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视野下的民间枕顶视觉艺术创新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4:58
【摘要】:枕头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亲密接触的卧具之一,也是人类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近代随着西方流线枕的盛行而日渐式微。传统瓷枕和布枕两端皆有枕顶,又称枕顶绣、枕顶花,它是枕具文化中民俗含量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在现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下,枕顶绣如何实现自身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如何在设计实践中传承此民间艺术,是本选题研究重点。本选题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枕顶绣片实物为依托,采用文献检索、实物归纳等方法研究枕顶绣的视觉艺术特征。通过全面分析枕顶绣的纹样、构图、色彩、工艺,将提取的视觉艺术符号结合生活美学理论为指导,应用于室内纺织品和旅游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首先对馆藏的117对枕顶绣实物进行测量和分类,标记枕顶的尺寸、工艺、材质,针对所有枕顶绣片,从地域、形状、质地、工艺、色彩和图案的类别进行分类汇总和比较分析,从而归纳枕顶视觉艺术特征。生活美学是当代美学三大流行趋势之一,是现代人美学思想和生活态度的外化,而枕顶作为枕文化中最具审美价值的部分,蕴含了古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不同地域丰富的民俗内涵,其次通过对枕顶视觉艺术在当下社会生活表现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提取的枕顶视觉艺术符号应用于室内纺织品和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以达枕顶艺术传承之目的。
【图文】:
我国最早发现的枕头实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文献中早已有关于枕头的记载。枕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枕头一起度过的[1]。历史上关于枕头的记载有很多,传说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枕具,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七》援引此事,断言“则商纣之时,已有其制矣。”这是见诸文献的年代最早的枕具[2],稍晚的文献有《诗经》。当时的枕头是与古代丧葬文化有一定关联,枕头在当时是不能让外人看到的“私亵之用”,最著名的关于枕头的神话是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取此书之题做《邯郸记》剧本,后世的“黄粱梦”“邯郸梦”等词语皆出于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枕,,卧所荐首者。从木,Q樕!贝笠馕湃怂跏焙岬嬖诤竽陨缀秃蟛弊又涞哪咀H缤
本文编号:2664511
【图文】:
我国最早发现的枕头实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文献中早已有关于枕头的记载。枕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枕头一起度过的[1]。历史上关于枕头的记载有很多,传说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枕具,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七》援引此事,断言“则商纣之时,已有其制矣。”这是见诸文献的年代最早的枕具[2],稍晚的文献有《诗经》。当时的枕头是与古代丧葬文化有一定关联,枕头在当时是不能让外人看到的“私亵之用”,最著名的关于枕头的神话是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取此书之题做《邯郸记》剧本,后世的“黄粱梦”“邯郸梦”等词语皆出于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枕,,卧所荐首者。从木,Q樕!贝笠馕湃怂跏焙岬嬖诤竽陨缀秃蟛弊又涞哪咀H缤
本文编号:2664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6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