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化学研究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大豆油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08 21:15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人体多种疾病损伤是由体内过剩的自由基导致的,因而寻找能够安全高效地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具备很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多种活性功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仅从实验方法并不能从本质上解释物质清除自由基的机理,因而人们转向使用量子化学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密度泛函理论因具有耗时短、精度高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运用该理论研究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在食品领域中已有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论文首先采用密度泛函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对二氢杨梅素、杨梅素、桑色素、山奈酚、高良姜素这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探索其抗氧化活性提供新思路。接着,对比分析上述五种黄酮类化合物与合成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抗氧化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二氢杨梅素、杨梅素、桑色素、山奈酚、高良姜素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以及三种可能作用的抗氧化机制包括氢原子转移(HAT)、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SET-PT)和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机制(SPLET)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了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在气态和溶剂环...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前言
1.2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及危害
1.3 天然抗氧化剂
1.4 黄酮类化合物介绍及其功效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制
1.6 量子化学
1.6.1 简介
1.6.2 密度泛函理论介绍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五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论计算
2.1 前言
2.2 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分析
2.3.2 分子性质
2.3.3 氢原子转移(HAT)机制
2.3.4 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SET-PT)机制
2.3.5 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SPLET)机制
2.3.6 前线分子轨道
2.3.7 三种热力学机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杨梅素清除羟自由基的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吉布斯自由能分析
3.3.2 过渡态结果分析与讨论
3.3.3 反应速率常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能力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Schaal烘箱加速氧化实验
4.3.2 过氧化值的测定
4.3.3 抗氧化系数
4.3.4 茴香胺值的测定
4.3.5 总氧化值的计算
4.3.6 食用油脂货架期的预测
4.3.7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过氧化值结果分析
4.4.2 茴香胺值结果分析
4.4.3 总氧化值结果分析
4.4.4 食用油脂货架期的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32508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前言
1.2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及危害
1.3 天然抗氧化剂
1.4 黄酮类化合物介绍及其功效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制
1.6 量子化学
1.6.1 简介
1.6.2 密度泛函理论介绍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五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论计算
2.1 前言
2.2 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分析
2.3.2 分子性质
2.3.3 氢原子转移(HAT)机制
2.3.4 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SET-PT)机制
2.3.5 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SPLET)机制
2.3.6 前线分子轨道
2.3.7 三种热力学机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杨梅素清除羟自由基的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吉布斯自由能分析
3.3.2 过渡态结果分析与讨论
3.3.3 反应速率常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能力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Schaal烘箱加速氧化实验
4.3.2 过氧化值的测定
4.3.3 抗氧化系数
4.3.4 茴香胺值的测定
4.3.5 总氧化值的计算
4.3.6 食用油脂货架期的预测
4.3.7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过氧化值结果分析
4.4.2 茴香胺值结果分析
4.4.3 总氧化值结果分析
4.4.4 食用油脂货架期的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32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8325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