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槲皮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7:04
【摘要】: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自组装形成、具有类细胞结构的封闭囊泡,可同时包埋亲水性和亲脂性物质,具有运载、保护、控释、靶向等功能。但是由于脂质体结构单一,磷脂层的保护性较弱,容易聚集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敏感等缺点限制了脂质体的广泛运用。大量研究表明凝胶可以通过调节其电荷和疏水作用力来装载更多的包埋物,从而有效地扩散凝胶中的溶质来提高其生物可降解性,达到多层次释放的目的。有学者将凝胶与脂质体相结合,但大部分的运用都局限于皮肤缓释等医药学或材料学领域,极少涉及到脂质体凝胶在人体消化道层面的研究,在脂质体外层“渡”了一层凝胶之后是否会对整个消化起更好地保护缓释作用仍未可知。本课题以此为背景,构建了新型运载体系脂质体凝胶来提高对营养因子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探求槲皮素脂质体与凝胶二者的相互交联方式和体外模拟消化的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壳聚糖、明胶和转氨酰谷氨酰胺(mTG)酶构建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IPN凝胶,以IPN凝胶的三维网络状结构为基质,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包埋槲皮素的脂质体(-0.72 ± 0.49 mV)相混合,使得二者交联形成新型运载体系槲皮素脂质体凝胶,对其核心的槲皮素起到“双层保护”作用。本文构建了两种不同硬度的槲皮素脂质体凝胶,分别为壳聚糖与明胶比为1:1、mTG酶浓度为10mg/mL,硬度为28.67±0.92 N;壳聚糖与明胶比为1:1、mTG酶浓度为10 mg/mL,硬度为12.65±1.02 N。槲皮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62.25 ± 1.67%。(2)IPN凝胶与槲皮素脂质体的相互交联方式为化学交联,通过破坏一系列的官能团产生了复杂的共价键和氢键。IPN凝胶中的网状结构已经被脂质体的囊泡结构所填满,而脂质体中的C=O、P=O键与IPN凝胶中的氨和杂环形成了胺基和其他复杂结构。TEM图像可以看出槲皮素脂质体吸附到凝胶结构以形成厚层,并且凝胶与蛋白涂层覆盖的脂质体通过表面相互交联而成。(3)槲皮素脂质体凝胶在体外模拟口腔消化时,以8.7Hz先剪切5 s,搅拌均匀后再剪切5 s的剪切强度下,所得结果更符合真实人体咀嚼数据。不同硬度的槲皮素脂质体凝胶的磷释放动力以及槲皮素释放动力在模拟口腔消化中均呈现很低的释放水平,分别为硬胶磷释放为1.65 ±0.11%、软胶为0.61 ±0.34%;硬凝胶槲皮素释放为0.93 士0.23%,软凝胶为1.02 ± 0.75%。槲皮素脂质体是嵌入并牢固地结合到凝胶的网状结构,简单的机械破碎并不能有效的释放槲皮素脂质体。(4)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中,由模拟口腔破碎后的槲皮素脂质体凝胶颗粒进入并受人工胃的机械破碎以及各类酶的水解作用。相比较传统的静态消化即水浴锅震荡模型,人工胃能够对槲皮素脂质体凝胶的破碎更多元化,能产生更丰富粒径分布的凝胶颗粒,更多1mm的食糜颗粒被排空进入到小肠进行下一步消化。高硬度脂质体凝胶在胃肠消化过程中槲皮素的释放量从11.27 ±1.64%上升到73.42 ± 3.49%;低硬度凝胶的释放量从3.65 ± 2.51%上升到62.98 士4.18%。而传统的静态消化模型则是在5~10 min中就能快速释放槲皮素61.07±3.57%。这是由于人工胃和肠系统中的胃蛋白酶,胰酶以及胆盐等的注入是实时注入,而传统消化是消化初始就注入总量。(5)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中,高硬度槲皮素脂质体凝胶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磷的释放量从52.07 ± 2.34%上升到93.42 ± 4.68%;低硬度凝胶从70.02 ± 2.67%上升到94.65 ± 3.19%。其中相比较槲皮素脂质体的直接消化,凝胶对槲皮素脂质体的保护性提高了近40%。结果表明:凝胶颗粒结构在胃消化过程中对槲皮素脂质体的释放起着关键的作用。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缓慢水解下,由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多肽聚集体能够保护槲皮素脂质体从微凝胶颗粒结构中释放出来。硬度更高的槲皮素脂质体凝胶由于胶原蛋白含量更高,更容易抵抗胃蛋白酶的水解和机械挤压的作用。凝胶由于其物理强度和与脂质体化学交联的作用在抵抗口腔破碎、胃酸、胃蛋白酶、胰酶和胆盐等复杂的消化道体系中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得在小肠阶段才缓释出包埋的营养因子-槲皮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脂质体与IPN凝胶的结合是通过化学交联的方式。槲皮素脂质体凝胶在模拟体外口腔、胃肠道消化体系中,凝胶能够很好的保护槲皮素脂质体在口腔、胃中的释放,在进入小肠后才会被胰脂肪酶和胆盐破坏磷脂双分子结构从而释放出槲皮素。高硬度的槲皮素脂质体凝胶在消化中会形成更多的多肽,主要通过二硫键或者疏水作用力使肽的交联增加(尤其是二硫化物)导致在消化过程中能更缓慢地分解,从而起到更好的缓释作用。
【图文】:

