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多糖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13 12:53
大豆种皮多糖是具有增稠、凝胶和乳化性的亲水胶体,可作为天然食品乳化剂。目前对于大豆种皮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化、凝胶等功能性应用方面,而对于结构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提取剂及提取方式)对大豆种皮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糖谱法表征和鉴别酸解或酶解下大豆种皮多糖组分的分子量特征;精细解析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的主要组成结构,探究其构象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取工艺影响多糖的基本成分、单糖组成和分子量等初级结构信息,从而影响多糖溶解稳定性及高级螺旋构象。草酸及草酸铵作为提取剂时提取率显著高于柠檬酸及柠檬酸钠的提取率。微波辅助提取可提高多糖提取率及糖醛酸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促进大分子物质的提取。酸性提取剂(草酸、柠檬酸)促进多糖的提取,但破坏糖醛酸结构。大豆种皮多糖均以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为主,相对分子量范围为104-106Da。红外光谱显示大豆种皮多糖均含有羟基、酰胺基、酯基、羧基和醚键。四种多糖的降解温度分别为240℃、219℃、290℃和265℃。酸性提取剂有利于稳定呋喃糖的构象并增强多糖的热稳定性。提取剂影...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多糖初级结构解析技术
1.1.1 红外光谱(FT-IR)技术
1.1.2 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
1.1.3 核磁共振(NMR)技术
1.2 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技术
1.2.1 酶联免疫技术-糖芯片技术
1.2.2 分子模拟技术
1.3 糖谱学的发展及表征方法
1.3.1 凝胶电泳法
1.3.2 高效薄层层析法
1.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4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1.4 本课题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不同提取剂及提取方法对大豆种皮多糖初级结构及构象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剂与设备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种皮多糖提取
2.3.2 基本成分测定
2.3.3 多糖色差测定
2.3.4 FT-IR测定
2.3.5 单糖组成测定
2.3.6 分子量测定
2.3.7 粒径测定
2.3.8 多糖溶液黏度测定
2.3.9 多糖溶解稳定性测定
2.3.10 原子力显微(AFM)测定
2.3.11 刚果红实验
2.3.12 多糖热稳定性测定
2.3.13 扫描电镜测定
2.3.14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提取剂及提取方法对大豆种皮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4.2 大豆种皮多糖基本成分分析
2.4.3 色差特性分析
2.4.4 FT-IR分析
2.4.5 单糖组成分析
2.4.6 相对分子量分析
2.4.7 多糖溶液粒度分析
2.4.8 黏度分析
2.4.9 多糖溶解稳定性分析
2.4.10 AFM分析
2.4.11 刚果红实验分析
2.4.12 热重分析
2.4.13 扫描电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大豆种皮多糖糖谱学研究
3.1 引言
3.2 试剂与设备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多糖的部分酸水解
3.3.2 多糖的酶解
3.3.3 HPSEC-MALLS-RI表征多糖的分子量
3.3.4 MALDI-TOF-MS表征多糖图谱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大豆种皮多糖分子量分析
3.4.2 大豆种皮多糖酸水解产物HPSEC图谱分析
3.4.3 大豆种皮多糖酶水解产物HPSEC图谱分析
3.4.4 大豆种皮多糖水解产物特征性指纹图谱比较
3.4.5 大豆种皮多糖酸解后MALDI-TOF-MS图谱分析
3.4.6 大豆种皮多糖酶解后MALDI-TOF-MS图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纯化微波辅助草酸铵多糖的结构解析及高级构象表征
4.1 引言
4.2 试剂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多糖的纯化
4.3.2 多糖基本成分测定
4.3.3 FT-IR测定
4.3.4 单糖组成测定
4.3.5 糖链接测定
4.3.6 分子量测定
4.3.7 AFM测定
4.3.8 透射电镜(TEM)测定
4.3.9刚果红实验
4.3.10 多糖热稳定性测定
4.3.11 扫描电镜测定
4.3.12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多糖的纯化
4.4.2 基本成分分析
4.4.3 FT-IR分析
4.4.4 单糖组成分析
4.4.5 糖链接分析
4.4.6 分子量分析
4.4.7 AFM分析
4.4.8 TEM分析
4.4.9 刚果红实验
4.4.10 热重分析
4.4.11 扫描电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水溶性多糖-蛋白乳状液乳化活性及表面电位的影响[J]. 范宏亮,赵玲玲,李君,王胜男,朱丹实,刘畅,韩金莲,刘贺. 食品科学. 2018(20)
[2]鲽鱼骨超微细鱼骨泥的加工工艺研究[J]. 李学鹏,谢晓霞,范大明,王金厢,仪淑敏,励建荣,李钰金,牟伟丽,沈琳,黄建联,郁晓君,丁浩宸.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1)
[3]微波萃取技术在提取多糖方面的应用[J]. 孟宪群,王知斌,梁珊珊,王秋红,辛运杰,匡海学. 化学工程师. 2017(11)
[4]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 刘淑贞,周文果,叶伟建,陈江平,巫朝华,陈东清,黄建联.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8)
[5]超声辅助浸提拐枣中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J]. 杨海涛,曹小燕. 应用化工. 2017(11)
[6]药物分析技术在天然多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郑园园,童珊珊,徐希明,余江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4)
[7]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2种侧耳多糖的单糖组成[J]. 陈橙,丛媛媛,热米拉·米吉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1)
[8]相对时间法计算凝胶渗透色谱测试大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J]. 于亚萌,谷春秀,鲍尹聪. 高分子通报. 2016(11)
[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阴离子对刚果红/β-葡聚糖络合物的影响[J]. 吴小燕,赵兰,李琳琳,李健,王汉源,吴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11)
[10]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用于矮地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J]. 肖作奇,文晓柯,潘涛,欧阳波,黄懿,田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6(30)
