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宝鸡麟游长焰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8:04
煤炭是我国能源与化工原料的支柱来源,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大量低阶煤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煤炭的生物转化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的煤炭大分子解聚的化学反应。因为这一技术具有易操作、成本低、能耗小、环境友好、降解产物附加值高等特点,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投身于煤的微生物转化技术研究。本文选择了四种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云芝菌、裂褶菌、白腐菌)与四种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为实验菌种。考察这八种微生物降解宝鸡麟游长焰煤的能力,结果显示真菌中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27.45%,细菌中多粘类芽孢杆菌降解效率达到69.97%,可以看出对于相同的煤样,多粘类芽孢杆菌具有突出的降解能力。考察煤样氧化程度、实验时间、菌液用量、煤样粒径等因素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与多粘类芽孢杆菌降解煤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煤样氧化程度越高降解效率越高;随着时间的增加,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先逐渐增加并慢慢趋于平稳,菌液用量亦是如此;而煤样粒度对真菌的降解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对于细菌来说粒径越小降解效率越高。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多粘类芽孢杆菌降解煤的实验条件,考...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细菌固体培养的形貌图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2.1 细菌固体培养的形貌图(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多粘类芽孢杆菌;C:苏云金芽孢杆菌;D:沙门氏菌)Fig.2.1 The morphology of bacteria in solid medium(A: Staphylococcus aureus B: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D: Salmonella)A BC D
3 真菌降解煤的实验研究3.2.2 煤样粒度对煤样降解率的影响在实验中选择了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实验菌种;实验用煤为 0.5g、粒径分别为 0.5-1mm、1-2 mm、2-2.5 mm,煤样的氧化程度为 8mol/L 硝酸氧化煤;在恒温震荡培养箱中32 ℃,180r/min 条件下反应 20 天,每一个粒径采用三个平行试验以及一个无菌空白试验。实验结束后将液体产物过滤,将残余的菌煤混合物进行分离,挑出菌丝,将残煤用蒸馏水进行反复的冲洗直至没有菌丝残存,烘干煤样称重,按照 2.5.2 小节中公式(1)计算在不同粒径下煤样的降解率。图 3.2 为以粒度为单一变量的实验实物图,每幅图中的三个实验瓶所加入的煤样粒度由左到右依次为:0.5-1 mm、1-2 mm、2-2.5 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煤炭资源供给情景分析[J]. 孟凡生,孙亚诺,刘丽. 中国能源. 2016(01)
[2]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转化次烟煤的实验研究[J]. 徐敬尧,张明旭. 煤炭学报. 2015(10)
[3]煤炭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J]. 康德.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5(01)
[4]不同来源微生物的溶煤效果分析[J]. 赵帅伟,潘结南. 中国煤炭. 2014(11)
[5]不同煤阶煤的微生物增透效果和机理分析[J]. 郭红玉,罗源,马俊强,夏大平,季长江,苏现波. 煤炭学报. 2014(09)
[6]低阶煤分质利用的前景展望及建议[J]. 张国昀. 当代石油石化. 2014(09)
[7]球红假单胞菌原生质体的微波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J]. 徐敬尧,张明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01)
[8]浅谈我国在煤炭热解技术中的研究发展[J]. 许红霞. 煤炭技术. 2013(10)
[9]多粘类芽孢杆菌对褐煤的降解转化试验研究[J]. 尹艳.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3(02)
[10]煤炭分质转化理念与路线的形成和发展[J]. 甘建平,马宝岐,尚建选,马晓迅,杨占彪. 煤化工. 2013(01)
硕士论文
[1]煤的微生物溶解及液化机理的研究[D]. 王英.山东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625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细菌固体培养的形貌图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2.1 细菌固体培养的形貌图(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多粘类芽孢杆菌;C:苏云金芽孢杆菌;D:沙门氏菌)Fig.2.1 The morphology of bacteria in solid medium(A: Staphylococcus aureus B: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D: Salmonella)A BC D
3 真菌降解煤的实验研究3.2.2 煤样粒度对煤样降解率的影响在实验中选择了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实验菌种;实验用煤为 0.5g、粒径分别为 0.5-1mm、1-2 mm、2-2.5 mm,煤样的氧化程度为 8mol/L 硝酸氧化煤;在恒温震荡培养箱中32 ℃,180r/min 条件下反应 20 天,每一个粒径采用三个平行试验以及一个无菌空白试验。实验结束后将液体产物过滤,将残余的菌煤混合物进行分离,挑出菌丝,将残煤用蒸馏水进行反复的冲洗直至没有菌丝残存,烘干煤样称重,按照 2.5.2 小节中公式(1)计算在不同粒径下煤样的降解率。图 3.2 为以粒度为单一变量的实验实物图,每幅图中的三个实验瓶所加入的煤样粒度由左到右依次为:0.5-1 mm、1-2 mm、2-2.5 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煤炭资源供给情景分析[J]. 孟凡生,孙亚诺,刘丽. 中国能源. 2016(01)
[2]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转化次烟煤的实验研究[J]. 徐敬尧,张明旭. 煤炭学报. 2015(10)
[3]煤炭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J]. 康德.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5(01)
[4]不同来源微生物的溶煤效果分析[J]. 赵帅伟,潘结南. 中国煤炭. 2014(11)
[5]不同煤阶煤的微生物增透效果和机理分析[J]. 郭红玉,罗源,马俊强,夏大平,季长江,苏现波. 煤炭学报. 2014(09)
[6]低阶煤分质利用的前景展望及建议[J]. 张国昀. 当代石油石化. 2014(09)
[7]球红假单胞菌原生质体的微波诱变及其煤炭降解转化[J]. 徐敬尧,张明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01)
[8]浅谈我国在煤炭热解技术中的研究发展[J]. 许红霞. 煤炭技术. 2013(10)
[9]多粘类芽孢杆菌对褐煤的降解转化试验研究[J]. 尹艳.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3(02)
[10]煤炭分质转化理念与路线的形成和发展[J]. 甘建平,马宝岐,尚建选,马晓迅,杨占彪. 煤化工. 2013(01)
硕士论文
[1]煤的微生物溶解及液化机理的研究[D]. 王英.山东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284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