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炼焦工艺所用配合煤炭化关联性与焦炭热态性能
发布时间:2021-07-10 03:26
针对P钢铁企业和G钢铁企业的两对顶装焦炭与捣固焦炭在热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高炉生产中经济技术指标并无明显区别。本文分别选取P钢铁企业的配合煤Coal 1及其对应生产的顶装焦炭Coke A和配合煤Coal 2及其捣固焦炭Coke B;G钢铁企业的配合煤Coal 3及其对应生产的顶装焦炭Coke C和配合煤Coal 4及其捣固焦炭Coke D。从四种不同配合煤的炼焦实验入手,研究在不同堆密度下,煤炭化行为特征参数及其与焦炭质量的对应关系,分析对应生产的焦炭宏观热性质和微观结构,并建立模型预测焦炭动力学行为。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配入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的炼焦用煤而言,提高堆密度会影响煤在热解过程中的炭化行为特征,明显改善炼焦煤的性质指标。但对于挥发分和弱粘结性煤比例适中的炼焦煤而言,提高堆密度对炼焦过程的行为参数并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常规炼焦实验所生产的焦炭满足高炉使用,没有必要采用捣鼓炼焦工艺,增加生产成本。(2)四种配合煤的一些基本性质,如挥发分析出量、最大膨胀压强、最终收缩度,塑性区间和胶质层最大厚度与焦炭冷态强度和热态性能存在一定对应关系。通过炼焦煤的基本性质指标可...
【文章来源】: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炉构造图
高炉内部温度区域图
煤炭化交联性检测装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兴哲煤矿4煤层和8煤层焦煤发热量的确定[J]. 陈燕伟. 煤炭与化工. 2016(11)
[2]捣固焦高温气化反应特性[J]. 王喆,张建良,左海滨,高冰,孔德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12)
[3]捣固焦非等温热反应行为研究[J]. 吴光有,张小勇,郑明东,张增贵.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4]利用基氏流动度指标评价焦煤质量的研究[J]. 宋子逵,项茹,薛改凤,任玉明. 武钢技术. 2013(05)
[5]焦炭结构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 王杰平,谢全安,闫立强,陈君安,胡金山,梁英华. 煤质技术. 2013(05)
[6]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热性质及其检测方法[J]. 郭瑞,汪琦,赵雪飞,孙家富. 过程工程学报. 2013(03)
[7]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影响因素[J]. 齐炜. 煤质技术. 2013(01)
[8]改善焦炭热性能的探讨[J]. 万洋,彭靖,史媛,雷耀辉,吴琼,李凤霞,史世庄. 煤化工. 2012(01)
[9]堆积密度对炼焦煤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J]. 白金锋,李娜,钟祥云,张雅茹,徐君,奚白,刘洪春. 煤炭学报. 2012(02)
[10]捣固焦在涟钢3200m3高炉的使用实践[J]. 梁南山. 中国冶金. 2012(01)
硕士论文
[1]改善捣固炼焦焦炭质量的研究[D]. 吴鹏飞.河北联合大学 2012
[2]捣固炼焦与常规炼焦及其焦炭对比研究[D]. 王慧.武汉科技大学 2009
[3]焦炭颗粒与二氧化碳气化过程的实验与动力学模型的研究[D]. 周玮.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5090
【文章来源】: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炉构造图
高炉内部温度区域图
煤炭化交联性检测装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兴哲煤矿4煤层和8煤层焦煤发热量的确定[J]. 陈燕伟. 煤炭与化工. 2016(11)
[2]捣固焦高温气化反应特性[J]. 王喆,张建良,左海滨,高冰,孔德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12)
[3]捣固焦非等温热反应行为研究[J]. 吴光有,张小勇,郑明东,张增贵.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4]利用基氏流动度指标评价焦煤质量的研究[J]. 宋子逵,项茹,薛改凤,任玉明. 武钢技术. 2013(05)
[5]焦炭结构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 王杰平,谢全安,闫立强,陈君安,胡金山,梁英华. 煤质技术. 2013(05)
[6]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热性质及其检测方法[J]. 郭瑞,汪琦,赵雪飞,孙家富. 过程工程学报. 2013(03)
[7]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影响因素[J]. 齐炜. 煤质技术. 2013(01)
[8]改善焦炭热性能的探讨[J]. 万洋,彭靖,史媛,雷耀辉,吴琼,李凤霞,史世庄. 煤化工. 2012(01)
[9]堆积密度对炼焦煤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J]. 白金锋,李娜,钟祥云,张雅茹,徐君,奚白,刘洪春. 煤炭学报. 2012(02)
[10]捣固焦在涟钢3200m3高炉的使用实践[J]. 梁南山. 中国冶金. 2012(01)
硕士论文
[1]改善捣固炼焦焦炭质量的研究[D]. 吴鹏飞.河北联合大学 2012
[2]捣固炼焦与常规炼焦及其焦炭对比研究[D]. 王慧.武汉科技大学 2009
[3]焦炭颗粒与二氧化碳气化过程的实验与动力学模型的研究[D]. 周玮.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5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2750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