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红菊苣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23:42
【摘要】:红菊苣产量大,易管理,作为蔬菜因其味苦不宜大量消耗,以红菊苣为原料提取花青素,可更加高效地利用红菊苣资源。本文对红菊苣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成分分析、稳定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pH示差法对红菊苣中花青素进行定量,并对定量条件进行优化。该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提取液为含0.1%盐酸的酸性乙醇,缓冲液pH值分别为1.0和4.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反应平衡时间为30min;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07%。该方法能消除溶液中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用于红菊苣花青素的定量分析。(2)利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红菊苣中花青素,优化所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液固比41:1(mL:g)、乙醇体积分数71%、超声提取时间28min。在此条件下,花青素的提取量达到908.596mg/100g,与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中预测值910.426mg/100g相差不大,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实际预测。(3)确定AB-8型大孔树脂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吸附时间为2.5h,上样液pH值为2.0,浓度为342.33mg/L,流速为2mL/min,体积为260mL;解吸时间为1.5h,解吸液为60%乙醇,流速为2mL/min,体积为100mL。经此条件纯化后,红菊苣花青素的色价由5.2提高到48.9,是未纯化的9.4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红菊苣花青素的成分,实验结果表明:红菊苣花青素含有6种成分,其中矢车菊-3-O-葡萄糖苷含量最多,为646.247mg/100g。(4)探究各种因素对红菊苣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菊苣花青素在强酸条件下较稳定,但对光照和高温比较敏感,H_2O_2可显著降低其稳定性,亚硫酸钠对其具有漂白作用,Vc对其稳定性具有双重影响,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蔗糖对其有一定的护色作用,Cu~(2+)、Fe~(3+)、Al~(3+)均可降低红菊苣花青素的稳定性,Na~+、Mg~(2+)、Zn~(2+)、Ca~(2+)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K~+则可增加其稳定性。因此,红菊苣花青素应在避光、低温、强酸性条件下保存,避免接触H_2O_2、亚硫酸钠和Cu~(2+)、Fe~(3+)、Al~(3+)等金属离子。(5)本实验对红菊苣花青素生物活性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抗氧化性实验表明:红菊苣花青素在清除DPPH自由基、Fe~(3+)还原能力上均表现出较强活性;抗菌性实验表明:红菊苣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具有抑制性,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程度最强;红菊苣花青素可有效地清除亚硝酸钠,最大清除率可达到70.01%,其对亚硝胺合成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最大阻断率可达到85.37%。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64.4
【图文】:

花青素,基本结构


是 H 或者糖基,R1、R2是 H、OH 或糖基,R3是 OH 或糖基图 1-1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取纯化方法方法前提是要提取花青素,现阶段关于花青素提取的工辅助溶剂提取法和热溶剂直接提取法的提取工艺,的热效应;第二种是包括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溶剂提溶剂提取法的提取工艺,其特点是工艺过程不伴随取法 在天然色素提取法中,我们通常选用的是取溶剂对于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该方度地溶解提取物的同时,还要满足对其他物质不能会被糖类通过糖苷化过程转变为花色苷,具有很强花青素可选用水,或者选用具备亲水(脂)性的乙

吸收光谱曲线,花青素,提取液


(6)反应平衡时间的确定 根据花青素定量分析方法,将加入缓冲液的待测液在水浴条件下分别平衡 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min。.5 红菊苣花青素的回收实验取 2 份红菊苣花青素提取液,其中一份花青素提取液利用 pH 示差法直接测其含另一份花青素提取液中加入已知量的 Cy-3-Glu,利用 pH 示差法测定其含量,与标样提取液含量进行比较,回收率计算见式(2-3):p = 2 1 3× 100% 公式(2-3)式中:p--回收率;C1--试样测定量;C2--加标样测定量;C3--加标量。3 实验结果与讨论.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菊苣,工艺研究,提取量,液固比


液固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菊苣喂鹅的优势[J];养殖与饲料;2017年12期

2 池惠武;郭璞;王运琦;刘建宁;吴欣民;张燕;;菊苣的价值及研究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2018年05期

3 潘雪;严湘萍;;高寒地区菊苣品种比较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06期

4 张玉;白史且;李达旭;邓永昌;;"川草6号"菊苣栽培技术[J];草学;2017年04期

5 郭志强;莫旺成;陈丹;严云;;浙东沿海食用菊苣引种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16期

6 王作勇;;论菊苣育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17期

7 赵必迁;;鲜绿菊苣对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养猪;2015年05期

8 苏生;韩永芬;孟军江;赵相勇;何静;罗江红;梅艳;张俊;冯沁;;黔育1号菊苣在贵州的区域性试验初报[J];种子;2014年07期

9 胡超;白史且;游明鸿;张玉;李达旭;;菊苣多糖的研究进展[J];草业与畜牧;2013年02期

10 周志平;;菊苣根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林梅;张丽君;;转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菊苣的获得及其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德华;;普那菊苣的引种和推广小结[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3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耀山;王亦学;李贵全;孙毅;;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世鹏;钟启文;王丽慧;侯志强;孙雪梅;;菊苣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其特征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5 程林梅;曹秋芬;高洪文;黄静;孟玉平;;菊苣再生体系建立及转AFL2基因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张丽君;程林梅;杜建中;郝耀山;王亦学;李贵全;孙毅;;导入TaNHX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普那菊苣的耐盐性[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小玉;季杨;易军;;柑橘果园种植将军菊苣的土壤性状[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4 西北地区农牧结合发展草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8 罗燕;白史且;彭燕;张玉;;菊苣种质资源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程林梅;孙毅;王亦学;;影响菊苣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几种因素的研究[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王Oz珍;刘玉燕;崔健;;菊苣天然产物的药效及其开发前景[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徐娜 杜争华;沈阳成功引进“欧菜王子”填补国内空白[N];沈阳日报;2017年

2 记者 李鹏;科学小记者邂逅现代生物技术[N];北京科技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田力;科技引导,菊苣菜变身菊苣茶[N];黄石日报;2012年

4 黄瑛;优质高产植物——美国菊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5 省畜牧所 刘建宁;菊苣[N];山西科技报;2001年

6 农艾;栽种菊苣养兔好[N];山西科技报;2003年

7 特约记者袁帅;打造亚洲第一菊苣产业园[N];石河子日报(汉);2011年

8 潘全山;菊苣[N];农民日报;2002年

9 云南农大 韩嘉义;菊苣的栽培[N];云南科技报;2007年

10 波云;菊苣[N];广东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玉;农杆菌介导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富硫氨基酸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谷文英;外源一氧化氮调控菊苣盐适应性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3 韩永芬;菊苣航天诱变高产抗旱新品系筛选及抗旱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娟;红菊苣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2 皮芳;菊苣果胶的结构表征及乳化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詹文悦;利用菊芋及菊苣果聚糖外切水解酶的固定化生产果糖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4 田蜜;菊苣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5 吕亚维;贻贝粘合蛋白Mgfp-5基因在菊苣中的表达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薛莹莹;关于企业CSV经营在地域振兴中所起作用的考察[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杨君研;菊苣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类代谢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8 刘玲翠;结球菊苣总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18年

9 汝姣;水肥耦合对“黔育1号”与“普那”菊苣品质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

10 张颖;普那菊苣不同表型的光合生产性能研究及核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4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74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