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芳香溶剂热处理对准东煤结构及其加氢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18 07:08
  煤的加氢液化是现代煤化工中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煤的加氢液化可以将固态的煤转化为利用价值更高的液态燃料,对我国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在新疆准东地区开采的准东煤由于储量巨大,反应活性好,是煤加氢液化的理想原料。但其较高的钠离子含量,导致在加氢液化中油收率偏低,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本文选取准东高钠煤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溶剂热处理方式,系统研究准东煤在溶剂热处理过程中物化结构的改变及其对后续加氢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针对溶剂热处理过程中准东煤物化结构的改变,本文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深入研究了溶剂热处理对煤样大分子结构及热解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采用离子交换处理将可交换钠负载到煤基质中,研究其在热转化过程中的行为。离子交换处理后,煤样的最大质量损失变小,煤中交联结构得到增强,煤基质结构更加致密。但是准东煤的骨架结构没有明显改变且其无定形碳结构和大芳环体系的相对比例也几乎不变。(2)溶剂热处理后,准东煤表面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增加,但是其大分子骨架结构没有受到影响,只有部分羧基发生分解。溶剂热处理后,大部分钠离子被保留在煤中,但其赋存形态的含量却有所改变。与煤...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芳香溶剂热处理对准东煤结构及其加氢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技术路线图

工艺,加氢液化,提质加工,重质液化油


化反应条件极为苛刻,反应温度为 470oC,反应压力则高达 70 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国外相继开发出第二代煤加氢液化工艺研究公司研发的氢煤法,海湾石油公司研发的溶剂精炼煤法,发的供氢溶剂法等,但上述工艺皆存在设备投资大,成本高,化生产。随后,第三代煤加氢液化工艺得到发展,如德国的液成工艺(IGOR+)、美国的 HTI 工艺及中国的神华煤加氢液化工代煤加氢液化工艺代表了当前最先进的煤加氢液化工艺的发展主要特点是液化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液化油收率较高,生产现了工业化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后,煤加氢液化工艺又有了新突破与新发展。将液化油的提质加工与煤直接加氢液化工艺相结合,轻、重质直接进入在线的二次加氢设备。既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氢耗。此外,对重质产物进行溶剂萃取,获得的重质液化油可剂,显著地提高液化油收率。煤加氢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

谱图,煤样,XPS谱图,谱图


20图 3-1 准东煤与其处理煤样的 XPS 谱图:C1s(左)和 O1s(右)Fig.3-1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 of Zhundong coal and its treated coals: C1s (left) andO1s (righ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氢液化复杂多相体系氢传递催化机理[J]. 赵鹏,毛学锋,张晓静,李军芳,常秋连,钟金龙.  煤炭学报. 2018(S1)
[2]我国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与产业发展方向[J]. 黄格省,李雪静,杨延翔,张博,金羽豪,师晓玉.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17(06)
[3]空化洗油微波溶胀对新疆准东西沟煤直接液化性能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J]. 马亚亚,马凤云,何芳,孙志强,莫文龙,张晓静.  煤炭学报. 2017(10)
[4]铁基复配催化剂对红柳林煤液化性能的影响[J]. 朱泽楷,黄胜,吴诗勇,吴幼青,高晋生,郑化安,闵小建,尚建选.  煤炭转化. 2016(03)
[5]燃用准东煤电站锅炉灰沉积形成过程中的矿物演变与热力学模拟[J]. 杨光,张彦威,寇希文,周志军,王智化,周俊虎,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2015(10)
[6]铁基准均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煤直接液化中的应用[J]. 闫召文,刘月娥,马凤云,葛鹏.  现代化工. 2015(04)
[7]煤中矿物质对灰熔融和燃烧特性的影响[J]. 陈凡敏,王嘉瑞,赵冰,李小江,覃涛.  燃料化学学报. 2015(01)
[8]水热处理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加氢液化反应性的影响[J]. 李华民.  煤化工. 2013(03)
[9]溶剂对煤液化影响的研究[J]. 薛永兵,凌开成.  燃料化学学报. 2012(11)
[10]燃用高钠煤对锅炉受热面的影响[J]. 于强,张健强.  锅炉制造. 2012(04)

博士论文
[1]负载型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的煤的加氢裂解[D]. 赵美霞.中国矿业大学 2016
[2]预处理对煤液化反应性的影响研究[D]. 李华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3]甲烷气氛下煤快速液化反应特性研究[D]. 蔡俊青.天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煤及其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裂解研究[D]. 刘启文.安徽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99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399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