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不同初值和参数化方案的云降水预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17:41
【摘要】:本文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从云系的宏、微观特征变量以及降水场三个角度,利用我国风云静止气象卫星和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卫星TMI(TRMM Microwave Imager)探测反演资料,对模式不同微物理方案19次个例批量模拟的结果进行定量化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简单集合平均、消除偏差集合平均、超级集合的集成试验并探究了多物理ETKF(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的初值扰动方法在云宏、微观场以及降水场的应用。首先,从云系的宏观方面来看,云顶高度和云顶温度的计算阈值取2×104 kg/kg时,模拟的数值更为精确,但具有云系范围模拟偏小的问题。六种微物理方案均能大致模拟出云系的走向和分布。具体分析发现,CAM5.1方案的预报性能优于其他几种方案,尤其对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云顶高度预报较为准确,Morrison 2-mom方案次之。三种集成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云顶高度和云顶温度的预报性能,且超级集合改进最为明显。多物理ETKF也可有效改善云范围模拟偏小的问题,且优于仅多物理的集成。其次,从云系的微观方面来看,不同参数化方案对不同水凝物粒子的敏感性不同。CAM5.1方案对雨水含量较大时,模拟效果较好,但当雨水含量较小时,误差较大;Lin方案对冰水的预报结果更加接近实况;NSSL 2-mom方案对云水的预报结果明显差于其他几种方案。并且模式对冰水的预报结果优于云水。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集成试验表明,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对水凝物0.01-0.05kg/m2量级范围内的漏报改善较为明显。多物理ETKF同样适用于水凝物,且优于仅多物理的集成。最后,从降水方面来看,预报时效较短时CAM5.1方案的预报优势并不明显,但随着预报时效增长CAM5.1方案的误差明显小于其他几种方案,并且该方案对小雨的模拟较好。三种集成方法对降水预报均有一定的改进。对比研究发现,超级集合的改进效果要优于另外两种集成方法,并且多物理ETKF对降水预报改进也较为明显,优于仅多物理的集成。此外对湖北地区的12次强对流天气,引入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微物理参数化方案CAM5.1依然较优,并且暴雨的预报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也较为敏感,各方案各有优劣。
【图文】:
此本文首先对选用较多的四种阈值进行对比。本节随机选取以上19次个例中的两个个逡逑例,对其中的32个样本进行敏感性试验,并任意挑选了两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Morrison逡逑2-mom、CAM5.1,图中记为:Mor、CAM),探究不同阈值的模拟情况。图3.1给出了逡逑当阈值取为:l0_5kg/kg、5xl0_5kg/kg、104kg/kg、2xl04kg/kg时两种不同微物理参数逡逑化方案对选取的两次个例模拟的评估结果。从距平相关系数ACC的评估结果中可以看逡逑出,,当阈值取ZxH^kg/kg时,模式对云顶高度和云顶温度模拟的相关系数更高,比阈逡逑15逡逑
2邋3邋4邋5邋6邋7邋8邋9邋10邋12邋14邋16逡逑(b)逡逑图3.2四个阈值对两次个例的云顶高度模拟和对应时刻卫星反演资料的地理分布对比逡逑(a)邋2014年9月17日24时(b)邋2014年8月12日06时逡逑1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57.6
本文编号:2609372
【图文】:
此本文首先对选用较多的四种阈值进行对比。本节随机选取以上19次个例中的两个个逡逑例,对其中的32个样本进行敏感性试验,并任意挑选了两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Morrison逡逑2-mom、CAM5.1,图中记为:Mor、CAM),探究不同阈值的模拟情况。图3.1给出了逡逑当阈值取为:l0_5kg/kg、5xl0_5kg/kg、104kg/kg、2xl04kg/kg时两种不同微物理参数逡逑化方案对选取的两次个例模拟的评估结果。从距平相关系数ACC的评估结果中可以看逡逑出,,当阈值取ZxH^kg/kg时,模式对云顶高度和云顶温度模拟的相关系数更高,比阈逡逑15逡逑
2邋3邋4邋5邋6邋7邋8邋9邋10邋12邋14邋16逡逑(b)逡逑图3.2四个阈值对两次个例的云顶高度模拟和对应时刻卫星反演资料的地理分布对比逡逑(a)邋2014年9月17日24时(b)邋2014年8月12日06时逡逑1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5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智协飞;朱寿鹏;孙晶;王玉虹;胡航菲;;基于BGM与ETKF的台风“苏拉”(1209)集合预报的对比试验Ⅰ:路径预报[J];大气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2 智协飞;孙晶;周文友;;2009年夏季西太平洋台风的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J];大气科学学报;2015年05期
3 张涵斌;智协飞;王亚男;陈静;张雷;李靖;;基于TIGGE资料的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法比较[J];气象;2015年09期
4 王佳;陈钰文;;2010年盛夏人工增雨防控太湖蓝藻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14期
5 王海霞;智协飞;;基于TIGGE多模式降水量预报的统计降尺度研究[J];气象科学;2015年04期
6 崔锦;周晓珊;阎琦;张爱忠;李得勤;宋国云;陈雨;;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对东北降水相态预报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7 杜钧;李俊;;集合预报方法在暴雨研究和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进展;2014年05期
8 张涵斌;陈静;智协飞;李应林;孙云;;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应用研究[J];气象;2014年09期
9 张涵斌;陈静;智协飞;龙柯吉;王亚男;;基于GRAPES_Meso的集合预报扰动方案设计与比较[J];大气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朱格利;林万涛;曹艳华;;用WRF模式中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华南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J];大气科学;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609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0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