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的RDX基混合炸药热安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9 19:29
黑索今(RDX)作为混合炸药中的常用炸药,是枪炮发射药和固体推进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克托今(HMX)常掺杂于RDX改变其性能,但RDX与HMX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往往会改变RDX的分解规律,从而影响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将RDX与HMX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RDX基混合炸药的热分解过程更为复杂,其吸放热过程以及两放热峰之间分别发生耦合,而目前的热分析动力学计算方法都是基于完整的放热过程。为此,本文对其热分解曲线进行解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热分析动力学计算,获得RDX基混合炸药较为准确的热分解及绝热诱导期等安全参数,对揭示RDX基混合炸药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安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RDX基混合炸药的热安全特性研究为主线,首先采用微热量热仪(C600)对RDX进行线性升温实验,得到RDX的热分解曲线,其吸放热发生耦合。在耦合状态下,采用Kissinger、Ozawa与Friedman法分别对RDX进行热分析动力学计算,获得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不同比例(9:1、8:2、7:3、6:4、5:5)的RDX基混合炸药进行热分解测试,结果表明RDX和HMX混合后热稳定性良好,采用上述三种动力...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1.2.2 热安全性预测
1.2.3 耦合效应研究
1.3 本文工作
2 热分解动力学主要分析及测试方法
2.1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
2.1.1 Kissinger法
2.1.2 Ozawa法
2.1.3 Friedman法
2.1.4 Starink方法
2.1.5 Popescu方法
2.1.6 多元非线性拟合法
2.1.7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
2.2 热分析主要测试方法
2.2.1 线性升温法
2.2.2 热履历法
2.2.3 等温法
2.3 本章小结
3 RDX热分解及热稳定性研究
3.1实验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条件
3.2 RDX动态热分解特性
3.3 RDX热分析动力学
3.4 RDX绝热诱导期计算
3.5 RDX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预测
3.6 本章小结
4 RDX基混合炸药热分解及热稳定性研究
4.1实验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条件
4.2 RDX基混合炸药动态热分解特性
4.3 RDX基混合炸药热分析动力学
4.4 RDX基混合炸药绝热诱导期TMRad计算
4.5 RDX基混合炸药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预测
4.6 本章小结
5 热分解耦合效应分析
5.1 解耦原理
5.2 RDX热分解解耦
5.2.1 热分解曲线解耦结果与分析
5.2.2 热分析动力学
5.3 RDX基混合炸药热分解解耦
5.3.1 热分解曲线解耦结果与分析
5.3.2 热分析动力学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致谢
本文编号:3794075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1.2.2 热安全性预测
1.2.3 耦合效应研究
1.3 本文工作
2 热分解动力学主要分析及测试方法
2.1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
2.1.1 Kissinger法
2.1.2 Ozawa法
2.1.3 Friedman法
2.1.4 Starink方法
2.1.5 Popescu方法
2.1.6 多元非线性拟合法
2.1.7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
2.2 热分析主要测试方法
2.2.1 线性升温法
2.2.2 热履历法
2.2.3 等温法
2.3 本章小结
3 RDX热分解及热稳定性研究
3.1实验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条件
3.2 RDX动态热分解特性
3.3 RDX热分析动力学
3.4 RDX绝热诱导期计算
3.5 RDX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预测
3.6 本章小结
4 RDX基混合炸药热分解及热稳定性研究
4.1实验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条件
4.2 RDX基混合炸药动态热分解特性
4.3 RDX基混合炸药热分析动力学
4.4 RDX基混合炸药绝热诱导期TMRad计算
4.5 RDX基混合炸药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预测
4.6 本章小结
5 热分解耦合效应分析
5.1 解耦原理
5.2 RDX热分解解耦
5.2.1 热分解曲线解耦结果与分析
5.2.2 热分析动力学
5.3 RDX基混合炸药热分解解耦
5.3.1 热分解曲线解耦结果与分析
5.3.2 热分析动力学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致谢
本文编号:3794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79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