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功能材料的高性能纳滤膜的制备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14 19:39
作为一种新兴膜技术,纳滤(NF)具有绿色、高效、低能耗等优势,迅速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然而,当前市售聚合物纳滤膜渗透通量较低,这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膜面积以及更高的成本投入。因此,亟需制备一种具有高通量、高截留率的纳滤膜。本论文首先由多孔功能材料MCM-41出发,经3-氨丙级三乙氧基硅烷(APTES)修饰制得NH2-MCM-41,并将其填充至聚酰亚胺(PI)中制备NH2-MCM-41/PI混合基质膜。结果表明,NH2-MCM-41与PI发生化学交联,提高了多孔材料与聚合物两相间的相容性;同时,MCM-41的介孔性质为溶剂扩散提供了额外传输通道,大幅降低了溶剂跨膜传输阻力;此外,改性后的MCM-41含有亲水基团-NH2,亦促进了极性分子(水和醇类)的传输。填充量对该混合基质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填充量为5wt%时,其分离效果达到最佳;与纯PI膜相比,水通量、乙醇通量和异丙醇通量分别提高102%、78%和131%,且截留率与纯膜基本一致。在连续运行50h过程中,NH2-MCM-41/PI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稳定,具有较为优异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其次,采用原位溶剂热合成法,在表面修饰后的...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纳滤膜分离形式:(a)死端过滤,(b)错流过滤??Figure?1-2?Nanofiltration?membrane?separation:?(a)?dead-end?filtration,?(b)?cross-flow?filtration??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厚度来调节纳滤膜的渗透通量以及选择性,而底部指状孔结构主要起机械支撑作用;??薄层复合纳滤膜包括下层超滤基底和上层致密皮层两部分,两部分由不同的材质构成,??通常是首先获得超滤基底,然后起选择分离作用的致密皮层通过特定的方法构筑。其??中,整体非对称纳滤膜主要制备方法为L-S相转化法,薄层复合纳滤膜则通过界面聚??合法、层层自组装法、表面涂覆法和表面接枝法等复合法制备。??a>?b)?(Dense?top?layer)??图1-3纳滤膜结构:(a)整体非对称纳滤膜,(b)薄层复合纳滤膜??Figure?1-3?Structure?of?nanofiltration?membrane:?(a)?Integrally?skinned?asymmetric?(ISA)?NF??membrane,?(b)?Thin?film?composite?(TFC)?NF?membrane??1_2丄1?L-S相转化法??L-S相转化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制膜方法[15],最早由Sourirajan和Loeb于??1960s发明使用。其方法为首先将制膜材料和添加剂按照特定比例和浓度溶入溶剂中??充分搅拌制得均质聚合物溶液即铸膜液,随后通过流涎、刮涂或者纺丝等方法制得平??板膜或者中空纤维膜,再将膜沉浸入非溶剂浴(常用水或者乙醇),此时溶剂分子与非??溶剂分子发生快速的传质交换,改变了其热力学状态,进而相分离得到固态膜[16]。其??中,连续的聚合物富相转化为膜的基体,而散的聚合物贫相转化为膜内部的孔隙。??通常为了增强膜的机械性能,常将铸膜液刮涂在无纺布上。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条件温和,
苯二胺(PPD)、间苯二胺(MPD)和哌嗪(PIP)等;而有机相单体??多采用酰氯等,比如均苯三甲酰氯(TMC)、对苯二甲酰氯(TC)和间苯二甲酰氯(1C)??等[^9]。两种单体都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和聚合速率,通常在数分钟乃至数秒内完成??聚合反应[2()]。可以通过调节单体的种类与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后续处理的温度与方法??来优化最终选择皮层的结构,获得高渗透通量高选择性的复合膜[21]。??水相溶液??超滤基底?I沉浸入??聚酰胺复合层?油相溶液I油相拾液??一繞??图1-4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Figure?1-4?Preparation?of?nanofiltration?membrane?by?interfacial?polymerization??1.2.1.3层层自组装法??层层自组装法[22]主要是依靠正、负两种材料通过静电作用交替装配在带电基膜上??而制备纳滤膜的一种方法,同时也配合有氢键作用、配位效应、疏水作用、生物特异??性结合等相互作用力。其操作方法和界面聚合类似,首先将带电基膜在其中一种聚电??解质的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擦拭去多余的液体,再浸泡在另一种聚电解质的溶??液中,循环交替多次。除了浸泡方法之外,目前还存在喷涂、旋涂、电场强化等多种??工艺。通过改变循环的次数,可以精确调控纳滤膜的厚度以及膜表面电荷密度的分布,??进而来优化纳滤膜的结构[23]。同时,基膜的材质,聚电解质的浓度和种类也是改变最??终膜性能的关键因素。这种方法不涉及有机溶剂的使用,绿色环保,但是往往需要循??环多次,因此制备效率是需要考量的一种重点,另外膜表面是通过静电作用等作用力??组装而成,这也给膜的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olymer-based membranes for solvent-resistant nanofiltration: A review[J]. Siow Kee Lim,Kunli Goh,Tae-Hyun Bae,R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11)