槲皮素,凝胶


逦V逦J逡逑图1-3糖块、凝胶和木头分布浸没水中的结构示意图逡逑Fig邋1-3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distribution邋of邋sugar邋cubes,邋gels邋and邋wood邋in邋immersed邋water逡逑凝胶是应用较广的包埋系统之一。它们的三维聚合物M络具有高度保水性或逡逑锁水性mi,其大小和孔隙结构可以影响凝胶的性质,特R%是在凝胶中的药物传递逡逑输送情况mi。凝胶可以通过增强其表面枳,使其结构更^u放达到更快的肿胀,多逡逑3逡逑

糖块,凝胶,结构示意图


丫^逡逑W、0H邋H逡逑OH邋0逦H20逡逑图1-2槲皮素的结构逡逑Figl-2邋The邋structure邋of邋quercetin逡逑1.3凝胶的研究概况逡逑何为凝胶?关于凝胶的定义如今有许多种,,生活中也处处可见,比如豆腐、逡逑果胶、果肉、隐形眼镜等。凝胶化指的是体系中体型缩聚到一定程度,整个体系逡逑的黏度突然增加,并且出现具有弹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指代凝胶I27】。此时,体逡逑系中包含了两部分物质,首先一部分是凝胶,是一个巨型网络状结构:另一部分逡逑是溶胶,其分子量较小,能够被凝胶扩散在网络状结构中去。因此,凝胶没有液逡逑体的流动性,是处于一种“半固体”的状态@1,且由于包含了大量的低分子如水逡逑分子使其大大降低了本身的强度。凝胶具有一些本身固有的性质。如粘弹性,回逡逑复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锟;李彦杰;邢若星;赵晶;张志鑫;;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损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02期

2 陈雪;费洪新;周忠光;黄树明;;二氢槲皮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7年01期

3 张宏伟;李鹏;;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化工管理;2016年17期

4 ;洋葱提取物槲皮素能杀死癌细胞[J];中国食品;2017年13期

5 罗佑盛;;食疗佳物数洋葱[J];老同志之友;2017年20期

6 李俊雅;李君;;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花生壳中二氢槲皮素的含量[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甘秀海;赵杨;周欣;赵超;梁志远;;火棘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含量的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11期

8 余秋梦;戴素绢;沈渠深;陈敏;郑碧英;戴忠;;槲皮素及其水溶性衍生物体外抑菌试验[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27期

9 张剑峰;陈彦凤;孙艳芳;刘静晶;金洪伟;;二极管阵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针提取物中二氢槲皮素含量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9期

10 翟广玉;马海英;段艳丹;朱玮;;槲皮素金属配合物及其生物活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念光;王振江;李宝泉;宋树霖;;具有肿瘤预防作用的中药黄酮槲皮素类成分的结构研究[A];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念光;施志浩;唐于平;杨建平;陆兔林;张峰;黄依雯;王振江;段金廒;;通过对槲皮素区域选择性保护和烷基化半合成4'-O-甲基槲皮素(英文)[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振闯;高蔚娜;韦京豫;蒲玲玲;孟斌;张敏;郭长江;;槲皮素调节胆固醇作用相关机制的探讨[A];第四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林蓉;刘俊田;李旭;陈葳;;槲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李荣新;罗云敬;李芸;钟儒刚;;槲皮素与维生素C协同抑制过亚硝酸根对酪氨酸的损伤[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王卫军;孟小倩;李苗彦;杨小敏;陈世帅;张霞娟;翟广玉;;磷钨酸催化芦丁水解制备槲皮素的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陈宜;黎晓新;曹晓光;;槲皮素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效应的研究[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秀丽;王蓉;郭云娣;白玉勤;郝丹丹;刘志杰;王晓晖;刘青妍;姜娜;;槲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A];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杨宏业;李康;黄翠;;基于槲皮素的治疗型牙科粘接剂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7年

10 李鹰;周晓敏;陈丹;徐克磊;王淑燕;成丽;;槲皮素类似物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槲皮素:健康元素[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松龄 本报通讯员 秦大勇;“健维”如何提升了国际身价[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3 衣晓峰 孙理;槲皮素可减轻辐射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孙理;类黄酮物质槲皮素可减轻辐射损伤[N];健康报;2009年

5 记者 李晓穗;槲皮素有望防治肺纤维化[N];健康报;2001年

6 记者 黄才刚;槲皮素有望防治肺纤维化[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姝;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槲皮素抗氧化应激及抗炎作用交互影响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孟令全;槲皮素和夏荔芪胶囊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8年

3 刘佩意;槲皮素对肝脂肪变性中线粒体稳态与自噬的调控及Frataxin的介导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姚站馨;膳食槲皮素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关联分析[D];军事科学院;2018年

5 吕丽;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槲皮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周立祥;槲皮素缓释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袁志平;脂质体槲皮素的抗肿瘤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叶斌;槲皮素苯基异氰酸酯抗肿瘤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金念祖;槲皮素对癌症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李蜀渝;大鼠SE后海马XIAP、Smac、HtrA2和XAF1的表达及槲皮素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梦雨;槲皮素保护皮肤抵抗阳光紫外线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孔有余;槲皮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

3 许霞芬;金钱草化学成分分析及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的低共熔溶剂提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4 宗蕊;槲皮素Pluronic P123/F68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8年

5 刘肖;槲皮素纳米混悬口腔速溶膜给药系统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李利洁;微波加热中杂环胺PhIP的形成规律及抑制机制[D];江南大学;2018年

7 吕金南;二氢槲皮素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固体分散片的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苑浩彬;基于“毒损肾络”理论观察槲皮素对TGF-β1诱导足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的干预作用[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林曼;槲皮素对产后缺乳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10 叶清;植物槲皮素对东方田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吉首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9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99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a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