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川芎生地药对作用机制的系统药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9:06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盆腔病变的情况下的痛经,其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中医药(TCM)在治疗这种疾病的综合性、整体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复方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显示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中草药所含成分成百上千以及其作用靶点数多,这就导致对其机理的研究十分困难。川芎生地药对早在《中药经典》就有记载,在临床上长期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疾病,尤其是原发性痛经。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和解释川芎生地药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挖掘,我们建立了目前为止最全的川芎生地药对成分数据集。并且,通过口服利用度筛选和类药性评估为川芎生地药对筛选出13个活性成分,靶向37个靶点。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阐明了川芎生地药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草药主要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炎症返修、缓解疼痛和增强免疫系统四个功能模块发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此外,这些模块的实现依赖于一个复杂的通络网络,这个通路网络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和NF-κB信号通路。总之,本研...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痛经
        1.1.1 介绍
        1.1.2 发病机制
        1.1.3 治疗
    1.2 药对简介
    1.3 川芎生地药对简介及研究进展
        1.3.1 川芎
        1.3.2 生地
    1.4 系统药理学
        1.4.1 系统药理学
        1.4.2 中药系统药理学
        1.4.3 系统药理学在中医药上的应用
        1.4.4 ADME/T:分子水平
        1.4.5 网络药理学:网络水平
    1.5 本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成分数据库建立
    2.2 ADME性质筛选
        2.2.1 口服利用度
        2.2.2 类药性指数
    2.3 靶点预测和分析
        2.3.1 靶点识别
        2.3.2 GOBP富集分析
    2.4 网络图构建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候选化合物的筛选
    3.2 靶点识别和GOBP分析
    3.3 网络药理学研究
        3.3.1 化合物-靶点网络
        3.3.2 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
        3.3.3 靶点-疾病网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川芎生地药对的成分及ADME参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发性痛经近年中医治疗进展[J]. 唐勇,付红娟,陈致尧,赵贤坤,闵佳慧,杨雪丽,黄文婷,刘玲,彭德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03)
[2]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J]. 唐亚芳,杨岸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0)
[3]单味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规律探讨[J]. 倪建俐,朱美文,朗苗苗,张攀,任福尧.  吉林中医药. 2018(05)
[4]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J]. 朱冬宁,陈驰,王淑美,王颖芳.  广东化工. 2018(07)
[5]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靳春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17(16)
[6]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论治原发性痛经[J]. 包蕾,王济,闵佳钰,秦静波,王琦.  中医学报. 2016(12)
[7]中药镇痛机理研究概述[J]. 陆怡,朱元章,朱国福,潘颖宜.  世界中医药. 2015(04)
[8]一氧化氮介导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 王筱婧,左艳敏,王东兴,祝倩.  免疫学杂志. 2015(05)
[9]系统药理学原理、方法及在中医药中的应用[J]. 张文娟,王永华.  世界中医药. 2015(02)
[10]不同时机给药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雌激素受体、缩宫素受体的影响[J]. 蒲宝婵,李爱主,方玲.  吉林中医药. 2014(12)

硕士论文
[1]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卓晓纯.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0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320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