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鹰嘴豆纳豆发酵工艺优化及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8:09
【摘要】:纳豆是将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接种到煮熟的大豆中,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而成的传统豆类发酵食品。具有溶血栓、抗氧化、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具有良好的溶栓功能,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选取四种豆类作为发酵原料,对鹰嘴豆纳豆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纳豆激酶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加速储存实验对鲜纳豆及纳豆激酶冻干粉的储存稳定性及储存期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纳豆激酶和纳豆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实验研究豆类种类、蒸煮时间、基质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后熟时间对纳豆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鹰嘴豆发酵纳豆中纳豆激酶含量最高,达986.3 IU/g,比同水平下黄豆发酵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活性高。鹰嘴豆发酵纳豆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47h,所建立模型预测纳豆激酶活性为978.2 IU/g,实验所得纳豆激酶活性为986.3 IU/g,与理论预测值接近。所建立模型能够预测鹰嘴豆发酵纳豆过程。(2)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工艺优化。采用离心、盐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柱层析对纳豆激酶进行提取纯化,分别对盐析及柱层析进行了工艺优化。盐析法提取纳豆激酶的最优工艺为:v_(硫酸铵):v_(粗酶液)=2:1,盐析搅拌转速为600 r/min,盐析温度40℃,提取时间16 h时,此工艺下所提取纳豆激酶酶活性为350.2 IU/mL。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纳豆激酶最优工艺为:纳豆激酶上样量1 mL,上样浓度为0.1 g/mL,洗脱剂用量150 mL,洗脱时间500 min,所纯化纳豆激酶酶活达到89032.6 IU/mL,纯度高达90%。(3)利用加速储存实验对鲜纳豆及纳豆激酶冻干粉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加速储存实验估算出鲜纳豆分别在25℃、4℃储存时,酶活损失10%的时间分别为16.6 d和1.28年;酶活损失50%的时间分别为0.26年和7.62年。纳豆激酶冻干粉分别在25℃、4℃储存时,酶活损失10%的时间分别为14.6 d和0.47年;酶活损失50%的时间分别为0.26年和3.11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筛选了一种适合纳豆发酵的豆类——鹰嘴豆,明确了鹰嘴豆发酵纳豆最优工艺,并对纳豆激酶的提取纯化进行了工艺优化,同时利用加速储存实验明确了鲜纳豆及纳豆激酶冻干粉的储存稳定性及储存期。课题的完成为纳豆及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图文】:

示意图,血管内凝血,纳豆激酶,溶栓


图 1-1 纳豆激酶溶栓机理Figure 1-1 Nattokinase thrombolytic mechanism小板与纤维蛋白在血管内凝血形成的,而凝血反应常运作时,血液的动态平衡是由各个系统相互制约现问题,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血栓的形成。据激酶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能力,从而具有溶血豆激酶的溶栓机理示意图。由图可知,纳豆激酶的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mnipenActivator, t-PA)来实生内源t-PA的同时,降解纤溶酶激活剂的抑制剂(P,减少其对 t-PA 的抑制作用。t-PA 可激活体内纤溶外,纳豆激酶激活尿激酶原使其形成尿激酶,激活对纤溶蛋白原不敏感,但能直接将纤维蛋白降解为激酶正是由于这种直接和间接相互结合的溶栓机理力的检测方法

生长曲线,纳豆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纳豆


6、48、72、96h,转入 4 ℃冰箱后熟 24h,以发酵所得成熟纳豆中纳评价结果为指标,研究发酵时间对纳豆发酵的影响。熟时间对纳豆发酵的影响0g鹰嘴豆加入至250mL锥形瓶中清洗浸泡,加水至25%的基质含水量 下高压蒸煮 20 min,按 3%接种量接入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液,33 ℃静 4 ℃冰箱分别后熟 16、20、24、28、32h,以所发酵成熟纳豆中纳豆价结果为指标,,研究后熟时间对纳豆发酵的影响。应面优化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选取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接酵温度(因素 B)、发酵时间(因素 C),以纳豆激酶活性为指标,采0.6 软件进行 3 因素 3 水平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果与分析豆杆菌生长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赵志峰;靳岳;钟威;严芳;吕金刚;;改善纳豆风味与营养特性工艺的对比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年04期

2 元振华;;纳豆的制作及营养价值[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年09期

3 刘超群;;两种豆类材料的纳豆制品纳豆激酶活性动态分析[J];种子科技;2018年01期

4 付文静;王家林;张杰;;中国纳豆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食品工业;2018年03期

5 ;纳豆改变命运 养生成就人生[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06期

6 李宏梁;尉璐杰;王欢;杜磊;黄峻榕;孙宝国;刘小晶;雷静;;国产与进口鲜纳豆活菌数、感官品质及酶活的分析比较[J];中国酿造;2018年11期

7 周颖;;纳豆怎么就火了?[J];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Z1期

8 齐凤元;毕海燕;邵悦;刘丽萍;;花生纳豆与传统纳豆营养成分含量对比[J];中国调味品;2017年05期

9 刘天;;HACCP管理体系在纳豆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6年10期

10 宁杰;肖兰;;纳豆-茶树菇深层发酵液果冻的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克波;王琢;孙丽萍;李晶;;中式纳豆生产工艺优化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董绪燕;胡小加;刘昌盛;郭璐璐;张文;汪雪芳;周新安;李培武;黄凤洪;陈洪;;纳豆肽中功能活性成分毛细管电泳分析[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娟;陈渝;鲍金勇;黄东;;纳豆菌的功能、培养条件及其应用[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湘莉;沈翔;张建华;;纳豆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婕;刘宁;;纳豆的保健功效与人类健康[A];食物功效成分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黄占旺;上官新晨;程军辉;吴垂双;万飞;;纳豆混合发酵技术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安秀峰;安雪娇;刘河汝;张波;;纳豆脂肽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8 彭润玲;徐成海;张世伟;李成华;寇巍;;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彭润玲;徐成海;张世伟;李成华;寇巍;;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炳文;张桂香;曲荣波;;中国传统食学文化中蕴含的营养思想[A];2015食文化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改善营养抗疾病 纳豆科技显神通[N];保健时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孙玲玲;纳豆 我们也有[N];丹东日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谢玲 通讯员 李e

本文编号:2642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42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