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模拟雨滴谱在双偏振雷达测量降水误差改进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18 18:12
【摘要】: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是雷达资料应用研究中的热门领域,高时空分辨率的定量降水估计分析产品对天气预报、云雾降水物理研究、数值模式的校准和检验、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分析、工农业生产、防汛减灾及水文预报都有重要的意义。雨滴谱是降水微观特性的反映,滴谱的时空变化是引起雷达定量估测降水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双偏振天气雷达基于多回波参数的特性,其对雨滴谱的时空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其估测降水精度仍受雨滴谱变化的影响。此外,偏振参量的估算误差也是造成双偏振雷达测雨误差的原因,而滴谱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参量ZDR的估算精度产生影响。基于不同的雨滴谱分布范围统计的测雨公式能更好地适应雨滴谱变化,减小雨滴谱变化带来的测雨误差。但在实际的业务应用中,雨滴谱不能直接从雷达基数据中获取,按雨滴谱的不同对测雨公式进行分类统计无法实现。D0是表征雨滴谱分布平均尺度的物理量,它与ZDR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则可以将ZDR作为媒介,通过对ZDR的区间划分来实现对雨滴谱的分类,而这种分类是基于雨滴谱中雨滴的平均的尺度差异进行的。基于此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雨公式的优化方案:对差分反射率因子ZDR进行区间划分,并在不同的区间内统计相应的测雨公式,得到一个测雨公式组用于定量降水估测。测雨公式参数的计算结果与ZDR范围的选取有关,而ZDR范围的选取也决定了含该参数的测雨公式的适用范围,则ZDR的区间的划分是测雨公式组测雨效果好坏的关键。结合雨滴谱的分布特性,利用Gamma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模拟,并基于散射理论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反演双偏振雷达的偏振参量ZH、ZDR及降水率R。利用这些模拟参量对ZDR的区间划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3种ZDR区间划分的方法:(1)利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检测测雨公式系数随ZDR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的显著突变点,并将这些点对应的ZDR值作为区间划分的临界值。 (2)直接按一定的步长等间距地将ZDR的范围划分为不同区间。(3)依托于ZDR与中值体积直径D0的拟合关系ZDR=f(D0),通过对D0范围等步长划分而间接得到相应的ZDR的范围。然后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对上述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检验效果进行逐一对比分析。方法一利用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基于t检验的基本原理,以3为步长将系数序列按顺序滑动取样,计算两两滑动样本间的t检验统计量,用t检验法检测两组样本间的差异是否显著,若显著,则将造成该显著差异的取值点所对应的ZDR值作为ZDR分级临界点。该方法具有明确的数学理论支撑,在测雨精度的提高方面效果最优。方法二将‰在其主要取值范围0 dB到3 dB之间分别以0.1 dB、0.2 dB、0.3 dB、0.4 dB、0.5 dB为间隔分成多个统计区间,得到多组测雨公式。该方法计算简便,便于业务化的移植,其中以0.1 dB为步长将ZDR分级后在测雨公式的精度提高上效果最好,但同时也对ZDR的估算精度有高的要求。总体的效果稍逊于方法一。方法三依托于拟合公式f(D0),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以0.2 mm对D0进行分级后的效果最好,在总体的测雨精度提高方面效果与方法一几乎一致。三种方法均能够有效减少测雨公式的误差。但在某些区间内因ZDR与D0的联合分布相对离散,相关性减弱,即使在一个相对小的ZDR分级范围内统计测雨公式,其对测雨精度的改进效果是有限的。这说明,ZDR与D0相关性的好坏是分级统计方法效果好坏的关键。最后,结合雨滴谱特性,采用信号矢量叠加的方法对雷达降水回波进行仿真,同时详细给出了仿真回波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原理。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得到的回波仿真结果幅频特性符合真实降水回波的幅度分布和功率谱特性,并且与降水的微物理特性相关,更贴近真实的降水回波,同时还能反映雷达回波的偏振状态及具体的雷达发射信号的特点。基于仿真回波对ZDR估算误差做简单的分析,为今后进一步从偏振参量的估算精度方面研究测雨误差打下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1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亚乔;刘元波;;地面雨滴谱观测技术及特征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2 窦贤康,王连仲,Jacques Testud,刘万栓,Paul Amayenc;雨滴谱参数估计优化方案及其微物理资料检验[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3 单良;周尔滨;张苗苗;;哈尔滨春夏季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8年01期

4 安英玉;金凤岭;张云峰;祖雪梅;;地面雨滴谱观测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2期

5 余东升;徐青山;徐赤东;纪玉峰;;雨滴谱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6 汤达章 ,Richard E.Passarelli;垂直指向多卜勒雷达测量大气垂直运动和雨滴谱等物理量的方法[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7 许继武;;一种同时测量雨滴直径和落速分布的新仪器[J];气象科技;1986年03期

8 刘西川;高太长;刘磊;翟东力;;基于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的雨滴微物理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9 史晋森;张武;陈添宇;闭建荣;何敏;;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雨滴谱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祖雪梅;李红革;吴玉影;;滤纸法地面雨滴谱的观测和资料处理[J];林业勘查设计;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海群;张云峰;张苗苗;;哈尔滨地区地面雨滴谱微物理结构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刘海群;张云峰;张苗苗;;哈尔滨地区地面雨滴谱微物理结构特征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Ⅰ)[C];2008年

3 刘海群;张云峰;安英玉;张苗苗;;滤纸法地面雨滴谱的观测和资料处理[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李培仁;封秋娟;李义宇;;一次层状云降水空中、地面雨滴谱特征观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5 张云峰;金凤岭;安英玉;张苗苗;;地面雨滴谱观测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科技进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史晋森;张武;闭建荣;何敏;陈添宇;;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云及雨滴谱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科技进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金祺;刘慧娟;;江淮流域雨滴谱特征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4年

8 吕梅;姚展予;张伟;;雨滴谱仪探测数据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余果;郑国光;蔺洪涛;邵阳;;祁连山山区地形云降水雨滴谱观测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科技进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封秋娟;李培仁;申东东;孙国德;;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林林;利用雨滴谱对移动双偏振雷达进行质量控制及降水估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2 刘红燕;雨滴谱仪器的设计与雨滴谱资料的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吴林林;利用雨滴谱对移动双偏振雷达进行质量控制及降水估测[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飞;风廓线仪与双偏振雷达反演雨滴谱方法的对比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2 温龙;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D];南京大学;2016年

3 梁双双;花岗岩崩岗崩壁不同层次土体溅蚀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4 薛拓;光学雨量传感器的校准及标定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熊飞麟;拟合Gamma分布雨滴谱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伍华丽;模拟雨滴谱在双偏振雷达测量降水误差改进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7 杜虹;基于FPGA的雨滴图像采集与识别系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常yN;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云和降水特征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6年

9 张宇;雨滴下落过程谱分布演变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陈聪;黄山不同高度雨滴谱演变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2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32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