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郝淑萍蜀绣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20:34
【摘要】:蜀绣文化是川蜀地区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具有很强的民族地域特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从郝淑萍蜀绣艺术研究的角度切入到这一民俗艺术之中,分析郝淑萍巧夺天工的蜀绣技艺与高超的艺术修养。同时郝淑萍蜀绣艺术让我们感受到了川蜀的艺术文化积淀,感受到了民族审美特性与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尤其是郝淑萍将现代文化同传统的蜀绣纹样形式相结合,深切的抓住了现代人的情感心理需求,反应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朋友亲人的深切祝福。郝淑萍赋予了蜀绣新的内涵,也为蜀绣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开拓了更宽广的道路。本论文以郝淑萍具体的蜀绣作品为研究案例,结合对其蜀绣艺术思想的归纳与分析,全方位的深入剖析了郝淑萍对于蜀绣技艺的变革和进步的影响。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从郝淑萍创造改良针法和多元化的图案两个方面试图概述郝淑萍蜀绣技艺的相关情况;第二章对郝淑萍地域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情怀以及画绣作品进行分析;第三章从求吉纳福、歌颂亲情、表彰忠义与赞美自然四个主题对郝淑萍蜀绣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分析了郝淑萍对于蜀绣文化的传承工作做出的贡献以及自身工作室的成就;第五章笔者从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看郝淑萍对于蜀绣文化发展的影响;结语是整篇论文的提升总结,以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523.6
【图文】:

芙蓉,鲤鱼,技艺


廷、王玉廷、乔子平、彭永兴、肖福兴、毛成武、胡云生、张万清、黄炳成、刘绍云等一批蜀绣大师,因自身蜀绣技艺高超、聪慧伶俐、勤奋好学深得老师赏识并得真传。通过几十年技艺的磨砺和蜀绣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加之对于社会新鲜事物的不断学习使得郝淑萍的蜀绣作品在蜀绣行业中独树一帜。郝淑萍对传统针法技艺的使用信手拈来,她自己创新改良的针法技艺更使得她及她的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同其他的蜀绣工作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广受中外游客的好评。所以说,“掌握技术是创造一个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每一个时代,真正的艺术家都能够意识到,技术能力以及用于自我表现的那些技术手段的准备对于创造一个艺术作品来说是多么的不可缺少。”①除了拥有高超的针法技艺,她还将自身特点融入蜀绣使得其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铸就了郝淑萍在蜀绣文化中自身的独特性。郝淑萍作为蜀绣文化的传承者不敝帚自珍,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所学技艺传授给蜀绣从业者,为整个蜀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郝淑萍对于蜀绣发展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针法技艺的使用上。笔者通过《芙蓉鲤鱼图》这一作品来具体分析郝淑萍的针法技艺。

小提琴,神态,左手,眼睛


图 1.2 单面绣《小提琴手》郝淑萍绣制 图 1.3 单面绣《期盼》郝淑萍绣制郝淑萍的蜀绣作品《小提琴手》(图 1.2)和《期盼》(图 1.3),主要采用的统的针法以及郝淑萍自身所创新改良的“拉花针”进行绣制,在作品中主要体人物的神态自然、色彩明快、立体感强,精准地把握人物神态与五官。《小提琴人物,坐姿优雅,左手轻搭在小提琴上,眼睛笃定的望向观众,眼神坚定自信。中的女主人公,右手抬起,左手抓住衣服,头稍稍抬起,眼睛望向斜上方,眼

作品,小提琴,神态,左手


图 1.2 单面绣《小提琴手》郝淑萍绣制 图 1.3 单面绣《期盼》郝淑萍绣制郝淑萍的蜀绣作品《小提琴手》(图 1.2)和《期盼》(图 1.3),主要采用的统的针法以及郝淑萍自身所创新改良的“拉花针”进行绣制,在作品中主要体人物的神态自然、色彩明快、立体感强,精准地把握人物神态与五官。《小提琴人物,坐姿优雅,左手轻搭在小提琴上,眼睛笃定的望向观众,眼神坚定自信。中的女主人公,右手抬起,左手抓住衣服,头稍稍抬起,眼睛望向斜上方,眼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丹丹;郝淑萍蜀绣艺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2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62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