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黑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湿热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0:15
   黑米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淀粉含量高达78.7%。黑米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的良好功效,工业上常从黑米中提取花青素作为天然色素加以利用,剩余的黑米只是简单地加工成黑米粥、黑米饮料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米淀粉的利用。本文以广西境内的籼型黑米为原料,对黑米淀粉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和湿热处理后淀粉的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碱浸法提取黑米淀粉的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碱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黑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黑米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42%,料液比为1:4.5(g/mL),提取时间4h,黑米淀粉的提取率为76.98%。黑米淀粉与大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黑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18.00±0.19%;淀粉颗粒形貌为不规则的多角形结构,黑米淀粉的平均粒径为4.39±0.11μm;黑米淀粉的透明度小于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在较高温度下黑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高于粳米淀粉;黑米淀粉的热焓特性与籼米淀粉相近,但热焓值较小,热稳定性较差;黑米淀粉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大于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表现出较好的口感,但黏性较差;黑米淀粉的快消化淀粉(RDS)含量较高,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较少,抗消化性较差,属于高RDS含量淀粉。湿热处理(HMT)前后黑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差异。HMT处理后黑米淀粉的透明度、溶解性、膨润力和RDS含量随初始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且都小于原淀粉;直链淀粉、SDS和RS含量较原淀粉增加,热焓值加大,热稳定性提高。当水分含量为25%时,HMT处理后淀粉的RDS含量达到最低值66.04±0.91%,同时SDS和RS的含量达到最高,抗消化性得到加强,改性后的黑米淀粉不易造成血糖的强烈波动,有利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的食用。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S235.1
【部分图文】:

黑米,淀粉提取,浓度


图2-1?NaOH浓度对黑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Fig.2-1?Effect?of?NaOH?concentration?on?extraction?rate?of?black?rice?starch??不同浓度的NaOH对黑米淀粉的提取情况如图2-1所示,目前碱浸法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提取淀粉的方法,碱液的浓度一般设置在0.2%?0.6%[7()]。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NaOH对黑米淀粉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NaOH浓度为0.4%时,黑米??淀粉的提取率达到最高,其最高值为74.89±0.25%,提取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浓度条件下??提取的黑米淀粉。淀粉中80%的是碱溶性蛋白,天然状态下,蛋白质紧密的包裹在淀粉??颗粒的周围,普通的方法难以将其分开,结果表明NaOH溶液能够破坏蛋白质和淀粉的??紧密结构,同时碱液破坏蛋白质间的氢键,一些极性基团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解离,促使??蛋白质表面带有相同电荷,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利于淀粉与蛋白的脱离[711。当碱液浓度??为0.4%时

提取率,黑米,碱液,淀粉


图2-2不同的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Fig.2-2?Effect?of?different?ratios?of?material?to?liquid?on?extraction?rate??由图2-2可知,不同的料液比对黑米淀粉的提取情况有很大影响,经方差分析,不??同的料液比对黑米淀粉的提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〇.〇5)。当料液比从1:2增加到1:4??时,黑米淀粉的提取率逐渐上升并且达到最高值74.53±0.46%,但随着料液比的继续增??力口,黑米淀粉的提取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碱液的用量偏少时,黑米淀粉无法??充分的与碱液接触,淀粉蛋白质的分离效果不佳;但碱液用量偏大时,在磨浆过程中,??淀粉颗粒不能够进一步的缩小,蛋白质不能从淀粉内部溶解出来,进而影响了黑米淀粉??的提取率,因此碱浸法提取黑米淀粉的料液比应在1:4附近。??17??

提取率,黑米,提取时间,淀粉提取


图2-3不同的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Fig.2-3?Effect?of?different?leaching?time?on?extraction?rate?of?black?rice?starch??提取时间对黑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情况见图2-3,当提取时间为2?5h时,黑米淀粉??的提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〇.〇5),提取时间为5h和6h时,黑米淀粉的提取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时间从2h增加到4h时,黑米淀粉的提取率明显升高,??但4h之后,提取率增加缓慢,2h、4h、6h时黑米淀粉的提取率分别为66.27±0.20°/〇、??72.43±0.31%、73.94±0.23%,提取时间从2h到4h黑米淀粉的提取率增加了?6.16%,提??取时间从4h到6h黑米淀粉的提取率仅仅増加了?1.51%,且5h之后,提取率几乎不变,??由于浸提时间的增加,NaOH溶液破坏了黑米淀粉的结构,不利于黑米淀粉和蛋白质的??分离,进而延缓了黑米淀粉提取率的增加,因此从提取效率和时间成本出发,碱浸法提??取黑米淀粉的时间应该选在4h左右。??2.4.5响应面法的结果分析??2.4.5.1复合实验设计??在设计响应面的实验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杰;董徐芳;周丽玲;郑学铭;王建辉;;挤压法制备玉米纳米淀粉及其表征[J];食品与机械;2017年05期

2 陈启杰;郑学铭;周丽玲;董徐芳;王建辉;;纳米淀粉的研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17年07期

3 周雨佳;肖茜;邓放明;;纳米淀粉的制备及其在可食性薄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6年09期

4 李学红;郭丽慧;陈智静;陆勇;;黑米淀粉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技;2015年04期

5 周文超;李强双;曹龙奎;;我国不同地区特色品种小米淀粉性质[J];食品科学;2014年05期

6 卢麒麟;黄彪;唐丽荣;李涛;陈燕丹;陈学榕;;机械力化学作用下纳米淀粉的制备与性能[J];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11期

7 苟林;王泽南;国志坚;蒋艳;徐春泽;;己二酸交联碎米淀粉的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2年01期

8 孙翠霞;郭晓冬;李颖;孙庆杰;;不同品种小米淀粉品质特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2年05期

9 郭晓冬;李颖;;小米淀粉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粮油学报;2011年05期

10 张本山;李芬芬;陈福泉;;脉冲电场对西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学伟;小米挤压加工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陈旭;蛋白和脂质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杰;黑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湿热处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2 周雨佳;籼米纳米淀粉/海藻酸钠复合可食性膜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孟祥艳;黄米淀粉理化特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周文超;我国不同地区特色品种小米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年

5 赵娜;阴米淀粉的理化性质、体外消化性以及老化动力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毛海锋;碎米淀粉及其磷酸酯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梁万礼;小米淀粉热膨化性质研究及小米雪饼的研制[D];江南大学;2012年

8 杨超;自然发酵过程中阴米淀粉的特性及发酵菌株的初步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燕;以低DE值早米淀粉为基质的低脂冰淇淋的研制及工厂设计[D];南昌大学;2016年

10 冷雪;NaCl、蔗糖及pH对小米淀粉和小米粉的糊化及老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9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69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