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过程中海胆性腺磷脂降解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9:04
海胆性腺作为海胆中唯一可食用部分,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且磷脂含量较高,其脂肪酸侧链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在海胆贮存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及水解,影响海胆的品质和风味。本文以海胆性腺为原料,研究低温(4℃)贮藏过程中海胆性腺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氯仿甲醇法提取总脂,硅胶柱层析分离磷脂,结果显示海胆性腺磷脂在4℃贮藏72h的过程中含量从48%降低到29%,说明海胆性腺磷脂在储运过程中发生降解变化。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海胆性腺中磷脂组成,发现海胆性腺中脑磷脂(PE)、卵磷脂(PC)、磷脂酰肌醇(PI)三种磷脂含量丰富,而在低温贮藏中,PE、PI含量逐渐降低,PC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36h后海胆性腺磷脂中出现了溶血卵磷脂(LPC),推测源于PC水解生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PC的代谢产物胆碱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发现PC中胆碱的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而海胆性腺中总的胆碱含量不变,说明PC中的部分胆碱被水解为游离态胆碱;并且磷脂酶D在贮运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生物活性,推测海胆性腺中磷脂在贮运过程中在磷脂酶D的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2.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海...
【文章来源】: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油磷酸酯Fig1-1Glycerophospholipids
Fig 1-1 Glycerophospholipids而鞘磷脂分子中不含有甘油,是以一个脂肪酸侧链以酰胺键与鞘氨醇的氨基相连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1-2,鞘磷脂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磷脂极性尾部碳链长短 (C14-C24)、双键数目与构型、碳链分支 (异-和反异-)等。每一分子的磷脂都不是单一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磷脂在sn-1位上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而sn-2位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居多[23]。图 1-2 鞘磷脂Fig 1-2 Sphingomyelin海洋动物中磷脂以含多不饱和链的化合物为主,其中海洋磷脂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酰胆碱(PC),其次是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一些其他小分子的磷脂,如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
图 2-1 五种磷脂混合标品 HPLC-ELSD 图谱Fig. 2-1 Chromatogram of five phospholipid standards by HPLC-ELSD从图 2-1 可以看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搭配蒸发光散射器,5 种磷脂标准品的样品能达到基线分离,且峰形较好,成单峰,不拖尾,且每次分析均能在 14min 内完成。在基础上以不同浓度的磷脂标准品为横坐标,峰面积大小为纵坐标,配制不同浓度的磷脂准品进行进样,建立磷脂的标准曲线方程如表 2-2 所示:表 2-6 5 种磷脂标准曲线方程及 R2值Tab. 2-6 Calibration curves of five phospholipids standards and their R2磷脂种类 方程 R2PE y=1672.7x-301.1 0.9907PI y=453.01x-86.029 0.9903PC y=1852.7x-265.38 0.9921SM y=479.9x+10.709 0.9914LPC y=1366.9x+59.408 0.99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种鲈形目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及磷脂组成的研究[J]. 韩迎雪,林婉玲,杨少玲,李来好,黄卉,杨贤庆,王锦旭,吴燕燕,翟红蕾,郝淑贤. 南方水产科学. 2019(01)
[2]动物体内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及其生理功能[J]. 吴永保,李琳,闻治国,杨培龙,闫海洁.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3)
[3]磷脂酶C在大豆油脱胶中的应用实践[J]. 徐振山,郑有涛,刘宝珍. 中国油脂. 2017(11)
[4]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 徐清云,潘南,吴靖娜,刘淑集,刘智禹,陈丽娇. 渔业现代化. 2017(02)
[5]肉和肉制品中脂质氧化的研究进展[J]. 吴宝森,孙玥晖,刘姝韵,王桂瑛,程志斌,谷大海,徐志强,廖国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3)
[6]比较2种蓝圆鰺腌干工艺中脂质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J]. 吴燕燕,曹松敏,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胡晓. 食品科学. 2017(06)
[7]动物源食品中脂质氧化降解对香气物质形成的作用[J]. 吴娜,王锡昌,陶宁萍,倪逸群,吴芮.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7)
[8]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研究[J]. 王文高,朱天仪,王波. 粮食与油脂. 2016(02)
[9]黄斑蓝子鱼LC-PUFA合成代谢与渗透压调节的关系研究[J]. 谢帝芝,徐树德,陈芳,王树启,游翠红,李远友.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5)
[10]刺参性腺中6种磷脂含量的HPLC-ELSD分析[J]. 朱瑶,陈慧民,卢航,高铭阳,温馨,胡建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4)
博士论文
[1]基于脂质热氧化降解解析中华绒螯蟹关键香气物质的形成机制[D]. 吴娜.上海海洋大学 2017
[2]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结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D]. 张程程.浙江大学 2017
[3]干腌肉制品中脂质自动氧化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D]. 张迎阳.南京农业大学 2014
[4]胆碱生物学效价评定及其在肉鸡体内代谢与需要量的研究[D]. 王斯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5]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磷脂组学平台的建立、改进及应用[D]. 朱超.华东理工大学 2011
[6]海产动物来源n-3PUFA磷脂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琦.中国海洋大学 2008