本文编号:3495235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纳滤膜分离形式:(a)死端过滤,(b)错流过滤??Figure?1-2?Nanofiltration?membrane?separation:?(a)?dead-end?filtration,?(b)?cross-flow?filtration??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厚度来调节纳滤膜的渗透通量以及选择性,而底部指状孔结构主要起机械支撑作用;??薄层复合纳滤膜包括下层超滤基底和上层致密皮层两部分,两部分由不同的材质构成,??通常是首先获得超滤基底,然后起选择分离作用的致密皮层通过特定的方法构筑。其??中,整体非对称纳滤膜主要制备方法为L-S相转化法,薄层复合纳滤膜则通过界面聚??合法、层层自组装法、表面涂覆法和表面接枝法等复合法制备。??a>?b)?(Dense?top?layer)??图1-3纳滤膜结构:(a)整体非对称纳滤膜,(b)薄层复合纳滤膜??Figure?1-3?Structure?of?nanofiltration?membrane:?(a)?Integrally?skinned?asymmetric?(ISA)?NF??membrane,?(b)?Thin?film?composite?(TFC)?NF?membrane??1_2丄1?L-S相转化法??L-S相转化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制膜方法[15],最早由Sourirajan和Loeb于??1960s发明使用。其方法为首先将制膜材料和添加剂按照特定比例和浓度溶入溶剂中??充分搅拌制得均质聚合物溶液即铸膜液,随后通过流涎、刮涂或者纺丝等方法制得平??板膜或者中空纤维膜,再将膜沉浸入非溶剂浴(常用水或者乙醇),此时溶剂分子与非??溶剂分子发生快速的传质交换,改变了其热力学状态,进而相分离得到固态膜[16]。其??中,连续的聚合物富相转化为膜的基体,而散的聚合物贫相转化为膜内部的孔隙。??通常为了增强膜的机械性能,常将铸膜液刮涂在无纺布上。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条件温和,
苯二胺(PPD)、间苯二胺(MPD)和哌嗪(PIP)等;而有机相单体??多采用酰氯等,比如均苯三甲酰氯(TMC)、对苯二甲酰氯(TC)和间苯二甲酰氯(1C)??等[^9]。两种单体都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和聚合速率,通常在数分钟乃至数秒内完成??聚合反应[2()]。可以通过调节单体的种类与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后续处理的温度与方法??来优化最终选择皮层的结构,获得高渗透通量高选择性的复合膜[21]。??水相溶液??超滤基底?I沉浸入??聚酰胺复合层?油相溶液I油相拾液??一繞??图1-4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Figure?1-4?Preparation?of?nanofiltration?membrane?by?interfacial?polymerization??1.2.1.3层层自组装法??层层自组装法[22]主要是依靠正、负两种材料通过静电作用交替装配在带电基膜上??而制备纳滤膜的一种方法,同时也配合有氢键作用、配位效应、疏水作用、生物特异??性结合等相互作用力。其操作方法和界面聚合类似,首先将带电基膜在其中一种聚电??解质的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擦拭去多余的液体,再浸泡在另一种聚电解质的溶??液中,循环交替多次。除了浸泡方法之外,目前还存在喷涂、旋涂、电场强化等多种??工艺。通过改变循环的次数,可以精确调控纳滤膜的厚度以及膜表面电荷密度的分布,??进而来优化纳滤膜的结构[23]。同时,基膜的材质,聚电解质的浓度和种类也是改变最??终膜性能的关键因素。这种方法不涉及有机溶剂的使用,绿色环保,但是往往需要循??环多次,因此制备效率是需要考量的一种重点,另外膜表面是通过静电作用等作用力??组装而成,这也给膜的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olymer-based membranes for solvent-resistant nanofiltration: A review[J]. Siow Kee Lim,Kunli Goh,Tae-Hyun Bae,R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11)
本文编号:3495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4952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