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茶多酚染发工艺与染色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14:31
【摘要】:我国茶叶资源丰富,现有茶园面积约274万公顷,茶叶总产量约195万吨,茶区分布辽阔,共有21个省967个县、市生产茶叶。茶多酚,作为茶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成分,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天然添加剂,其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加工、日用化学品等行业。但是茶多酚在染色方面的应用还鲜为人知,因此本实验以茶多酚为主要原料,进行了茶多酚染色相关研究。(1)通过对茶多酚染料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定茶多酚特征吸收峰在275nm处,并作出其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曲线;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考察茶多酚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低温、无紫外光照射的环境中茶多酚稳定性较好;以染后毛发的颜色特征值、上染率、水洗吸光度及拉力值为染发效果评价指标,探讨了茶多酚染料上染毛发的染色方法、前处理工艺条件、媒染染发条件对茶多酚染发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茶多酚染发最佳工艺条件,前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0min,处理pH值为10,处理剂浓度为5%,Zn2+后媒法染发最佳工艺条件为:染发温度为50℃,染发时间为40min,染液pH值为10,染液浓度为10%,媒染剂浓度为10%,Fe2+后媒法染发最佳工艺条件为:染发温度为35℃,染发时间为30min,染液浓度为8%,媒染剂浓度为6%;设计三水平四因素及四水平五因素染发正交实验,探索茶多酚染发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染发条件可以影响多个评价指标。(2)通过对茶多酚染料上染毛发脱附及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的探索,初步研究了天然染料茶多酚上染毛发的染色机理。茶多酚染料脱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中茶多酚的浓度大体上呈递增趋势,但还是有降低的过程,这说明茶多酚发生脱附的同时,其吸附过程也在进行,茶多酚染料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茶多酚上染毛发的过程中,毛发对茶多酚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用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分别对毛发吸附茶多酚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发现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毛发对茶多酚的吸附;由吸附热力学数据分析可知,毛发吸附茶多酚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的、熵增的。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974.22
【图文】:

头发,毛发


链间相互缠结,从而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毛发。逡逑1.4.逦2头发结构逡逑头发的结构如图1-2所示。逡逑毛专/!逦屯皮巧逡逑W邋■#]3?图1-2头发结构逡逑Fig邋1-2邋The邋hair邋structure逡逑头发由毛杆、毛根、毛球和毛乳头等四部分构成。表皮外面的部分为毛杆,毛杆由逡逑毛表皮、毛皮质和毛髓质组成。毛表皮由薄而透明的角化细胞组成,毛表皮含有大量的逡逑高硫蛋白,可W抵御外部环境的影响,毛皮质由粗纤维、细纤维和原纤维细施组成,为逡逑毛杆的主要部分,毛髓质位于毛杆中也,为空也的孔状结构,一般无实际功能口7]。逡逑毛发不溶于水,但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如哲基、簇基、氨基等,这些逡逑基团与水分子之间可W形成氨键,因此毛发具有吸湿性。毛发不耐强酸强碱,在强酸或逡逑者强碱环境下,毛发分子主链和横向连接的二硫键等会发生断裂,损伤头发。毛发不耐逡逑氋温

吸收曲线,浓度,母液,吸光度


逦800逡逑Wavelength邋/邋nm逡逑图2-1邋30邋u邋g.邋ml/’茶多焌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曲线逡逑Fig邋2-1邋Uie邋UV-Vis邋absorbance邋spectrum邋curve邋of邋30片g.mL邋,邋tea邋polyphenols逡逑将茶多酶溶于水配制成500胖n.ni-i母液,振荡,置于冰箱内。用水稀释母液至茶逡逑多酪浓度为250、125、100、50、25、10、5、1叫n.mL-i,在2:75nm处测定不同浓度茶逡逑多酶溶液的吸光度,其结果如图2-2所示,经线性拟合,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87X逡逑-0.132,民=0.999,说明在所设定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逡逑I逦■邋I逦?邋I逦■逦■逦_逦■逦■邋I逦■逡逑0逦50逦100逦1加逦200逦250逡逑Co邋打cen邋仕邋ation(|im/mL)逡逑图2-2茶多焌浓度与吸光度值关系逡逑Fig邋2-2邋tea邋polyphe打ols邋conce打tration邋and邋absorbance邋relationship

吸收曲线,母液,吸光度,浓度


逦800逡逑Wavelength邋/邋nm逡逑图2-1邋30邋u邋g.邋ml/’茶多焌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曲线逡逑Fig邋2-1邋Uie邋UV-Vis邋absorbance邋spectrum邋curve邋of邋30片g.mL邋,邋tea邋polyphenols逡逑将茶多酶溶于水配制成500胖n.ni-i母液,振荡,置于冰箱内。用水稀释母液至茶逡逑多酪浓度为250、125、100、50、25、10、5、1叫n.mL-i,在2:75nm处测定不同浓度茶逡逑多酶溶液的吸光度,其结果如图2-2所示,经线性拟合,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87X逡逑-0.132,民=0.999,说明在所设定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逡逑I逦■邋I逦?邋I逦■逦■逦_逦■逦■邋I逦■逡逑0逦50逦100逦1加逦200逦250逡逑Co邋打cen邋仕邋ation(|im/mL)逡逑图2-2茶多焌浓度与吸光度值关系逡逑Fig邋2-2邋tea邋polyphe打ols邋conce打tration邋and邋absorbance邋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江宁,袁琴华,权力强;分散染料氨纶染色机理的探讨[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谢仁章;;分散染料染真丝绸工艺及染色机理的探讨[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3 付珊;服装坯布染色机理浅析[J];江西科学;2005年02期

4 魏伟书,周翔;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三)——改性苎麻的染色机理[J];印染;1996年05期

5 余志成,周秋宝;五倍子色素对真丝的染色机理及性能研究[J];纺织学报;2003年03期

6 苗蔚荣,张英菊,王壁人,邝怡超;稀土改性尼龙66染色机理的研究[J];化工学报;1992年01期

7 佟白,高淑珍,孙芳;织物的电化学染色机理初探[J];纺织学报;1995年06期

8 温祖谋;;关于皮革染色机理的探讨[J];皮革科技动态;1976年01期

9 史加强;亚麻纤维理化性能对染色机理的影响[J];纺织学报;1999年01期

10 郑来久,刘晶,马东霞;纤维素纤维超临界CO_2染色机理研究[J];纺织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敏;赵翠侠;董振礼;;细旦可染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机理及特性研究[A];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杰;茶多酚染发工艺与染色机理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3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53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