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后区雾化加湿对纤维素纤维成纱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2 20:07
  为了合理利用细纱机上粗纱到牵伸区的闲置空间,设计建立了后区雾化加湿纺纱技术。预测了加湿状态下纤维状态和成纱性能,并分析了其纺纱过程中成纱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照试验方案,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条干、毛羽和强力性能。结果表明:在雾化加湿纺纱技术中,改善其纺纱性能程度的因素依次为吸湿表面积、受热温度、集束密度;雾化加湿纺纱技术可有效提高棉纤维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同时成纱毛羽显著减少,但条干性能并无显著改善;莱赛尔纤维纱线强伸性和毛羽略有改善,条干性能有所恶化;粘胶纤维纱线毛羽有所减少,其强伸性和条干性能在10 cm雾化长度时达到最佳成纱效果。 

【文章来源】:棉纺织技术. 2020,48(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后区雾化加湿对纤维素纤维成纱性能的影响


后区雾化加湿纺纱工艺

装置图,湿纺,装置图,粗纱


在JWFA1520型细纱机上加装的粗纱雾化加湿装置如图2所示。雾化加湿器与管道相连接,通过雾化器中的送风装置将微小雾粒输入雾化管道中,使通道内充盈水气。并调节雾化加湿装置的试验参数,以探究不同纤维素纤维在后区雾化加湿纺纱技术下的成纱性能。试验中雾化管道直径为3 cm,且两端留有直径为1 cm的圆形空隙便于粗纱须条通过,其管道置于距后罗拉15 cm处,使粗纱在离开雾化管道后,其表面被水气充分浸润,达到内外纤维吸湿平衡,从而实现后区雾化加湿纺纱技术。细纱参数设定:前罗拉线速度9.15 m/min,后区牵伸1.3倍,锭速为6 000 r/min,捻系数350.0,线密度为19.7 tex。3 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触式简易嵌入纺技术及其苎麻纱性能[J]. 付驰宇,王灿灿,何满堂,夏治刚.  纺织学报. 2019(01)
[2]Lyocell纤维的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发展方向[J]. 王乐军,刘怡宁,房迪,李增俊,吕佳滨.  纺织学报. 2017(04)
[3]复合纱线结构对单纱强力利用率的影响与分析[J]. 黄伟,汪军.  纺织学报. 2017(02)
[4]二醋酯丝束卷曲前加湿处理工艺与性能的研究进展[J]. 高涵超,黄建新,黄骅,王跃飞,吕有富,张丽,覃小红.  产业用纺织品. 2015(10)
[5]天丝纤维结构性能对比分析[J]. 刘行燕,王跃存.  山东纺织科技. 2013(06)
[6]温度对水的粘度和扩散系数影响的研究[J]. 娄彦敏,刘娟红,周晓平,刘锦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7]细纱牵伸摩擦力界分析及工艺配置试验[J]. 季晓欣.  棉纺织技术. 2007(01)
[8]超声雾化加湿系统研究与设计[J]. 梁泽钦,邱红喜,杨明丰,严飞,王旺平.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6(03)

博士论文
[1]湿热对纤维素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及其在光洁成纱中的应用[D]. 夏治刚.东华大学 2012
[2]木棉纤维结构和性能及其集合体的浸润与浮力特征研究[D]. 肖红.东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2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472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