博士论文
[1]阿拉伯木聚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 马福敏.江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利用糖芯片研究海洋多糖及其衍生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D]. 赵小亮.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多糖类高分子交联和降解的研究[D]. 王微微.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27548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多糖初级结构解析技术
1.1.1 红外光谱(FT-IR)技术
1.1.2 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
1.1.3 核磁共振(NMR)技术
1.2 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技术
1.2.1 酶联免疫技术-糖芯片技术
1.2.2 分子模拟技术
1.3 糖谱学的发展及表征方法
1.3.1 凝胶电泳法
1.3.2 高效薄层层析法
1.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4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1.4 本课题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不同提取剂及提取方法对大豆种皮多糖初级结构及构象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剂与设备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种皮多糖提取
2.3.2 基本成分测定
2.3.3 多糖色差测定
2.3.4 FT-IR测定
2.3.5 单糖组成测定
2.3.6 分子量测定
2.3.7 粒径测定
2.3.8 多糖溶液黏度测定
2.3.9 多糖溶解稳定性测定
2.3.10 原子力显微(AFM)测定
2.3.11 刚果红实验
2.3.12 多糖热稳定性测定
2.3.13 扫描电镜测定
2.3.14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提取剂及提取方法对大豆种皮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4.2 大豆种皮多糖基本成分分析
2.4.3 色差特性分析
2.4.4 FT-IR分析
2.4.5 单糖组成分析
2.4.6 相对分子量分析
2.4.7 多糖溶液粒度分析
2.4.8 黏度分析
2.4.9 多糖溶解稳定性分析
2.4.10 AFM分析
2.4.11 刚果红实验分析
2.4.12 热重分析
2.4.13 扫描电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大豆种皮多糖糖谱学研究
3.1 引言
3.2 试剂与设备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多糖的部分酸水解
3.3.2 多糖的酶解
3.3.3 HPSEC-MALLS-RI表征多糖的分子量
3.3.4 MALDI-TOF-MS表征多糖图谱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大豆种皮多糖分子量分析
3.4.2 大豆种皮多糖酸水解产物HPSEC图谱分析
3.4.3 大豆种皮多糖酶水解产物HPSEC图谱分析
3.4.4 大豆种皮多糖水解产物特征性指纹图谱比较
3.4.5 大豆种皮多糖酸解后MALDI-TOF-MS图谱分析
3.4.6 大豆种皮多糖酶解后MALDI-TOF-MS图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纯化微波辅助草酸铵多糖的结构解析及高级构象表征
4.1 引言
4.2 试剂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多糖的纯化
4.3.2 多糖基本成分测定
4.3.3 FT-IR测定
4.3.4 单糖组成测定
4.3.5 糖链接测定
4.3.6 分子量测定
4.3.7 AFM测定
4.3.8 透射电镜(TEM)测定
4.3.9刚果红实验
4.3.10 多糖热稳定性测定
4.3.11 扫描电镜测定
4.3.12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多糖的纯化
4.4.2 基本成分分析
4.4.3 FT-IR分析
4.4.4 单糖组成分析
4.4.5 糖链接分析
4.4.6 分子量分析
4.4.7 AFM分析
4.4.8 TEM分析
4.4.9 刚果红实验
4.4.10 热重分析
4.4.11 扫描电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水溶性多糖-蛋白乳状液乳化活性及表面电位的影响[J]. 范宏亮,赵玲玲,李君,王胜男,朱丹实,刘畅,韩金莲,刘贺. 食品科学. 2018(20)
[2]鲽鱼骨超微细鱼骨泥的加工工艺研究[J]. 李学鹏,谢晓霞,范大明,王金厢,仪淑敏,励建荣,李钰金,牟伟丽,沈琳,黄建联,郁晓君,丁浩宸.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1)
[3]微波萃取技术在提取多糖方面的应用[J]. 孟宪群,王知斌,梁珊珊,王秋红,辛运杰,匡海学. 化学工程师. 2017(11)
[4]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 刘淑贞,周文果,叶伟建,陈江平,巫朝华,陈东清,黄建联.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8)
[5]超声辅助浸提拐枣中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J]. 杨海涛,曹小燕. 应用化工. 2017(11)
[6]药物分析技术在天然多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郑园园,童珊珊,徐希明,余江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4)
[7]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2种侧耳多糖的单糖组成[J]. 陈橙,丛媛媛,热米拉·米吉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1)
[8]相对时间法计算凝胶渗透色谱测试大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J]. 于亚萌,谷春秀,鲍尹聪. 高分子通报. 2016(11)
[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阴离子对刚果红/β-葡聚糖络合物的影响[J]. 吴小燕,赵兰,李琳琳,李健,王汉源,吴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11)
[10]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用于矮地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J]. 肖作奇,文晓柯,潘涛,欧阳波,黄懿,田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6(30)
博士论文
[1]阿拉伯木聚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 马福敏.江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利用糖芯片研究海洋多糖及其衍生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D]. 赵小亮.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多糖类高分子交联和降解的研究[D]. 王微微.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27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2275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