[7]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 徐为民.南京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磷脂酶D在常温货架期间冷藏荔枝褐变过程中的作用[D]. 熊海楠.广东海洋大学 2016
[2]脂质水解和氧化对湖北传统发酵火腿风味形成的影响[D]. 崔莹莹.武汉轻工大学 2016
[3]贮藏期间草鱼肌肉降解与风味变化关联研究[D]. 杨晶.长沙理工大学 2015
[4]皱纹盘鲍地域及季节性差异分析及内脏磷脂减肥活性研究[D]. 刘艳青.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鲟鱼腥味物质特征及其与脂肪酸氧化的关系研究[D]. 刘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咸味香基中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D]. 于汐洋.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7454
【文章来源】: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油磷酸酯Fig1-1Glycerophospholipids
Fig 1-1 Glycerophospholipids而鞘磷脂分子中不含有甘油,是以一个脂肪酸侧链以酰胺键与鞘氨醇的氨基相连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1-2,鞘磷脂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磷脂极性尾部碳链长短 (C14-C24)、双键数目与构型、碳链分支 (异-和反异-)等。每一分子的磷脂都不是单一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磷脂在sn-1位上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而sn-2位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居多[23]。图 1-2 鞘磷脂Fig 1-2 Sphingomyelin海洋动物中磷脂以含多不饱和链的化合物为主,其中海洋磷脂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酰胆碱(PC),其次是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一些其他小分子的磷脂,如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
图 2-1 五种磷脂混合标品 HPLC-ELSD 图谱Fig. 2-1 Chromatogram of five phospholipid standards by HPLC-ELSD从图 2-1 可以看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搭配蒸发光散射器,5 种磷脂标准品的样品能达到基线分离,且峰形较好,成单峰,不拖尾,且每次分析均能在 14min 内完成。在基础上以不同浓度的磷脂标准品为横坐标,峰面积大小为纵坐标,配制不同浓度的磷脂准品进行进样,建立磷脂的标准曲线方程如表 2-2 所示:表 2-6 5 种磷脂标准曲线方程及 R2值Tab. 2-6 Calibration curves of five phospholipids standards and their R2磷脂种类 方程 R2PE y=1672.7x-301.1 0.9907PI y=453.01x-86.029 0.9903PC y=1852.7x-265.38 0.9921SM y=479.9x+10.709 0.9914LPC y=1366.9x+59.408 0.99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种鲈形目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及磷脂组成的研究[J]. 韩迎雪,林婉玲,杨少玲,李来好,黄卉,杨贤庆,王锦旭,吴燕燕,翟红蕾,郝淑贤. 南方水产科学. 2019(01)
[2]动物体内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及其生理功能[J]. 吴永保,李琳,闻治国,杨培龙,闫海洁.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3)
[3]磷脂酶C在大豆油脱胶中的应用实践[J]. 徐振山,郑有涛,刘宝珍. 中国油脂. 2017(11)
[4]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 徐清云,潘南,吴靖娜,刘淑集,刘智禹,陈丽娇. 渔业现代化. 2017(02)
[5]肉和肉制品中脂质氧化的研究进展[J]. 吴宝森,孙玥晖,刘姝韵,王桂瑛,程志斌,谷大海,徐志强,廖国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3)
[6]比较2种蓝圆鰺腌干工艺中脂质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J]. 吴燕燕,曹松敏,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胡晓. 食品科学. 2017(06)
[7]动物源食品中脂质氧化降解对香气物质形成的作用[J]. 吴娜,王锡昌,陶宁萍,倪逸群,吴芮.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7)
[8]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研究[J]. 王文高,朱天仪,王波. 粮食与油脂. 2016(02)
[9]黄斑蓝子鱼LC-PUFA合成代谢与渗透压调节的关系研究[J]. 谢帝芝,徐树德,陈芳,王树启,游翠红,李远友.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5)
[10]刺参性腺中6种磷脂含量的HPLC-ELSD分析[J]. 朱瑶,陈慧民,卢航,高铭阳,温馨,胡建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4)
博士论文
[1]基于脂质热氧化降解解析中华绒螯蟹关键香气物质的形成机制[D]. 吴娜.上海海洋大学 2017
[2]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结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D]. 张程程.浙江大学 2017
[3]干腌肉制品中脂质自动氧化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D]. 张迎阳.南京农业大学 2014
[4]胆碱生物学效价评定及其在肉鸡体内代谢与需要量的研究[D]. 王斯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5]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磷脂组学平台的建立、改进及应用[D]. 朱超.华东理工大学 2011
[6]海产动物来源n-3PUFA磷脂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琦.中国海洋大学 2008
[7]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 徐为民.南京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磷脂酶D在常温货架期间冷藏荔枝褐变过程中的作用[D]. 熊海楠.广东海洋大学 2016
[2]脂质水解和氧化对湖北传统发酵火腿风味形成的影响[D]. 崔莹莹.武汉轻工大学 2016
[3]贮藏期间草鱼肌肉降解与风味变化关联研究[D]. 杨晶.长沙理工大学 2015
[4]皱纹盘鲍地域及季节性差异分析及内脏磷脂减肥活性研究[D]. 刘艳青.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鲟鱼腥味物质特征及其与脂肪酸氧化的关系研究[D]. 刘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咸味香基中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D]. 于汐洋.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7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09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