,王永欢,邓钊,吴用.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5(03)
[5]1-(3-氯吡啶-2-基)-5-二氟甲基-1H-4-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姬文娟,许天明,郑志文,朱冰春,李姣,胡伟群,孔小林. 农药学学报. 2013(04)
[6]杂环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J]. 解旭东,邓基芹,田华,赵文泽,孙亚南,刘淑玲. 广东化工. 2013(12)
[7]利用计算化学方法确定手性化合物立体构型研究进展[J]. 王重娟,王立波.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3(03)
[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新进展[J]. 李喆宇,崔玉彬,张静霞,唐克慧.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3(01)
[9]含双噁唑环的大环双内酯化合物FW-04-806发酵条件优化[J]. 陈宏,贾纬,黄维,傅慧灵,江红,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01)
[10]FW-04-806的结构分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 黄维,陈宏,贾纬,傅慧灵,许建华,江红,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07)
博士论文
[1]杀粉蝶菌素A1的生物合成研究[D]. 刘倩.上海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Streptomyces maoxianensis和Streptomyces sp.HS-NF-1178活性产物的分离及鉴定[D]. 李金猛.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两株抗肿瘤土壤放线菌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D]. 颜凯.东北农业大学 2017
[3]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源可培养细菌的鉴定及抑真菌活性[D]. 孙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4]两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NEAU 1069-3和Streptomyces sp.NEAU-Z4产物的分离及表征[D]. 李建宋.东北农业大学 2014
[5]土壤真菌Curvularia borreriae HS-FG-237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的研究[D]. 薛长艳.东北农业大学 2014
[6]芳香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D]. 张小玲.贵州师范大学 2014
[7]新种微生物Actinoalloteichus nanshanensi的代谢产物研究[D]. 钱娉婷.东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4823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粉蝶霉素C1-C4结构式Figure1-1structuralformulaofPiericidinC1-C4在分离到杀粉蝶霉素A1后,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活性,人们就对它的生物合成途径开展
图 1-2 粉蝶霉素 A1 的生物合成途径[37]Figure 1-2 The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Piericidin A1[37]酰胺类化合物
图 2-1 发酵液前处理流程图Figure 2-1 Pretreatment flow chart of fermentation broth3 分离提取步骤.1 菌株 Streptomyces sp.HS-NF-813 的分离提取步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β-内酰胺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J]. 张姝,任青成,徐志,丁俊威,黄林,高川,冯连顺.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7(05)
[2]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陈越,张青磊,黄玉香,谭何新,刁勇,张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11)
[3]青海干旱生境土壤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J]. 余志银,喻明明,罗剑英,苏灿,薛泉宏,黄胜雄,孙芸,马亚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11)
[4]酰胺类化合物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郑玉国,郭晴晴,余忠林,付如凯,黄勇,王永欢,邓钊,吴用.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5(03)
[5]1-(3-氯吡啶-2-基)-5-二氟甲基-1H-4-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姬文娟,许天明,郑志文,朱冰春,李姣,胡伟群,孔小林. 农药学学报. 2013(04)
[6]杂环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J]. 解旭东,邓基芹,田华,赵文泽,孙亚南,刘淑玲. 广东化工. 2013(12)
[7]利用计算化学方法确定手性化合物立体构型研究进展[J]. 王重娟,王立波.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3(03)
[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新进展[J]. 李喆宇,崔玉彬,张静霞,唐克慧.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3(01)
[9]含双噁唑环的大环双内酯化合物FW-04-806发酵条件优化[J]. 陈宏,贾纬,黄维,傅慧灵,江红,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01)
[10]FW-04-806的结构分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 黄维,陈宏,贾纬,傅慧灵,许建华,江红,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07)
博士论文
[1]杀粉蝶菌素A1的生物合成研究[D]. 刘倩.上海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Streptomyces maoxianensis和Streptomyces sp.HS-NF-1178活性产物的分离及鉴定[D]. 李金猛.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两株抗肿瘤土壤放线菌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D]. 颜凯.东北农业大学 2017
[3]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源可培养细菌的鉴定及抑真菌活性[D]. 孙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4]两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NEAU 1069-3和Streptomyces sp.NEAU-Z4产物的分离及表征[D]. 李建宋.东北农业大学 2014
[5]土壤真菌Curvularia borreriae HS-FG-237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的研究[D]. 薛长艳.东北农业大学 2014
[6]芳香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D]. 张小玲.贵州师范大学 2014
[7]新种微生物Actinoalloteichus nanshanensi的代谢产物研究[D]. 钱娉婷.东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4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1048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