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烷基类给电子体偶氮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22:16
  光响应材料能够在特定光源刺激的条件下,改变分子空间构型,从而发生宏观性质的巨变,具有洁净、易控制、安全、高效等众多优点,在光栅、胶黏剂、药物缓释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偶氮苯结构因其分子体积小,光响应速度快而得到广泛研究,但影响其异构转变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存在不足,本论文针对电子给体对偶氮苯光致异构转变的影响展开了基础研究。论文研究了不同电子给体对不同偶氮苯材料光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柔性间隔基团的偶氮聚合物能发生光致固-液转变,增加电子给体的给电子能力,加快了偶氮苯聚合物光致异构化速度;提高了其光致固-液转变的效率。论文总共制备了12种偶氮苯聚合物,其中有6种可以实现光致固-液转变。1、丙烯酸酯类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设计并合成了2种尾端分别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偶氮苯单体,2种尾端分别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并且含有柔性间隔基团的偶氮苯单体,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4种对应的聚合物。研究发现含有柔性间隔基团的偶氮苯聚合物对光反应出更高的响应性能,能够实现光致固-液转变,而不含柔性间隔基团的偶氮苯聚合物则未体现出光致固-液转变的现象。2、含给电子体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烷基类给电子体偶氮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二芳基乙烯类的可逆变化

光致变色,机理,酸酐


两种异构体也都有着不一样的化学性质,如分子的配位性质、光谱特性、空间分子构型、偶极距和介电常数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光致变色材料分子,螺吡喃类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化学传感[34-35]、生物医学成像、光控开关[36-39]、信息存储等诸多应用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应用,是目前光致变色材料的重点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螺吡喃的开环体在室温下存放几分钟至几小时就会自动转化为无色的螺环结构。另外,在此回复过程中会发生诸多光化学副反应,从而导致其循环次数降低,限制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分子在某些领域方面的研究应用。图1.2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机理Figure1.2PhotochromicMechanismofSpiropyrans1.2.2.3俘精酸酐类俘精酸酐是一种丁二酸酐的衍生物,是最早被研究和使用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之一。20世纪初,Stobbe[40]利用一种琥珀酸酯与其他醛酮类化合物缩合,得到了一系列新的琥珀酸酐缩合产物,同时发现其中一种琥珀酸酯与其他芳香族酮或醛缩合的产物具有光致变色性,并称这类新的有机化合物为“俘精酸酐”。20世纪50年代,Hirshberg[41]提出,利用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无色和有色状态之间的可逆转变,可制成一种光学信息存储装置,并且可以在分子水平层面达到存储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科研工作者对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兴趣。上世纪70年代末,Heller在前人对俘精酸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筛选出了物理稳定性高、抗疲劳性好的俘精酸酐光致变色材料,从而促使了人们对俘精酸酐研究的兴趣。图1.3俘精酸酐类变色机理Figure1.3PhotochromicMechanismofFulgide1.2.2.4偶氮苯类偶氮苯类化合物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可在紫外光或者热和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并伴随着颜色、光谱的变化。变色?

酸酐,机理


??狈⑾制渲幸恢昼?晁狨ビ肫渌?枷阕?酮或醛缩合的产物具有光致变色性,并称这类新的有机化合物为“俘精酸酐”。20世纪50年代,Hirshberg[41]提出,利用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无色和有色状态之间的可逆转变,可制成一种光学信息存储装置,并且可以在分子水平层面达到存储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科研工作者对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兴趣。上世纪70年代末,Heller在前人对俘精酸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筛选出了物理稳定性高、抗疲劳性好的俘精酸酐光致变色材料,从而促使了人们对俘精酸酐研究的兴趣。图1.3俘精酸酐类变色机理Figure1.3PhotochromicMechanismofFulgide1.2.2.4偶氮苯类偶氮苯类化合物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可在紫外光或者热和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并伴随着颜色、光谱的变化。变色机理是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基橙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存储特性研究[J]. 邓雪枫,陆子凤,张彦杰,刘益春.  光子学报. 2002(12)
[2]含有热引发转移终止剂的引发体系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中的应用[J]. 秦东奇,丘坤元.  高分子学报. 2001(03)
[3]智能型水凝胶结构及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 刘晓华,王晓工,刘德山.  化学通报. 2000(10)



本文编号:3213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213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